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3歲年輕律師隱瞞乙肝病史,惡化成肝癌去世!

小江是一名年輕律師,本擁有著光明的前途,然而卻患上肝癌,最終不幸去世,讓人惋惜不已。到底是什麼原因所致?如何避免這一類悲劇的發生?

為事業為家庭,隱瞞病情終至惡化

南京市第二醫院腫瘤科王清波副主任醫師說,前幾年剛剛踏入社會,緊張的工作、頻繁的飯局,讓小江惹上重型肝炎。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小江的肝功能已接近正常,但B超提示已進入肝硬化。醫生叮囑小江需終生服用抗乙肝病毒藥物,並定期複查。

小江擔心社會對乙肝病人有偏見,選擇隱瞞自己的病情,就連新婚的妻子都不知道。因為怕“露餡”,小江還逐漸減少了服藥和複查的次數。

一個月過去了,沒事;三個月過去了,也沒什麼不舒服,小江便自信地認為自己“康復”了。

直到去年五月,小江感覺到右下肢疼痛不適,休息後也很難緩解,而且症狀越來越加重,小江趕緊來到醫院就診。

王主任檢查後建議做磁共振檢查,

結果提示髖骨轉移,再進一步查腹部彩超,最後確診為肝癌晚期!

在進行多種治療後,小江還是因病情過重不幸去世,年僅33歲。直到那時,小江的妻子才知道他的乙肝及肝硬化病史。

避免“肝癌三部曲”,慢性肝病切記定期複查

王主任介紹,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

因為起病隱匿,早期症狀很不明顯,加之病情進展快,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為局部晚期,或發生轉移,預後效果極差。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對保證患者生存品質非常重要。

肝癌病因主要還是肝炎病毒的感染,乙肝——肝炎後肝硬化——原發性肝癌就是我們熟知的“肝癌三部曲”。

日常生活中,首先我們要做好預防工作,如預防肝炎、不吃黴變食物、戒煙戒酒等。

除此以外,

早期篩查也很重要。檢查指標包括甲胎蛋白和肝臟超聲檢查。

對超過40歲的男性、超過50歲的女性,有HBV感染,酗酒、合併糖尿病,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每隔半年要做一次檢查。

選對治療方法,中晚期患者也能提高生存期

肝癌的首選治療方法必然是外科手術,

而對大部分確診時已是中晚期的病人來說,常常已錯過手術機會,那麼就要積極採用非手術治療,以提高患者生存品質。

肝癌的非手術治療手段有很多,主要有放療、化療、局部消融治療、中藥治療等。

王主任指出,肝癌的病理基礎多為慢性肝病或肝硬化,因此惡性程度高、治療難度大,需根據患者的一般情況及肝功能,綜合考慮肝癌病理類型、部位、轉移等情況,為患者制定最好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為患者制定最好的個體化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