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Xcar英語提高班6 精打細算不如皮卡實在

[愛卡汽車 視覺頻道 原創]

在汽車工業蓬勃發展的今日,有一種車型每年的銷量異常驚人:按照每年平均200萬輛的銷量計算,平均每15秒就能售出一輛;若是將其首尾相連一字排開,

能繞地球300圈,而這僅僅是其一年所出售的數量!這就是“Pick-up/Truck”(皮卡)。

如今構成皮卡車型的“主力軍”有幾大著名品牌:福特F-系列、雪佛蘭Sliverado/Colorado(索雷德/庫羅德)、道奇Ram系列、豐田Tacoma/Tundra(坦途)等。究竟是什麼原因讓“Pick-up”風靡全球並佔有巨大的市場份額?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一期的《Xcar英語提高班》。

產品好不好,看看銷量就知道

按照往期提高班的慣例,會先介紹一下車型的發展和歷史。但這一期我要從銷量開始,探究皮卡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歷程,並且大膽預測未來皮卡車型終將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中“流行”起來。

如圖所示,

福布斯發佈的2014年美國汽車銷量排行榜中,前三名均被皮卡車型霸佔,三者相加總和已經到達了170萬輛。第四名才是年銷42萬輛的豐田凱美瑞。

在美國各地區銷售主流車型版圖中可以看出,除去東、西海岸線沿途城市化比較發達的地區以外,皮卡成為美國本土的主流車型。

(尤其是美國中部,皮卡幾乎是家家必備)

為什麼美帝的老百姓如此酷愛皮卡呢?這就要從二十世紀20年代說起了。在汽車製造業剛剛起步的時期,車輛是以底盤與車身分開(Separate)的形式進行出售(非承載式車身結構的車型底盤和車體是兩個部分)。從生產汽車下線到消費者手中,有一個協力廠商負責裝配車輛外殼的環節。

早期一家名為Galion Allsteel Body的公司在福特T型車的底盤上安裝了一個“鬥狀”貨運廂而成為了“Pick-up”的雛形。1922年世界上第一輛皮卡誕生,名為Ford Model T Pickup 2。

“Pick up”在英語中為“撿取、拾取”之意,這裡指方便將貨物裝載或者卸下。因此,“鬥式”車輛逐漸被人們稱之為“Pick-up”(皮卡正是它的音譯)。而“Truck(卡車)”一般是指大型運輸車輛(但基本叫法以個人習慣為主)。

Model T Pickup 2憑藉別出心裁的設計和實用性而大獲成功,發售期間以當時375美金的價格售出4.5萬輛。1928年,福特Model A型車的問世又讓皮卡車型更加完善。

福特Model A Pickup具有封閉式的駕駛室,可調式後擋板以及三速變速箱。但由於二戰的爆發讓全球汽車工業停滯了10年。汽車廠商們也由生產汽車變為了生產軍火。

從二十世紀50年代開始,皮卡逐漸成為美國戰後復蘇經濟的重要生產工具。雪佛蘭El、雪佛蘭Camino、道奇Sweptine逐漸以工具車的形式走進人們的家中。

在美國與德國恢復外交關係之後,大量的德國大眾T2進入美國。既能拉貨又能載人的多用途設計讓德國大眾T2幾乎壟斷了美國汽車行業。

1963年,美國為了保護本土汽車企業而制定的Protectionist Chicken Tax(簡稱“雞稅”)限制了進口貨運車型的傾銷勢頭。因此美國出現了“家家戶戶買國產皮卡”的現象,而很多美國老百姓的第一台車便是皮卡。

1960年,雪佛蘭El Camino推出一款轎車與卡車相結合的跨界車型,此車非常符合當時的美國國情。

與其說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倒不如說是“皮卡輪子上的國家”。在1973年美國出臺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燃油經濟評估)之前,美國幾乎是靠皮卡拉動的GDP。

即便如此,皮卡一直卻以大排量、“油老虎”、乘坐體驗差、毫無外形設計等一系列缺點而遭人詬病。但美式皮卡在二戰復蘇國民經濟中扮演了角色,是美國在戰後能迅速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功臣”。

當今皮卡運動界的“王中王”,福特F-150猛禽Supercrew。

可以說沒有皮卡就沒有現在發達的美國。皮卡已經成為美國人民勤勞致富的象徵。這就是為什麼皮卡車型能連續20多年成為北美銷售冠軍車型的根本原因。 新世紀的美式牛仔

福特的皮卡王朝

皮卡作為復興美國經濟的標誌之一,在美國民眾心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其中福特旗下F系列最具代表性,自1948年福特推出第一代F-3開始,經過60年的發展,F系列已經經歷十三代的更迭。

第一代(1948-1952):為替代早期的Model A Pickup,福特公司在1948年正式將皮卡系列車型更名為F-Series。而F-3也作為F系列的第一代車型面世。

第二代(1953-1956):個人認為是福特F系列設計最經典的一代。高高隆起的發動機艙蓋連接寬大飽滿的前唇,讓F-100看起來像一個卡通人物。而F-100也比第一代的F-3有著更強的動力。

第三代(1957-1960):由於美國戰後迎來的“嬰兒潮”導致人口急增,各行業的產值都翻倍增長。原本的小型皮卡已經不能滿足貨運需求。因此第三代的F系列(F-500)被設計的更大更高更長。

第四代(1961-1966):在1965年,F-100獲得重新設計。引進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其中“ 前後雙梁 ”的承載式車身設計直到1996年仍在F-150上使用。

第六代(1973-1979):在第六代F系列皮卡上,福特公司正式放棄使用了服役20多年的FE型發動機,而裝配新研發的351M(5.8L V8)和400M(6.6L V8)系列柴油發動機。

第七代(1980-1986):1980年福特公司重新設計了全新的底盤和更科學的車身,以提高空氣動力學和燃油經濟性。 這是自1965年(第四代)以來首次重新設計。而F-100也正式更名為F-150。

第八代(1987-1991):第八代F-150的外觀和發動機基本沒有改動,重新搭配的自動變速箱使得F系列皮卡能夠面向更多適用的群體。

第九代(1992-1997):為了減少高速行駛的風阻,第九代的F-150車身有所降低,四周的翼子板和進氣格柵也與新推出的Explorer(第一代探險者)的設計相匹配。

為了彌補輕卡(Light truck)和重卡(Heavy truck)之間的差距,F-250和F-350成為了福特旗下超級皮卡。而F-350往上的型號(F-450,最高至F-750)一般用於特殊功能車,例如:消防、路政、油罐等等,基本超出了民用範圍。

第十一代(2004-2008):由第十一代開始,F-150系列分為SuperCab(兩門版)和SupberCrew(四門版)兩種車型。前者具有比後者更長的貨運空間(Bed,美國人稱皮卡後鬥為“床”)。

第十二代(2009-2014):隨著全球環保的呼聲越來越高,福特公司在推出第十二代F系列皮卡時表示徹底放棄使用V8佈局型發動機,而使用3.5L V6 EcoBoost渦輪增壓汽油機。

EcoBoost發動機是福特汽車新動力技術代表之一,在美國已經獲得125項專利及專利應用。它是在傳統汽油發動機的基礎上,進一步添加了燃油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和雙獨立可變氣門正時系統這三大關鍵技術,既保證了澎湃的動力輸出,又優化了20%的燃油經濟性,並降低15%的二氧化碳排放。此發動機也榮獲了“沃德全球十佳發動機大獎”。

第十三代(2015年至今):福特汽車公司在2015年推出了第十三代F-150。與上一代相比,沒有改變任何車身尺寸。但為了燃油經濟性,設計師將車身的重量減少了340kg。

歷經發展了60多年的F-150系列一直是福特旗下的經典車型,是F-Series系列中,銷量最高的車型,並高踞美國的十大暢銷車榜首,並連續多年獲得美國最佳汽車稱號。而年近百萬的銷量超過了其它任何生產皮卡品牌,稱其為皮卡的“一代王朝”並不是徒有虛名。

皮卡界的王者

用途最廣的車型非皮卡莫屬

雖然福特憑藉F系列的皮卡霸佔頭把交椅多年,但是在美系皮卡陣營中也有些許競爭對手與其瓜分皮卡細分市場的蛋糕。其中,通用旗下的雪佛蘭Silverado(索羅德)1500、GMC-Sierra 1500以及道奇RAM(公羊系列)都是半噸級皮卡中強有力的選手。

反觀一些經典的美國大片,這兩款車也是上鏡率非常高的,可見美國人民對本土的其他品牌還是相當喜愛的。Silverado 1500與Sierra 1500本就是同根生,基本上就是兩款換標車。

在知名電影《變形金剛》中,“鐵皮”角色的原型車是美國通用公司旗下的GMC 1500 Sieera(第一部中的原型是GMC High Kick)。

GMC皮卡是目前歐美市場主流的豪華型皮卡,外觀時尚、內飾豪華。長5820mm、寬2010mm、高1930mm、軸距3615mm的車型尺寸,使乘坐和載物空間完虐各類民用車型。

而作為北美銷售亞軍的雪佛蘭索羅德是以結實、耐用、維修成本低主打市場的。雪佛蘭獨有的z71標識(類似AMG套件)也代表著雪佛蘭旗下車型具有強大的越野運動功能性。

菲亞特-克萊斯勒旗下品牌道奇RAM(公羊)是專門為打造大功率卡車而設立的獨立品牌。在輕卡級別中道奇公羊的售價相比福特F-150和雪佛蘭索羅德更低,更具有性價比。

當然了,在如此龐大的北美皮卡市場中,敏銳的日本豐田公司是非常迫切的動一下“乳酪”的。自二戰以後,豐田公司針對自身本土發展需求就已經研發了輕卡車型:Tundra。

由於地域文化的不同,豐田皮卡並沒有設計成美系皮卡那樣粗獷,而是小巧玲瓏,速度和機動性都很高。

“身材”與普通轎車相差無幾的mini型Pick-up並沒有受到美國人的青睞。

但是,豐田的皮卡卻憑藉高機動性、低廉的價格、皮實可靠的品質獲得了各地反政府武裝力量的喜愛。“AK-47和Toyota”曾經一度成為恐怖分子出行的標識。

不管是在如今的敘利亞,還是當年的阿富汗,都能見到豐田品牌的小皮卡拉著各色武裝人員“遊街”。

皮卡的實用性不言而喻。“槍在手、跟我走,上皮卡、搶關卡。”

當今的全球汽車市場城市SUV大行其道,不過不得不說,承載式車身、四輪獨立懸掛的SUV在駕乘舒適性上確實要比皮卡強。不過在通過性、載物能力上它們無法與皮卡競爭,尤其是加了貨廂蓋的皮卡實用性更勝一籌。

皮卡在美國如何的暢銷自不必說,在其他各地也同樣風靡,且大部分都是日系皮卡居多。

皮卡已經在美國形成一種文化,或是一種改裝文化。

皮卡對於車主來說不僅僅是一樣工具,更像是一種詮釋生活態度的載具。

對於我們天朝而言,皮卡目前想要在城市裡佔據一席之地還有一定難度。除規劃到貨車目錄、辦理道路運輸證、每季度二級維護、連駕駛員都要辦理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等問題以外,阻攔人們選購皮卡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不能進城。

這些條條框框的限制讓大部分皮卡愛好者望而卻步,15年的強制報廢規定成了許多皮卡車主心中永遠的痛。我想當今的中國市場,若不是遭遇“貨車”待遇,皮卡車型一定要比SUV火爆。

皮卡是集轎車、輕卡和微卡優勢於一體的重要車型,載人載物以及乘坐舒適性上都非常平衡。皮卡的高性能和舒適性遠遠強于農用車、微貨和微客,其廣泛的用途也獲得了越來越高的認可度。

隨著中國中、小城市物流的加速發展,貨運配送和工程作業等對皮卡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從整個汽車工業發展趨勢來看,皮卡具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和潛力。若是國家能夠放開政策,必定會促發新一輪皮卡車型的銷售高峰。

編輯總結重點詞彙:

Overview(總結)

Truck

卡車(重型)

Pick-up

皮卡

Supercrew

四門皮卡(福特)

Supercab

兩門皮卡(福特)

Silverado

索羅德(雪佛蘭皮卡)

愛卡汽車網製錶 www.xcar.com.cn

皮卡的多功能性強大到無法想像

福特Model A Pickup具有封閉式的駕駛室,可調式後擋板以及三速變速箱。但由於二戰的爆發讓全球汽車工業停滯了10年。汽車廠商們也由生產汽車變為了生產軍火。

從二十世紀50年代開始,皮卡逐漸成為美國戰後復蘇經濟的重要生產工具。雪佛蘭El、雪佛蘭Camino、道奇Sweptine逐漸以工具車的形式走進人們的家中。

在美國與德國恢復外交關係之後,大量的德國大眾T2進入美國。既能拉貨又能載人的多用途設計讓德國大眾T2幾乎壟斷了美國汽車行業。

1963年,美國為了保護本土汽車企業而制定的Protectionist Chicken Tax(簡稱“雞稅”)限制了進口貨運車型的傾銷勢頭。因此美國出現了“家家戶戶買國產皮卡”的現象,而很多美國老百姓的第一台車便是皮卡。

1960年,雪佛蘭El Camino推出一款轎車與卡車相結合的跨界車型,此車非常符合當時的美國國情。

與其說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倒不如說是“皮卡輪子上的國家”。在1973年美國出臺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燃油經濟評估)之前,美國幾乎是靠皮卡拉動的GDP。

即便如此,皮卡一直卻以大排量、“油老虎”、乘坐體驗差、毫無外形設計等一系列缺點而遭人詬病。但美式皮卡在二戰復蘇國民經濟中扮演了角色,是美國在戰後能迅速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功臣”。

當今皮卡運動界的“王中王”,福特F-150猛禽Supercrew。

可以說沒有皮卡就沒有現在發達的美國。皮卡已經成為美國人民勤勞致富的象徵。這就是為什麼皮卡車型能連續20多年成為北美銷售冠軍車型的根本原因。 新世紀的美式牛仔

福特的皮卡王朝

皮卡作為復興美國經濟的標誌之一,在美國民眾心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其中福特旗下F系列最具代表性,自1948年福特推出第一代F-3開始,經過60年的發展,F系列已經經歷十三代的更迭。

第一代(1948-1952):為替代早期的Model A Pickup,福特公司在1948年正式將皮卡系列車型更名為F-Series。而F-3也作為F系列的第一代車型面世。

第二代(1953-1956):個人認為是福特F系列設計最經典的一代。高高隆起的發動機艙蓋連接寬大飽滿的前唇,讓F-100看起來像一個卡通人物。而F-100也比第一代的F-3有著更強的動力。

第三代(1957-1960):由於美國戰後迎來的“嬰兒潮”導致人口急增,各行業的產值都翻倍增長。原本的小型皮卡已經不能滿足貨運需求。因此第三代的F系列(F-500)被設計的更大更高更長。

第四代(1961-1966):在1965年,F-100獲得重新設計。引進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其中“ 前後雙梁 ”的承載式車身設計直到1996年仍在F-150上使用。

第六代(1973-1979):在第六代F系列皮卡上,福特公司正式放棄使用了服役20多年的FE型發動機,而裝配新研發的351M(5.8L V8)和400M(6.6L V8)系列柴油發動機。

第七代(1980-1986):1980年福特公司重新設計了全新的底盤和更科學的車身,以提高空氣動力學和燃油經濟性。 這是自1965年(第四代)以來首次重新設計。而F-100也正式更名為F-150。

第八代(1987-1991):第八代F-150的外觀和發動機基本沒有改動,重新搭配的自動變速箱使得F系列皮卡能夠面向更多適用的群體。

第九代(1992-1997):為了減少高速行駛的風阻,第九代的F-150車身有所降低,四周的翼子板和進氣格柵也與新推出的Explorer(第一代探險者)的設計相匹配。

為了彌補輕卡(Light truck)和重卡(Heavy truck)之間的差距,F-250和F-350成為了福特旗下超級皮卡。而F-350往上的型號(F-450,最高至F-750)一般用於特殊功能車,例如:消防、路政、油罐等等,基本超出了民用範圍。

第十一代(2004-2008):由第十一代開始,F-150系列分為SuperCab(兩門版)和SupberCrew(四門版)兩種車型。前者具有比後者更長的貨運空間(Bed,美國人稱皮卡後鬥為“床”)。

第十二代(2009-2014):隨著全球環保的呼聲越來越高,福特公司在推出第十二代F系列皮卡時表示徹底放棄使用V8佈局型發動機,而使用3.5L V6 EcoBoost渦輪增壓汽油機。

EcoBoost發動機是福特汽車新動力技術代表之一,在美國已經獲得125項專利及專利應用。它是在傳統汽油發動機的基礎上,進一步添加了燃油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和雙獨立可變氣門正時系統這三大關鍵技術,既保證了澎湃的動力輸出,又優化了20%的燃油經濟性,並降低15%的二氧化碳排放。此發動機也榮獲了“沃德全球十佳發動機大獎”。

第十三代(2015年至今):福特汽車公司在2015年推出了第十三代F-150。與上一代相比,沒有改變任何車身尺寸。但為了燃油經濟性,設計師將車身的重量減少了340kg。

歷經發展了60多年的F-150系列一直是福特旗下的經典車型,是F-Series系列中,銷量最高的車型,並高踞美國的十大暢銷車榜首,並連續多年獲得美國最佳汽車稱號。而年近百萬的銷量超過了其它任何生產皮卡品牌,稱其為皮卡的“一代王朝”並不是徒有虛名。

皮卡界的王者

用途最廣的車型非皮卡莫屬

雖然福特憑藉F系列的皮卡霸佔頭把交椅多年,但是在美系皮卡陣營中也有些許競爭對手與其瓜分皮卡細分市場的蛋糕。其中,通用旗下的雪佛蘭Silverado(索羅德)1500、GMC-Sierra 1500以及道奇RAM(公羊系列)都是半噸級皮卡中強有力的選手。

反觀一些經典的美國大片,這兩款車也是上鏡率非常高的,可見美國人民對本土的其他品牌還是相當喜愛的。Silverado 1500與Sierra 1500本就是同根生,基本上就是兩款換標車。

在知名電影《變形金剛》中,“鐵皮”角色的原型車是美國通用公司旗下的GMC 1500 Sieera(第一部中的原型是GMC High Kick)。

GMC皮卡是目前歐美市場主流的豪華型皮卡,外觀時尚、內飾豪華。長5820mm、寬2010mm、高1930mm、軸距3615mm的車型尺寸,使乘坐和載物空間完虐各類民用車型。

而作為北美銷售亞軍的雪佛蘭索羅德是以結實、耐用、維修成本低主打市場的。雪佛蘭獨有的z71標識(類似AMG套件)也代表著雪佛蘭旗下車型具有強大的越野運動功能性。

菲亞特-克萊斯勒旗下品牌道奇RAM(公羊)是專門為打造大功率卡車而設立的獨立品牌。在輕卡級別中道奇公羊的售價相比福特F-150和雪佛蘭索羅德更低,更具有性價比。

當然了,在如此龐大的北美皮卡市場中,敏銳的日本豐田公司是非常迫切的動一下“乳酪”的。自二戰以後,豐田公司針對自身本土發展需求就已經研發了輕卡車型:Tundra。

由於地域文化的不同,豐田皮卡並沒有設計成美系皮卡那樣粗獷,而是小巧玲瓏,速度和機動性都很高。

“身材”與普通轎車相差無幾的mini型Pick-up並沒有受到美國人的青睞。

但是,豐田的皮卡卻憑藉高機動性、低廉的價格、皮實可靠的品質獲得了各地反政府武裝力量的喜愛。“AK-47和Toyota”曾經一度成為恐怖分子出行的標識。

不管是在如今的敘利亞,還是當年的阿富汗,都能見到豐田品牌的小皮卡拉著各色武裝人員“遊街”。

皮卡的實用性不言而喻。“槍在手、跟我走,上皮卡、搶關卡。”

當今的全球汽車市場城市SUV大行其道,不過不得不說,承載式車身、四輪獨立懸掛的SUV在駕乘舒適性上確實要比皮卡強。不過在通過性、載物能力上它們無法與皮卡競爭,尤其是加了貨廂蓋的皮卡實用性更勝一籌。

皮卡在美國如何的暢銷自不必說,在其他各地也同樣風靡,且大部分都是日系皮卡居多。

皮卡已經在美國形成一種文化,或是一種改裝文化。

皮卡對於車主來說不僅僅是一樣工具,更像是一種詮釋生活態度的載具。

對於我們天朝而言,皮卡目前想要在城市裡佔據一席之地還有一定難度。除規劃到貨車目錄、辦理道路運輸證、每季度二級維護、連駕駛員都要辦理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等問題以外,阻攔人們選購皮卡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不能進城。

這些條條框框的限制讓大部分皮卡愛好者望而卻步,15年的強制報廢規定成了許多皮卡車主心中永遠的痛。我想當今的中國市場,若不是遭遇“貨車”待遇,皮卡車型一定要比SUV火爆。

皮卡是集轎車、輕卡和微卡優勢於一體的重要車型,載人載物以及乘坐舒適性上都非常平衡。皮卡的高性能和舒適性遠遠強于農用車、微貨和微客,其廣泛的用途也獲得了越來越高的認可度。

隨著中國中、小城市物流的加速發展,貨運配送和工程作業等對皮卡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從整個汽車工業發展趨勢來看,皮卡具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和潛力。若是國家能夠放開政策,必定會促發新一輪皮卡車型的銷售高峰。

編輯總結重點詞彙:

Overview(總結)

Truck

卡車(重型)

Pick-up

皮卡

Supercrew

四門皮卡(福特)

Supercab

兩門皮卡(福特)

Silverado

索羅德(雪佛蘭皮卡)

愛卡汽車網製錶 www.xcar.com.cn

皮卡的多功能性強大到無法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