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陽:宛南謝氏各業英賢人物簡介④

九星連珠

宛南謝氏各業英賢人物簡介④

南陽位處華夏之中,

地居伏牛之陽,漢水之北,因其山川薈萃,天人諧和,故自古到今,欽明睿智,賢德俊傑者各業人才輩出。宛南謝氏先祖自明代輾轉回遷古謝國故地,世居古謝城之域,因飽受謝氏文化之浸潤,族中孕育出眾多貴德輕財、執俠行義、和睦眾鄰、助貧扶困鄉賢人物。他們興義學,倡教化,祛邪扶正護一方平安,其德行義舉奮鬥之路,為我族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今擇其清末以來部分族中賢士的事略,
記述於後,以起光宗耀族和啟迪後昆奮進之作用。

謝毓林

十七世毓林,生於1916年,系謝登雲之子。出身于書香世家,幼年飽讀詩書,長及協父處理周邊族務,而立之年任東謝營保保長,後任金華鄉民團大隊長。1945年4月14日,率部參與了北玉皇廟圍殲日軍的戰鬥,殲敵三十一名,並俘獲了日軍一匹戰馬。在共產黨員遊擊武裝進駐宛南一帶活動期間,

毓林深明大義,多次暗中與遊擊隊區長劉自卿取得聯繫,達成共識,互相配合,故遊擊隊得以在我金華一帶建立了紅色政權,遊擊隊曾多次駐紮在申保寨內相安無事。1948年,毓林隨王淩雲部南下,據說1950年在香港,開辦有“金象牌”麵粉實業,後卒於異鄉。

宇宙

謝永常

十六世謝永常(1915~1990年),世居東謝營村2組。永常生性剛直,氣量寬廣,勇於公事,不計私利小節。解放戰爭期間,共產黨遊擊隊地方武裝組織來我地發動群眾,建立革命政權,進行遊擊戰爭,永常在遊擊隊的宣傳下,加入革命隊伍,跟隨區長劉自卿,政委關庭秀,在南陽、唐縣開展地下武裝鬥爭。某日夜晚,政委關庭秀等同志夜宿東謝營寨。因被敵人探知消息,偽公署司令長官王淩雲一部和魏香亭地方團隊夜襲我寨。

在緊急關頭,謝永常帶路並掩護遊擊隊從暗道突圍脫險。因作戰勇敢,數次立功。先後被獨立營提升為遊擊隊長,劉宋營鄉鄉長等職,解放後任東謝營大隊大隊長、黨支部書記等職。歿於1990年,享年七十有五。

光芒萬丈

謝永春

十六世永春公(1923~2007年),享年84歲,世居金華鎮西謝營村,永春公少年飽讀詩書,尤喜愛醫學,青年時落戶于湖北棗陽,以其高超醫術先後任鄉衛生院主治醫師、院長,行醫數十載,退休後時而回家鄉常居。

1987年,聞知宛南謝氏開展謝氏歷史文化研究之時,永春公積極參與,他遍查文獻資料,撰寫文章書信,曾於1991年從棗陽騎自行車數百里到南陽市參加中國謝氏源流首屆學術研討會,九十年代期間,他廣聯湖北省各地宗親率先成立了湖北省謝氏聯誼會,親任首屆名譽會長之職,為推動國內當代早期謝氏文化研究,謝氏宗親聯誼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木有本,水有源,人必有祖;國有史、縣有志,家必有譜。國有史以明法度,縣有志以載變遷,家有譜以不忘根本。家譜者,所以知根本、識源流、明世系、記生平、載變遷,從而達到正本清源,尊祖敬宗之目的,同時從宏觀看,家譜也有著“存史、資政、育人”之功能。

霞光

九十年代期間,他廣聯湖北省各地宗親率先成立了湖北省謝氏聯誼會,親任首屆名譽會長之職,為推動國內當代早期謝氏文化研究,謝氏宗親聯誼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木有本,水有源,人必有祖;國有史、縣有志,家必有譜。國有史以明法度,縣有志以載變遷,家有譜以不忘根本。家譜者,所以知根本、識源流、明世系、記生平、載變遷,從而達到正本清源,尊祖敬宗之目的,同時從宏觀看,家譜也有著“存史、資政、育人”之功能。

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