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陽:宛南謝氏各業英賢人物簡介⑤

南陽:宛南謝氏各業英賢人物簡介⑤

花開富貴

南陽位處華夏之中,

地居伏牛之陽,漢水之北,因其山川薈萃,天人諧和,故自古到今,欽明睿智,賢德俊傑者各業人才輩出。宛南謝氏先祖自明代輾轉回遷古謝國故地,世居古謝城之域,因飽受謝氏文化之浸潤,族中孕育出眾多貴德輕財、執俠行義、和睦眾鄰、助貧扶困鄉賢人物。他們興義學,倡教化,祛邪扶正護一方平安,其德行義舉奮鬥之路,為我族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今擇其清末以來部分族中賢士的事略,記述於後,以起光宗耀族和啟迪後昆奮進之作用。

謝萬成

十五世萬成公(1923~2000年),金華鎮西謝營村人,萬成公生性耿直,為人正派,在近代宛南謝氏中德高望重。

二十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期間,萬成公先後任西謝營村初級社社長、高級社社長,中共西謝營村黨支部書記,村大隊長等職,任職期間,通過多種管道將一批優秀謝氏青年送入工廠、機關,

學校參加工作,當謝菴謝氏祖廟、祖墳遭洪水沖襲,及及可危之時,組織族眾對其進行了祖產分割,對先祖重新安葬。

1964年“文革”前夕,積極宣導組織續修編宛南謝氏族譜,奔波數月,1987年,東、西謝營族人積極開展謝氏文化史學考證過程中,老人不顧年邁,積極參與其中。

觀其萬成公一生,其熱心族務,無私奉獻的精神,深為廣大族人所稱頌,更激勵著後生來者們爭相學習。

百年傳承

謝麟台

十七世謝麟台(1929~1990年),東謝營村五組人。麟台少年飽讀詩書,青中年時期參加基層工作,歷任西來人民公社秘書,金華區糧食管理所會計,東謝營生產大隊會計等職。1987年,東謝營村及周邊廣大謝姓,組織成立謝氏祖源地歷史文化研究會及謝氏宗親聯誼會,

麟台被推為首任會長。

麟台公參加工作數十年間,以管理財務和做文秘工作為主,工作兢兢業業,待人謙和斯文。1987年開展謝氏文化研究工作後,他遍查文獻資料,尋覓出土文物,書寫往來信函,走訪于縣鄉史志單位,為我村最初形成的謝氏發源地考證資料,做出了重大貢獻,深受鄉鄰愛戴和敬佩。

紫荊花

謝玉生

十九世謝玉生(1922~1996年),祖居金華鎮東謝營村。

玉生幼年喪母,家貧。曾入學讀過一年半私塾,年輕時積極追求進步,曾與一群青年學生相約參加抗日赴延安,因外出做生意錯過了出發前來送信的聯絡人,新中國成立後,積極投身國家建設,參加土改,剿匪反霸,先後擔任鄉長,管理區書記、羅營公社武裝幹事。之後為照顧家庭,主動辭職回家務農,並擔任東謝營生產大隊大隊長之職。1970年之後又任生產隊長多年。

玉生宗長期在基層工作,工作勤奮,待人謙和,處事有節,深受鄉鄰愛戴,1964年宛南謝族發起修族譜活動,他積極參與其中,因當時趨勢而出現曲折。

木有本,水有源,人必有祖;國有史、縣有志,家必有譜。國有史以明法度,縣有志以載變遷,家有譜以不忘根本。家譜者,所以知根本、識源流、明世系、記生平、載變遷,從而達到正本清源,尊祖敬宗之目的,同時從宏觀看,家譜也有著“存史、資政、育人”之功能。

主動辭職回家務農,並擔任東謝營生產大隊大隊長之職。1970年之後又任生產隊長多年。

玉生宗長期在基層工作,工作勤奮,待人謙和,處事有節,深受鄉鄰愛戴,1964年宛南謝族發起修族譜活動,他積極參與其中,因當時趨勢而出現曲折。

木有本,水有源,人必有祖;國有史、縣有志,家必有譜。國有史以明法度,縣有志以載變遷,家有譜以不忘根本。家譜者,所以知根本、識源流、明世系、記生平、載變遷,從而達到正本清源,尊祖敬宗之目的,同時從宏觀看,家譜也有著“存史、資政、育人”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