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說比特幣其實並不安全,背後的真實原因?

摘要:受央行關於叫停ICO新政影響,火幣網平臺的比特幣人民幣報價跌幅擴大至7%,跌破25000元/枚關口,比特幣拋盤增加,2017年9月5日一度跌至23000元,續創8月12日以來新低。

在央行新政影響下,比特幣需求將出現降溫,與此同時,潛在籌碼也在鬆動。據悉,不少ICO專案清退,需要按照此前兌換比例,清退比特幣和乙太幣,因此造成了比特幣籌碼大幅增加。

而此前,不少機構和個人採取了鎖定籌碼的策略,靜待升值。隨著七部委發文,比特幣和乙太幣的供需生態受到了衝擊。

比特幣週二早間一度跌破23000元大關,而昨日最高還在3萬元關口。

昨日央行等七部委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立即停止。七部委定性ICO為非法融資60家。

那麼,究竟什麼是比特幣呢?

比特幣是一種建立在全球分散式網路上的、沒有央行和協力廠商機構參與發行的、總量固定的加密電子錢。

那麼,為什麼說比特幣並不一定安全,背後的真實原因?

Andersen Cheng,英國一家網路安全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他表示在量子電腦投入使用的那一天,比特幣就會終結。比特幣協定使用的是不對稱的加密貨幣,用相應的公開金鑰驗證私密金鑰簽署的交易,以確保比特幣只能被合法所有人使用。使用當前可用電腦強制私密金鑰與公開金鑰保持一致不可行,

但量子電腦卻可以解決不對稱加密貨幣的問題。

量子電腦首先是由物理學家Richard Feynman 在1982 年提出的,這一理論的提出開創了電腦領域的新紀元。最近,在NASA,CIA 和穀歌的共同努力下,量子電腦的實現取得了重大進展。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聯手哈佛大學推出全球首個量子電腦橋。

因此專家們發出警告量子電腦會毀壞現有的比特幣加密系統,破壞其最重要的技術基石。你覺得比特幣還會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