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隱瞞乙肝病史,33歲年輕律師罹患肝癌去世

揚子晚報網8月31日訊小江是一名年輕律師,本有著光明的前途和未來,然而為隱瞞自己乙肝肝硬化的病情,擅自停藥、複查不及時,等出現症狀時已發展為肝癌,最終不治去世,

令人惋惜。

為事業為家庭,隱瞞病情終至惡化

南京市第二醫院腫瘤科王清波副主任醫師介紹,初入社會,緊張的工作、頻繁的飯局,使得小江誘發了重型肝炎,經過醫院的調養,肝功能接近正常,但B超提示已肝硬化。醫生囑咐要終生服用抗乙肝病毒藥物,

並做好定期複查,監控病情發展。

擔心社會對乙肝病人的歧視,小江選擇隱瞞自己的病情,甚至連新婚的妻子也不曾告訴。為怕露出破綻,小江漸漸減少了服藥和複查頻次。一個月過去了,沒事;三個月過去了,也沒什麼不適,小江更是自信的認為自己“康復”了。

2016年05月,小江自覺右下肢疼痛不適,休息後也難緩解,且症狀漸加重,小江趕緊來到南京市第二醫院就診,王清波主任檢查後建議行磁共振檢查,

結果提示髖骨轉移,再進一步查腹部彩超提示肝癌,確診為肝癌晚期。在經歷介入、靶向、放療等治療後,終因病情過重不幸去世,年僅33歲!而至此,小江的愛人才知道小江原來一直有著乙肝肝硬化病史。

避免“肝癌三部曲”,慢性肝病切記定期複查

王清波主任介紹,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由於發病隱匿,早期沒有症狀或症狀不明顯,加之病情進展快,

大多數患者確診時已為局部晚期或發生遠處轉移,治療療效差,預後不好,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對患者的生存期至關重要。

我國肝癌的病因主要是肝炎病毒的感染,乙型肝炎-肝炎後肝硬化-原發性肝癌往往被稱為“肝癌三部曲”。平時生活中,首先需要注意預防肝癌的發生,如預防肝炎、不吃黴變食物、戒煙戒酒等。除此之外,還需重視早期篩查,常規監測指標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超聲檢查(US),

對於超過40歲的男性和超過50歲的女性,有HBV、HCV感染,酗酒、合併糖尿病及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每隔6個月需進行一次檢查。

選對治療方法,中晚期患者亦能提高生存期

對於肝癌的治療方法,首選是外科手術,而對於大部分確診時已是中晚期的患者來說,往往失去了手術機會,那麼積極採用非手術治療,亦可使很多患者生存期延長、生活治療改善。

肝癌的非手治療手段較多,主要包括局部消融治療、肝動脈介入治療、放療、分子靶向治療、化療、中藥治療等。王清波主任指出,肝癌多發生在有慢性肝病或肝硬化基礎上,所以惡性程度高、治療棘手,更加強調多學科規範化的綜合治療,根據患者一般情況及肝臟功能,結合肝癌病理類型、部位、大小、轉移等情況,合理選擇治療方案,為患者制定最好的個體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