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恭王府的風水問題:三任房主,要麼不得善終,要麼子孫凋零

在北京什刹海,有一座富麗堂皇的大型王府,它現在的名字是恭王府,因為它最後一任主人是晚清的恭親王奕訢。其實,在此之前,這座王府還住過兩大家族,分別是乾隆時期的權臣和珅,

以及嘉慶時期的慶親王永璘。

按說,什刹海是寸土寸金的風水寶地。當年和珅選擇這塊地方建立府邸,也是經過風水先生勘驗的。可結果是,在這裡住過的三任房主,要麼不得善終,要麼子孫凋零,都沒有獲得圓滿的富貴。

先說和珅。

和珅是恭王府的建設者和第一任房主。

當時,仗著乾隆皇帝對他的寵愛,以及皇帝親家的高貴身份(和珅的兒子娶了乾隆的女兒),和珅把這座府邸弄得非常奢華,連一般的王府都比不了。因此也招致了很多王爺的豔羨和嫉妒。

比如乾隆的十七子永璘,就對這座王府覬覦已久。

大家都知道和珅貪,也都知道乾隆死後,他的富貴難保。因此,在和珅生前,永璘就曾說:哪天和珅倒了,要是我能夠得到那座宅院就心滿意足了。

果然,乾隆皇帝一死,永璘的哥哥嘉慶皇帝,就把和珅給辦了。和珅被賜自盡。

和珅死後,嘉慶皇帝果然把這座宅子賜給了小弟永璘。

於是,和府就變成了慶王府。

永璘一生平庸,乏善可陳。他死後,他的兒子綿湣承襲爵位。

按說,清朝的那些王爺們都是妻妾成群,生幾個兒子不成問題。可詭異的是,40歲才死的綿湣竟然沒有兒子。於是,永璘的子孫就無福繼承他的爵位了。

反而是乾隆帝第八子永璿的孫子奕彩,被過繼給了綿湣,鳩占鵲巢,繼承了綿湣的爵位。

不過,奕彩很快就犯了錯誤,於是便被削掉了爵位。

這座府邸的第三任房主,就是大名鼎鼎的恭親王奕訢了。

因為不能正常襲爵,永璘的子孫們最終失去了住在那裡的資格。咸豐皇帝把永璘的子孫們趕出去,把它賜給了弟弟奕訢。從此,這座府邸就變成了恭王府,也就是我們今天仍然能夠看到的樣子。

在晚清,奕訢是個功勳人物。洋務運動的興起,主要得力於他的推動;三十年的同光中興,

奕訢是掌舵者。可惜,奕訢一生都活在葉赫那拉氏的陰影之下,一輩子小心翼翼,規避那個老女人的猜忌。即便這樣,他還是中途被罷官,度過了鬱鬱寡歡的十年。直到甲午戰敗後,局勢糜爛不堪,他才被重新請了出來。

有一部電視劇,叫做《一生為奴》。這四個字,概括了奕訢的一生。

這還不算什麼。更悲涼的是,奕訢一共只有四個兒子,卻有三個死在了他的前面。他一直在不斷地重複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傷。

值得一提的是,永璘的孫子奕劻——這個當初被趕出了慶王府(即恭王府)的倒楣蛋,後來卻混得風生水起,不僅逐漸加爵,最終恢復了祖父的榮光——重新獲封慶親王。而且,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獲得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稱號。

奕劻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在搬離了那座奢華的府邸之後。也許,恭王府的風水確實有點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永璘的孫子奕劻——這個當初被趕出了慶王府(即恭王府)的倒楣蛋,後來卻混得風生水起,不僅逐漸加爵,最終恢復了祖父的榮光——重新獲封慶親王。而且,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獲得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稱號。

奕劻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在搬離了那座奢華的府邸之後。也許,恭王府的風水確實有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