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都藍”正在你的朋友圈刷屏 然而霧霾君正在吹響集結號!

雨歇,朝霞、微風、油畫般的藍天白雲就這樣猝不及防地驚豔了不少成都人的朋友圈。

高顏值,必須有“氣質”做支撐!今天召開的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第六次全體會議上通報:

今年1—8月,全市優良天數151天, PM10、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88、54微克/立方米。

與去年同期相比,優良天數增加4天,PM10、PM2.5濃度同比分別下降8.3%、5.3%。

然而這組資料並沒有讓與會人員心情明媚太久,因為據成都市氣象局預估,今年冬季有階段性氣象擴散條件極差時段,總體上氣象擴散條件較2016年冬季略差的可能性較大。

“今天天氣很好,但秋冬季空氣品質形勢不容樂觀,各部門務必要從現在開始抓好各項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在聽取各部門彙報後強調,要持續發力,把“治霾十條”和大氣污染防治“650工程”等各項具體措施抓實、抓好、抓到位。

工作幹得如何?數字說話

8月份成都空氣品質表現搶眼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3天

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狀況排名中,比去年提升33位。

主要污染物情況:

SO2 月均值8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38.5%

NO2 月均值34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27.7%

PM10 月均值37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45.6%

PM2.5 月均值20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51.2%

臭氧 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值第90百分位數為180微克/立方米,

日最大8小時均值下降18.2%。

成都市環保局表示,在今年一季度氣象條件較差的嚴峻形勢下,1月至8月優良天數增加4天得來不易,這說明成都深入實施“治霾十條”和大氣治理“650”工程,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六大行動”前8月進展

壓減燃煤行動——

已完成542台燃煤鍋爐淘汰和清潔能源改造,禁燃區(繞城高速以內)燃煤鍋爐已全部“清零”。國電金堂電廠、三瓦窯電廠分別制定《國電成都金堂發電有限公司重污染天氣應急回應操作方案》和《鍋爐煙氣超淨排放及壓減電量錯峰生產方案》,

進行冬季錯峰生產和壓減發電量。

治汙減排行動——

列入淘汰計畫的100戶企業中,完成88戶落後產能工藝或設備的拆除,剩餘12戶已實施停產、斷電、斷水,不再具備恢復生產能力,基本完成年度落後產能淘汰任務。“散亂汙”企業清理整治現已關閉取締14148家,基本完成了“散亂汙”企業整治工作。

主城區已有432家燒烤店完成“碳改電”改造。

控車減油行動——

將於2018年停止為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渣土運輸車輛辦理《成都市建築垃圾處置運輸證》。截至9月4日,已淘汰黃標車19806輛,存量4120輛。

清潔降塵行動——

1338個符合安裝條件的建設工程項目已全部安裝揚塵線上視頻監測設備。加大公路硬化力度,全市公路硬化改造項目已開工300公里,完工185公里。

綜合執法行動——

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175件,其中刑事犯罪19件,查處餐飲油煙問題9300餘起。

科技治霾行動——

推廣機動車尾氣處理裝置、新風系統、大型移動除霾機等高科技治霾產品在不同場所的試點應用,大力推進校院地合作科技治霾專案研發和“多尺度噴淋噴霧除霾技術”軍民融合項目研發,取得積極進展。赴鄭州考察“高壓超細水霧除霾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

今年秋冬不容樂觀!

或將現“階段性氣象擴散條件極差時段”

前8月成績雖好,但今年秋冬天氣形勢不容樂觀!

環保部3日發佈消息,經有關專家初步分析研判,今年秋冬季天氣形勢不容樂觀,重污染天氣過程相對提前。9月1日前後,北京等地空氣品質轉差,部分地區達到中至重度污染。

那麼成都呢?

成都市氣象局介紹,預計我市秋季(9-11月)氣溫平均氣溫18.0℃,較歷史同期偏高1℃,總降雨量190毫米,與歷史同期持平。

據中國氣象局初步預估全國冬季氣候情況,受北極海冰融化面積擴大、太平洋海溫變化等因素影響,西伯利亞冷高壓可能弱于常年,冷空氣南下頻次可能少於常年,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強度偏強,導致冬季的氣溫偏高,濕度大。成都市氣象局初步預測成都地區今年冬季氣溫略偏高,降雨略偏多。

▲9月6日,傍晚時分成都天空出現火燒雲

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政事君,今年秋季影響我市的天氣系統主要是高原波動和地面冷空氣,頻次相對頻繁,降雨量略偏多,預估今年秋季氣象擴散條件略好,較2016年秋季持平一略好。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我國冷空氣活動偏少偏弱偏北,影響成都的冷空氣活動也較少,氣溫高濕度大導致底層大氣逆溫現象會比較突出。預估今年冬季有階段性氣象擴散條件極差時段,總體上氣象擴散條件較2016年冬季略差的可能性較大。

天不幫忙人要更努力

大氣治理要有“准、狠、韌”的勁頭

“ 惟其艱難,更顯勇毅。”

在聽取了市環保局、市農委、市經信委、市氣象局等部門彙報後,羅強用這樣一句話表達防治大氣污染的決心。

羅強強調,目前首先要認清形勢、未雨綢繆。成都秋冬季節以靜穩天氣為主,空氣流動性小、擴散條件差,很容易形成霧霾天氣,氣象部門也預測今年秋冬季的天氣情況,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在嚴峻形勢下,要完成2017年省政府下達給成都“PM10、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97微克/立方米和58微克/立方米,較2016年分別下降7.6%、7.9%”的空氣品質控制目標,意味著9—12月PM10、PM2.5濃度需分別控制在115微克/立方米、66微克/立方米以下(含),難度較大。

下一步怎麼做?羅強說,扭住關鍵、持續發力很關鍵。

要持續開展壓減燃煤行動。大力推進“煤改氣”“煤改電”,燃煤鍋爐必須在年底前全面完成淘汰,燃煤鍋爐已淘汰542台,還剩442台,要倒排進度,逐一落實責任,確保年底全面淘汰。

要持續開展治汙減排行動。關鍵是整治工業園區外“散亂汙”企業,下一步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履職,特別要防止關停的“散亂汙”企業“死灰復燃”,甚至“報復性反彈”。

要持續開展控車減油行動。環保、公安、交通、質監、經信等部門要加強協作,協同控制尾氣污染。黃標車必須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淘汰。同時,要加強非道路移動源和柴油車監管,開展機動車尾氣排放監督抽測和遙感監測,特別要加大重型柴油貨車抽檢和治理力度。

要持續開展清潔降塵行動。揚塵治理要切實行動起來,採取有力措施,把工地管好。

要持續開展綜合執法行動。繼續採取明查暗訪、無人機航拍等方式,加強巡查督查,發現問題限期整改。各區(市)縣要組成專門人員,強化本地大氣環境的檢查督查。

要持續開展科技治霾行動。加強與中國氣動中心溝通對接,加快推進“多尺度噴淋噴霧除霾技術”、“太陽能光熱轉換增強對流除霾技術”等相關課題的研究。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現在我們目標、思路都很清晰,關鍵就是要抓好落實、見到實效。”羅強強調,要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細化分解責任,把責任壓實到每個企業、每個污染單元,努力形成層層負責的完整責任鏈條。各級各部門要發揚釘子回腳的精神,不斷增強執行力,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答好“必答題”,交出“滿意卷”。

同時,大氣污染治理一定要主動,不能總是等群眾投訴了才去解決。他說,大氣污染防治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不抓則已,抓就要有“准、狠、韌”的勁頭,抓出“藍天白雲”的效果。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用戶端 來源 蓉城政事 編輯 楊馥筱

其中刑事犯罪19件,查處餐飲油煙問題9300餘起。

科技治霾行動——

推廣機動車尾氣處理裝置、新風系統、大型移動除霾機等高科技治霾產品在不同場所的試點應用,大力推進校院地合作科技治霾專案研發和“多尺度噴淋噴霧除霾技術”軍民融合項目研發,取得積極進展。赴鄭州考察“高壓超細水霧除霾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

今年秋冬不容樂觀!

或將現“階段性氣象擴散條件極差時段”

前8月成績雖好,但今年秋冬天氣形勢不容樂觀!

環保部3日發佈消息,經有關專家初步分析研判,今年秋冬季天氣形勢不容樂觀,重污染天氣過程相對提前。9月1日前後,北京等地空氣品質轉差,部分地區達到中至重度污染。

那麼成都呢?

成都市氣象局介紹,預計我市秋季(9-11月)氣溫平均氣溫18.0℃,較歷史同期偏高1℃,總降雨量190毫米,與歷史同期持平。

據中國氣象局初步預估全國冬季氣候情況,受北極海冰融化面積擴大、太平洋海溫變化等因素影響,西伯利亞冷高壓可能弱于常年,冷空氣南下頻次可能少於常年,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強度偏強,導致冬季的氣溫偏高,濕度大。成都市氣象局初步預測成都地區今年冬季氣溫略偏高,降雨略偏多。

▲9月6日,傍晚時分成都天空出現火燒雲

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政事君,今年秋季影響我市的天氣系統主要是高原波動和地面冷空氣,頻次相對頻繁,降雨量略偏多,預估今年秋季氣象擴散條件略好,較2016年秋季持平一略好。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我國冷空氣活動偏少偏弱偏北,影響成都的冷空氣活動也較少,氣溫高濕度大導致底層大氣逆溫現象會比較突出。預估今年冬季有階段性氣象擴散條件極差時段,總體上氣象擴散條件較2016年冬季略差的可能性較大。

天不幫忙人要更努力

大氣治理要有“准、狠、韌”的勁頭

“ 惟其艱難,更顯勇毅。”

在聽取了市環保局、市農委、市經信委、市氣象局等部門彙報後,羅強用這樣一句話表達防治大氣污染的決心。

羅強強調,目前首先要認清形勢、未雨綢繆。成都秋冬季節以靜穩天氣為主,空氣流動性小、擴散條件差,很容易形成霧霾天氣,氣象部門也預測今年秋冬季的天氣情況,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在嚴峻形勢下,要完成2017年省政府下達給成都“PM10、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97微克/立方米和58微克/立方米,較2016年分別下降7.6%、7.9%”的空氣品質控制目標,意味著9—12月PM10、PM2.5濃度需分別控制在115微克/立方米、66微克/立方米以下(含),難度較大。

下一步怎麼做?羅強說,扭住關鍵、持續發力很關鍵。

要持續開展壓減燃煤行動。大力推進“煤改氣”“煤改電”,燃煤鍋爐必須在年底前全面完成淘汰,燃煤鍋爐已淘汰542台,還剩442台,要倒排進度,逐一落實責任,確保年底全面淘汰。

要持續開展治汙減排行動。關鍵是整治工業園區外“散亂汙”企業,下一步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履職,特別要防止關停的“散亂汙”企業“死灰復燃”,甚至“報復性反彈”。

要持續開展控車減油行動。環保、公安、交通、質監、經信等部門要加強協作,協同控制尾氣污染。黃標車必須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淘汰。同時,要加強非道路移動源和柴油車監管,開展機動車尾氣排放監督抽測和遙感監測,特別要加大重型柴油貨車抽檢和治理力度。

要持續開展清潔降塵行動。揚塵治理要切實行動起來,採取有力措施,把工地管好。

要持續開展綜合執法行動。繼續採取明查暗訪、無人機航拍等方式,加強巡查督查,發現問題限期整改。各區(市)縣要組成專門人員,強化本地大氣環境的檢查督查。

要持續開展科技治霾行動。加強與中國氣動中心溝通對接,加快推進“多尺度噴淋噴霧除霾技術”、“太陽能光熱轉換增強對流除霾技術”等相關課題的研究。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現在我們目標、思路都很清晰,關鍵就是要抓好落實、見到實效。”羅強強調,要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細化分解責任,把責任壓實到每個企業、每個污染單元,努力形成層層負責的完整責任鏈條。各級各部門要發揚釘子回腳的精神,不斷增強執行力,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答好“必答題”,交出“滿意卷”。

同時,大氣污染治理一定要主動,不能總是等群眾投訴了才去解決。他說,大氣污染防治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不抓則已,抓就要有“准、狠、韌”的勁頭,抓出“藍天白雲”的效果。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用戶端 來源 蓉城政事 編輯 楊馥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