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鏈家、我愛我家是它的勁敵,如今裁員、關店,遊走在倒閉邊緣

九月的北京天氣漸涼,忽大忽小的風中夾雜著少許來自內蒙古的沙土,頗有秋風掃葉的氣勢。

冷酷的不僅是微風,還有近年來四季如冬的房地產業。

1

話說回來,自去年10月樓市最嚴調控以來,房地產仲介市場一直處於寒冬狀態。昔日樓市的輝煌早已不在,緊接著的是房產仲介的接連關門。昔時大熱的房多多已自斷金融部門,房天下正在進行結構調整,而當年用廣告奪得半邊天的愛屋吉屋目前也已經註銷了15家公司之多。

打著互聯網+的房產仲介好像再也弄不起時代的潮,畢竟整個行業都在經歷著市場帶來的巨大衝擊。

2014年,愛屋吉屋自詡為行業顛覆者,僅僅半年多時間便成為了行業獨角獸,估值一度超過60億美元。在那個互聯網思維、O2O最狂熱的時期,聯合創始人鄧薇曾自豪的對媒體表示“現在輪到了互聯網顛覆房地產行業的時候了。用互聯網飛機大炮的方式挑戰傳統房地產仲介的刀耕火種”。

五輪融資,3.5億美金,幾乎打破了房產仲介融資的最快速度,它也因此躋身明星公司前列。然而,高節奏地擴張和融資的背後,面對的卻是持續的虧損。當蔡明的廣告刷遍帝都和魔都的時候,愛屋吉屋卻爆出了裁員醜聞,頓時引起坊間一片熱議。

那時,愛屋吉屋早已沒有出道時那般張狂,甚至連如何活下去都成了舉足輕重的戰略性問題。

低傭金、高底薪和巨額廣告壓的愛屋吉屋喘不過氣,

砍店面、斷客源和失誠信更讓愛屋吉屋和用戶背道而馳。

2

當泡沫被戳破,所謂的互聯網房產仲介也回到了傳統模式。開飛機大炮的互聯網人,也不得不重拾刀耕火種的伎倆苟活於世。開線下店、調低底薪、提高傭金,他們和傳統房產仲介其實也沒什麼兩樣了。

甚至還沒路邊的夫妻店做的好。

這或許是出身土豆的三人組面臨的最恥辱的事情——當它們自以為掌握了互聯網玩法,開始套用其他領域時,慘遭滑鐵盧。

首先,傳統仲介行業固然暴利,但真的沒想像的那麼大。網約車覺得計程車行業暴利,當自己通過補貼、價格戰之後,發現燒錢很厲害,於是提高價格;地產仲介行業的暴利沒那麼大,只是交易量大,

利潤空間其實根本沒想像的那麼大。

其次,它低估了對手的實力。鏈家面對互聯網衝擊後迅速變陣,我愛我家應對互聯網快速反擊。整合資源、開始並購,完善移動用戶端建設,倆家可是沒少忙叨。鏈家成立丁丁租房以應對愛屋吉屋等互聯網房產仲介的入侵,更孵化公司旗下品牌“自如”“相寓”等產品。什麼互聯網房產仲介,不過是有了個APP罷了。

3

目前,鏈家已經撤掉丁丁租房,看來所謂的互聯網房產仲介也不過是紙老虎罷了。

不論是業務調整還是關門、裁員,都反應出了這個行業當下面臨的生存艱難。此番艱難,自然與去年10月的房地產調控有直接關係。加強個人房貸的審查和批准,讓房產交易流程變得冗長而不可預測,怪不得連王健林都捲舖蓋卷跑路了。

值得玩味的是,這兩年喊著顛覆傳統行業的公司大多數都死了,不知愛屋吉屋在關閉15家門店後,能否經受的住這秋風的洗禮。說罷,我緊走兩步,怕趕上今天的大雨。

看來所謂的互聯網房產仲介也不過是紙老虎罷了。

不論是業務調整還是關門、裁員,都反應出了這個行業當下面臨的生存艱難。此番艱難,自然與去年10月的房地產調控有直接關係。加強個人房貸的審查和批准,讓房產交易流程變得冗長而不可預測,怪不得連王健林都捲舖蓋卷跑路了。

值得玩味的是,這兩年喊著顛覆傳統行業的公司大多數都死了,不知愛屋吉屋在關閉15家門店後,能否經受的住這秋風的洗禮。說罷,我緊走兩步,怕趕上今天的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