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別再問小編,西安都有什麼特色小吃啦!沒吃過這六種不算地道老陝

西安美食太多啦,以後別再問小編,西安都有什麼特色小吃啊,請看↓↓↓

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

陝西十大怪之一,之所以這麼有名,據說是因為康熙爺當年特別喜歡吃它

其面寬而厚,特別像褲腰帶,由此得名。

據說這種流傳千年、久負盛名的面,因為筆劃之多難寫難記,陝西人就把它編成兒歌世代相傳——“一點沖上天,黃河兩頭彎。

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進走。你一扭,我一扭,中間夾個狗;你一長,我一長,中間夾個馬大(代)王。心字做底,月字做旁;找個釘子掛衣裳,坐個車車回咸陽。”

油潑面

電視劇《白鹿原》可是讓油潑面好好地圈了一回粉。估計看的時候有一大波人想打飛的到西安來吃一碗油潑面。

麵條做好後放在碗裡,一層一層鋪上各種調料,油燒熱後澆上去,隨著“嗞啦”一聲,頓時香味就蔓延開來~

一攪勻,一拌,一碗香噴噴的油潑面就可以吃了,看著都流口水。

張嘉譯這吃相也是看的人流口水,太有陝西風味了,再來一瓣蒜。

金線油塔

外地的朋友,你真的完全不能想像,這玩意兒有多神奇、多好吃!

記得以前在文藝路上學的時候 學校對面有個阿姨賣的特別好吃... 我們晚上上自習課都偷偷溜出去吃... 班裡邊的同學圍著阿姨的小車子吃的不亦樂乎... 有次遇到兩個外地阿姨 問這是什麼 我們嘴裡邊一邊吃一邊喊 金線油塔(必須陝西話念)... 好吃太...
攪團

很多外地的朋友來西安吃攪團都覺得很普通甚至不好吃,來,小編給你普及下吃的訣竅。

吃這種“水圍城”攪團時,要用筷子一撥一大團,然後放到嘴裡不能動牙齒,只能用舌頭,大口大口地直接往嗓子眼裡咽,感受那一團酸辣可口的軟軟的攪團通過舌尖,瞬間滑入食管的美妙感覺……這才是正宗的吃法!

有一句成語叫囫圇吞棗,用在這裡改兩個字:囫圇吞攪團!的確是恰如其分呢。如果你吃攪團時把牙齒也用上了,就會感覺滿嘴都是包穀麵糊糊,完全沒有那種美妙的感覺了!

麥飯

麥飯是俺們陝西特色的一種小吃,是用各種菜蔬和以幹麵粉,蒸而食之。大抵以野菜為最好。最有名的是用洋槐花和苜蓿做的。在沒有槐花和野菜的季節,最常用芹菜葉做。麥飯,亦菜亦飯,蔬菜、花朵皆可入食。五月槐花盛開,可做槐花麥飯;榆錢豐盛的時候,做一盤榆錢麥飯也是非常的香甜滴。到了夏季,茄子,土豆,香芹……好多蔬菜都可以用來做這個簡單而又噴噴香的鄉土小吃。

陝北人做槐花“麥飯”的方法和關中人略有不同,一般是把花序上的花朵摘下來、洗乾淨,用開水燙燙, 將水分捏去,再拿專門的“擦子”把土豆擦成扁絲,把土豆絲和槐花放到盆子裡,倒入適量麵粉攪勻,上籠蒸20分鐘左右,蒸好後,用調好的汁子(一般是蒜泥、辣子面、味精、蔥花、醬油和醋放在碗裡潑些油)拌著吃,味道好極了叫槐花洋芋"擦擦"。

涮牛肚

涮牛肚在西安大街小巷都有售賣,小到地攤,大到連鎖店,都有這種小吃。

涮牛肚涮燙的做法歷史悠久,把新鮮的牛肚肉切成片,用竹簽穿起來,在高湯裡煮熟,然後蘸上由的芝麻醬、辣椒醬、各種調料做成的汁子,濃香筋道,美味又可口。

對於西安,你還有什麼想推薦的美食,都可以第一時間聯繫小編哦~

大口大口地直接往嗓子眼裡咽,感受那一團酸辣可口的軟軟的攪團通過舌尖,瞬間滑入食管的美妙感覺……這才是正宗的吃法!

有一句成語叫囫圇吞棗,用在這裡改兩個字:囫圇吞攪團!的確是恰如其分呢。如果你吃攪團時把牙齒也用上了,就會感覺滿嘴都是包穀麵糊糊,完全沒有那種美妙的感覺了!

麥飯

麥飯是俺們陝西特色的一種小吃,是用各種菜蔬和以幹麵粉,蒸而食之。大抵以野菜為最好。最有名的是用洋槐花和苜蓿做的。在沒有槐花和野菜的季節,最常用芹菜葉做。麥飯,亦菜亦飯,蔬菜、花朵皆可入食。五月槐花盛開,可做槐花麥飯;榆錢豐盛的時候,做一盤榆錢麥飯也是非常的香甜滴。到了夏季,茄子,土豆,香芹……好多蔬菜都可以用來做這個簡單而又噴噴香的鄉土小吃。

陝北人做槐花“麥飯”的方法和關中人略有不同,一般是把花序上的花朵摘下來、洗乾淨,用開水燙燙, 將水分捏去,再拿專門的“擦子”把土豆擦成扁絲,把土豆絲和槐花放到盆子裡,倒入適量麵粉攪勻,上籠蒸20分鐘左右,蒸好後,用調好的汁子(一般是蒜泥、辣子面、味精、蔥花、醬油和醋放在碗裡潑些油)拌著吃,味道好極了叫槐花洋芋"擦擦"。

涮牛肚

涮牛肚在西安大街小巷都有售賣,小到地攤,大到連鎖店,都有這種小吃。

涮牛肚涮燙的做法歷史悠久,把新鮮的牛肚肉切成片,用竹簽穿起來,在高湯裡煮熟,然後蘸上由的芝麻醬、辣椒醬、各種調料做成的汁子,濃香筋道,美味又可口。

對於西安,你還有什麼想推薦的美食,都可以第一時間聯繫小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