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A股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市場釋放積極信號

(央視財經《交易時間》)以前A股市場中有個經驗,叫久盤必跌。說的就是指數一旦某一個區間中,盤亙的時間太長,投資者就會對做多失去信心,容易出現較大幅度的跌幅。值得注意的是,

滬指從去年四月至今近一年左右的時間中,就是在一個200點左右空間中來回震盪,振幅僅為7%左右。按說一年的時間夠長了,從以往的歷史經驗看,情緒化嚴重的A股是不是又到了選擇方向的時刻了呢?久盤必跌的股諺會兌現嗎?

從資料上來看,

這個觀點似乎有點站不住腳。首先是2月份新增投資者數增加了151.5萬人,環比大漲58.42%。期末投資者數量創下自2016年3月以來的歷史記錄,超過1.2億人。其次,2月份,新開信用證券帳戶的投資者數量達20244人,較上月增加4461人,環比增長近三成。2月證券交易結算資金淨流入也達到了1415億元。在盤亙了一年之久之後,投資者對A股的興趣非但沒有下降,似乎還有些上升趨勢。存在即為合理,那麼吸引投資者進入A股因素有那些呢?

首先從基本面來看,支持市場穩定的核心因素是宏觀經濟的轉暖,國家統計局剛剛公佈的1至2月,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1.5%,這是近六年來最快的增長。上市公司業績也正在恢復,企業分紅明顯增加。證監會的嚴格監管也給市場一個更加健康的未來預期。這些都是吸引投資者回歸A股的原因。那麼這是否意味著經濟就此轉暖,股市就要開啟新一輪大牛市呢?恐怕還能這麼樂觀。

首先從結構上看,本輪資料大漲中,製造業上游的煤、鋼等得益於供給側改革的行業占比巨大,而下游企業則因為成本上升等因素,利潤率增加也並不明顯。這種復蘇和利潤增長能不能有效的傳導到下游,還需要觀察。而對於A股來說投資者信心恢復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從目前來看無論是A股還是宏觀經濟都還是一個穩中求進的過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