華文網

歷史上值得尊敬的小人物——你不知道的中國人

介紹一位神秘的小人物,他的歷史作用可大了。

他的名字就叫丁龍!

1857年---1918年

丁龍1857年生於中國廣東,18歲來到美國。

1870年代,丁龍成為卡朋蒂埃的隨從。卡朋蒂埃的脾氣很壞。有一次,卡朋蒂埃酒瘋發作,不僅把所有的僕人都打跑了,還對丁龍大發雷霆,並且當場解雇了他。第二天早上,清醒過來的卡朋蒂埃十分懊喪,他意識到自己在一座空蕩蕩的房子裡,不會有人給他做飯了。但意外的是,卡朋蒂埃看到丁龍不僅沒走,還像往常一樣端著盤子給他送早餐。

卡朋蒂埃向丁龍道歉,並保證要改掉自己的壞脾氣。他問丁龍為什麼不走?丁龍回答說:“雖然你確實脾氣很壞,但我認為你畢竟是個好人。另外,根據孔子的教誨,我也不能突然離開你。孔子說一旦跟隨某個人就應該對他盡到責任,所以我沒有走。”

勤勉的丁龍後來成為卡朋蒂埃的管家。1889年卡朋蒂埃賺夠了銀子之後,離開加州返回東部,丁龍追隨卡朋蒂埃一起來到紐約。

安得爾夫婦

根據高爾威歷史協會收集到的材料,丁龍在人們的印象中是一個很安靜的人,對鄰居和周圍的孩子很友善。他常常到火車站去接客人,途中在村裡的商店逗留,買些牡蠣和蛤蠣。

1890年,丁龍第一次出現在美國統計報告中,

當時是作為卡朋蒂埃曼哈頓住所中的一員,被稱為“華人幫傭”(chinese Help),但是到了1900年,他已經是卡朋蒂埃的一個夥伴(companion)了,地位明顯提高。

有一次,卡朋蒂埃問丁龍,對於他這麼多年忠心耿耿的服侍,想得到什麼回報。丁龍的回答出人意料:希望在美國最好大學之一的哥倫比亞大學建立漢學系,讓美國人能夠更多瞭解中國和中國的文明。

1901年6月,卡朋蒂埃向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塞斯·洛(Seth Low)捐了10萬美元,

並致信:“五十多年來,我是從喝威士卡和抽煙草的帳單裡一點一點省出錢來的。這筆錢隨信附上。我以誠悅之心獻給您籌建一座中國語言、文學、宗教和法律的系,並願您以‘丁龍漢學講座教授’為之命名。這個捐贈是無條件的,惟一的條件是不必提及我的名字。但是我要保持今後追加贈款的權力。

丁龍也捐獻了自己的積蓄,並在紙條上寫道:“先生,我在此寄上12000美元的支票,

作為貴校漢學研究的資助——丁龍,一個中國人。”對於丁龍來說,這即使不是他的全部積蓄,也是他的大部分財產了——按照美國當時的黃金官價,1美元可兌1.37克黃金。

卡朋蒂埃還不忘高度讚揚丁龍的人品“他本該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安家、為家人提供教育而感到高興,然而,沒有任何值得或適合的原因,他被剝奪了在此定居的權利,並被當地的居民動用特權而驅逐——這個特權,是如此不值錢,常常在對付蜂擁而入的流浪者、來自南歐和西亞的殺人犯,以及非洲的難民時使用。雖然他是個異教徒,但卻是一個正直、溫和、謹慎、勇敢和友善的人。”

當塞斯·洛校長對於以中國僕傭的名字來命名一個教席而猶豫的時候,卡朋蒂埃的回信直截了當:“丁龍的身份沒有任何問題。他不是一個神話,而是真人真事。而且我可以這樣說,在我有幸遇到的出身寒微但卻生性高貴的紳士中,如果真有那種天性善良、從不傷害別人的人,他就是一個。”

由於丁龍的關係,卡朋蒂埃多次到中國做生意,獲利頗豐。

1918年2月3日的《錫拉丘茲先驅報》的報導中寫到“卡朋蒂埃將軍在中國呆了多年,回來之後向哥倫比亞大學贈送了禮物。據說他在中國期間,做了多種生意,由此獲得了可觀的利益。他回到美國的時候懷著對中國的深深敬仰,並熱衷於譴責高加索人的缺點,讚美東方人的優點。”

“在返回中國的途中,卡朋蒂埃將軍帶了一個中國的男僕,並讓他待在船上的一個頭等艙包房裡,這一舉動引起了乘客的強烈抗議,但是卡朋蒂埃將軍拒絕讓他換房。”

1901年8月23日的諾斯·亞當斯抄本(North Adams)中有具體的描述:“在他(卡朋蒂埃)最近從中國回來的一次旅程中,他帶著一個中國僕從,並對這個人表示出極大的尊敬,他們兩個一起定下一個高級包間,以至於一些乘客提出抗議,要求這個中國人換到僕人們落腳的下等單元。但是卡朋蒂埃將軍拒絕讓他的僕人離開。他告訴其他乘客,他是這個中國人的秘書,而這位蒙古族的中國人則是一位有名的哲學家。於是抗議平息下去了。此後,船上的每一個人都帶著極大的敬意看待將軍的僕人。”

卡朋蒂埃

卡朋蒂埃在1901年7月20日給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一封書信中,更為鮮明地表明瞭自己的態度:“我不是中國人,也不是中國人的子孫;也不是殘酷和落後的中國的辯護者。其統治者的罪惡使得它在行進途中蹣跚踉蹌、步履艱難。但是對我們而言,是應該去更多瞭解住在東亞及其周邊島嶼上大約7億人們的時候了。在我們模糊的概念中,他們似乎只是抽食鴉☆禁☆片、留著豬尾巴一樣的辮子的野蠻的族群或崇拜魔鬼的未開化的人。”

在丁龍和卡朋蒂埃的共同努力下,哥倫比亞大學的東亞研究就此開始起步,哥倫比亞大學漢學系也因此成為美國最早、也是最著名的漢學系之一。

清政府聽到丁龍倡議建立漢學系和捐贈的消息之後,慈禧太后捐贈了包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在內的5000餘冊圖書,價值約合7000美元;李鴻章和清朝駐美使臣伍廷芳等人都有捐助。

卡朋蒂埃終身未婚,1918年去世。他不斷回饋母校,設立了各種名目的獎學金,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女校和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都是受惠者。卡朋蒂埃不斷追加對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的經費,幾乎是有求必應,他追加的款項最後達到27.5萬美元。

丁龍終生未娶,卻克勤克儉,積攢每一個銀毫子。到了晚年,他已經有了一筆引人驚羨的存款。他請主人卡本蒂埃出面把他終生一分一分積攢的血汗錢,捐獻給一所有名的美國大學,請這所大學建立一個漢學系,來研究他祖國的文化。丁龍捐贈了他一生的血汗積蓄1.2萬美元,這在當時的美國家庭,也是一筆鉅款。而這個漢學系,就是今天的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

受丁龍的感動,卡本蒂埃不僅陸續捐款將近50萬美元幫助哥倫比亞大學建立了漢學系,也捐助了大量的錢財給華人聚居地加利福尼亞州的加州大學,讓他們多買書籍,加強對中華文化和思想的研究。卡本蒂埃成了慈善家和教育事業的贊助人,在哥倫比亞大學的醫學院和巴納德女校,他都捐出了鉅款。他還不斷地追加給漢學系的經費,並捐獻了各種名目的獎學金。

因為丁龍,卡本蒂埃對中國有著特別的情感,他生前曾多次來廣東,並向廣州的博濟醫學堂捐款2.5萬美元。博濟醫學堂成立於1866年,是中國最早設立的西醫學府,孫中山曾在此學醫和從事革命活動。

後來,僕人祖國的最高統治者聞知此事,也深為感動。慈禧太后親自捐贈了五千余冊珍貴圖書;李鴻章和清朝駐美使臣伍廷芳等人亦都有所捐助。

是如此不值錢,常常在對付蜂擁而入的流浪者、來自南歐和西亞的殺人犯,以及非洲的難民時使用。雖然他是個異教徒,但卻是一個正直、溫和、謹慎、勇敢和友善的人。”

當塞斯·洛校長對於以中國僕傭的名字來命名一個教席而猶豫的時候,卡朋蒂埃的回信直截了當:“丁龍的身份沒有任何問題。他不是一個神話,而是真人真事。而且我可以這樣說,在我有幸遇到的出身寒微但卻生性高貴的紳士中,如果真有那種天性善良、從不傷害別人的人,他就是一個。”

由於丁龍的關係,卡朋蒂埃多次到中國做生意,獲利頗豐。

1918年2月3日的《錫拉丘茲先驅報》的報導中寫到“卡朋蒂埃將軍在中國呆了多年,回來之後向哥倫比亞大學贈送了禮物。據說他在中國期間,做了多種生意,由此獲得了可觀的利益。他回到美國的時候懷著對中國的深深敬仰,並熱衷於譴責高加索人的缺點,讚美東方人的優點。”

“在返回中國的途中,卡朋蒂埃將軍帶了一個中國的男僕,並讓他待在船上的一個頭等艙包房裡,這一舉動引起了乘客的強烈抗議,但是卡朋蒂埃將軍拒絕讓他換房。”

1901年8月23日的諾斯·亞當斯抄本(North Adams)中有具體的描述:“在他(卡朋蒂埃)最近從中國回來的一次旅程中,他帶著一個中國僕從,並對這個人表示出極大的尊敬,他們兩個一起定下一個高級包間,以至於一些乘客提出抗議,要求這個中國人換到僕人們落腳的下等單元。但是卡朋蒂埃將軍拒絕讓他的僕人離開。他告訴其他乘客,他是這個中國人的秘書,而這位蒙古族的中國人則是一位有名的哲學家。於是抗議平息下去了。此後,船上的每一個人都帶著極大的敬意看待將軍的僕人。”

卡朋蒂埃

卡朋蒂埃在1901年7月20日給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一封書信中,更為鮮明地表明瞭自己的態度:“我不是中國人,也不是中國人的子孫;也不是殘酷和落後的中國的辯護者。其統治者的罪惡使得它在行進途中蹣跚踉蹌、步履艱難。但是對我們而言,是應該去更多瞭解住在東亞及其周邊島嶼上大約7億人們的時候了。在我們模糊的概念中,他們似乎只是抽食鴉☆禁☆片、留著豬尾巴一樣的辮子的野蠻的族群或崇拜魔鬼的未開化的人。”

在丁龍和卡朋蒂埃的共同努力下,哥倫比亞大學的東亞研究就此開始起步,哥倫比亞大學漢學系也因此成為美國最早、也是最著名的漢學系之一。

清政府聽到丁龍倡議建立漢學系和捐贈的消息之後,慈禧太后捐贈了包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在內的5000餘冊圖書,價值約合7000美元;李鴻章和清朝駐美使臣伍廷芳等人都有捐助。

卡朋蒂埃終身未婚,1918年去世。他不斷回饋母校,設立了各種名目的獎學金,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女校和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都是受惠者。卡朋蒂埃不斷追加對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的經費,幾乎是有求必應,他追加的款項最後達到27.5萬美元。

丁龍終生未娶,卻克勤克儉,積攢每一個銀毫子。到了晚年,他已經有了一筆引人驚羨的存款。他請主人卡本蒂埃出面把他終生一分一分積攢的血汗錢,捐獻給一所有名的美國大學,請這所大學建立一個漢學系,來研究他祖國的文化。丁龍捐贈了他一生的血汗積蓄1.2萬美元,這在當時的美國家庭,也是一筆鉅款。而這個漢學系,就是今天的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

受丁龍的感動,卡本蒂埃不僅陸續捐款將近50萬美元幫助哥倫比亞大學建立了漢學系,也捐助了大量的錢財給華人聚居地加利福尼亞州的加州大學,讓他們多買書籍,加強對中華文化和思想的研究。卡本蒂埃成了慈善家和教育事業的贊助人,在哥倫比亞大學的醫學院和巴納德女校,他都捐出了鉅款。他還不斷地追加給漢學系的經費,並捐獻了各種名目的獎學金。

因為丁龍,卡本蒂埃對中國有著特別的情感,他生前曾多次來廣東,並向廣州的博濟醫學堂捐款2.5萬美元。博濟醫學堂成立於1866年,是中國最早設立的西醫學府,孫中山曾在此學醫和從事革命活動。

後來,僕人祖國的最高統治者聞知此事,也深為感動。慈禧太后親自捐贈了五千余冊珍貴圖書;李鴻章和清朝駐美使臣伍廷芳等人亦都有所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