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大叔,放棄種莊稼,改行後自己做老闆,村裡人都幫他打工?

作者:執著的農民

來自農村的何樸輝(化名)世世代代以種莊稼為生,可辛辛苦苦種了幾十年的地,並沒有讓他的生活得到改善,於是決定改行將自家的地全部種成甘蔗,只留了幾分地種了些平常吃的蔬菜...

圖為,何樸輝的甘蔗地,甘蔗的空隙都很有規律,中間的留了條排水溝,左右兩邊幾乎有繩子相互固定,主要是以防大風將其吹倒...

現在雖然還不是收割甘蔗的時候,但是何樸輝已經提前請人幫忙割甘蔗了,原來,他的甘蔗不是直接用來賣的,

而是為了做“紅糖”

何樸輝說道,由於前2年剛種甘蔗的時候,對市場的行情不是很瞭解,導致地裡的甘蔗大多數沒有賣出去,爛在地裡,現在種的甘蔗全部用來做紅糖,其實做紅糖也是去年開始的,經過多方面的瞭解,覺得紅糖的市場還是很大的,

保存時間也會比甘蔗時間長..

原來何樸輝的紅糖,都是用最傳統的古法制作,先將在地裡割回來的甘蔗,經過切碎碾壓,壓出來的甘蔗汁去除泥土和纖維等雜質,在用小火熬制4-5小時,在熬制的過程中需要人工堅守,用大勺子等工具反復的將甘蔗汁攪均勻,

主要是要讓其中的水分,慢慢的蒸發掉,使紅糖的濃度逐漸增高...

圖為,一位村裡的大嬸正在用大勺子攪拌紅糖,可以看出這鍋裡的甘蔗汁從滿滿的一鍋,逐漸減少,這是因為在熬制過程中水分已經被熬幹,高濃度的糖漿也就匯成在一起,

使得變少...

鍋裡熬的差不多的紅糖,就得用大勺子將這些糖漿打到已備好的木框裡,這個木框主要用途是為了將紅糖鋪均勻,避免糖中出現氣泡,接著就是進行下一步的分切處理,可用手工切,也可以利用模型做輔助...

圖為,一個類似模型的膠板,都有統一大小的洞孔,上面已鋪上了厚厚的紅糖漿,這個模具主要是把紅糖有規律的做成塊狀,我們平時在市場買到的紅糖,有的大塊有的小塊,各種形狀大小的紅糖都是來自于這些模具成形的...

紅糖是我們日常生活最常見的,不僅可以作為很多美食的輔助品,如:紅糖薑茶,紅糖湯圓等等,其本身價值也很高,具有補血、散瘀,驅寒等功效...

最後,何樸輝說道:現在這個鐵皮房,也是年初前才搭建起來的,在這裡做事的人都是本地村裡的人,給他們的工錢是按照小時計算,一小時為9元,但是時間是自由的,畢竟在農村都知道,大部分家裡都還有農活要忙,只要平時沒多少事做的,就可以來這裡幫忙

歡迎關注:(執著的農民)更多三農狀態,與你傾聽...

紅糖是我們日常生活最常見的,不僅可以作為很多美食的輔助品,如:紅糖薑茶,紅糖湯圓等等,其本身價值也很高,具有補血、散瘀,驅寒等功效...

最後,何樸輝說道:現在這個鐵皮房,也是年初前才搭建起來的,在這裡做事的人都是本地村裡的人,給他們的工錢是按照小時計算,一小時為9元,但是時間是自由的,畢竟在農村都知道,大部分家裡都還有農活要忙,只要平時沒多少事做的,就可以來這裡幫忙

歡迎關注:(執著的農民)更多三農狀態,與你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