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讓青春在教壇上綻放光彩!——陳雪磊先進事蹟

2009年9月,一個秋高氣爽的早上,我走進了夢寐以求的三尺講臺,

上了人生第一節課,認識了我第一批的可愛的學生們,從此後,物換星移,歲月的滑翔就像鳥兒在空中舒展翅膀,沒有什麼痕跡,許多日子已經如潮水漫過雙足,又退卻了無痕跡。

當我尋找跋涉的軌跡時,才發現至今已有6個年頭,而我的工作生活似乎也沒有什麼晶瑩剔透的輝煌值得抒寫,但是我的生命卻與教學結下不解之緣,仰頭教學,低頭教學,我的生命在教壇上飛揚,

終放光彩。而這些光彩足以攢成一串熠熠生輝的珠鏈,每一粒明珠都寫著一個字,這些字,成為我生命的底色。

一粒明珠之——愛

還記得踏上講臺的第一節課,面對一雙雙渴求而清澈的眼睛,我對孩子們說:“我熱愛我的工作,更喜愛天真的你們,

從此請全心相信依賴我,我會用整顆心與大家一起學習、成長。”

是的,從那天起,我就下定決心,我將在這條充滿期盼與希望的路上留下我堅實的足跡,我將用我辛勤的汗水澆灌每一棵幼苗!在這片貧瘠的土地,偏僻的一隅,我甘願投身農村基礎教育,紮根厚實淳樸的土壤,在這裡,用我的青春與熱忱,用我的愛,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讓我的“教育金房子”閃光,從而獲得我的成就與幸福。

從事教育工作的6年中,我一直擔任畢業班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始終與孩子們一起食宿,學習,玩樂,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學生身上,雖然離家不遠,但我始終以校為家,和學生一起,盡己所能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當中的困難。我輔導學生的時間超過了陪伴親人的時間。

無論在課堂上,還是課外,我總是微笑著去面對每一個孩子,真誠的與他們去交往,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條著名的教育原則:“讓每個兒童都能抬起頭來做人。”我深知農村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孩子多為留守兒童,他們需要家人的陪伴,需要家庭帶來的溫暖,我願意像孩子的家長一樣,陪在學生身邊,把班級當成自己的另一個家,只為孩子們能夠健康茁壯成長。

記得班裡有個學生叫劉夢肖。因父母外出打工,平時的生活只有年邁的奶奶照看。

可能是缺乏父母的管教和關愛,他不喜歡和同學交往,更不喜歡和老師說話,上課回答問題也不積極,成績也始終不盡如人意。

我就經常以朋友甚至大哥哥的身份找他談心,留心他遇到的困難,及時幫助他,他不願意說話,我就用隨筆日記的批語同他交流,慢慢的他終於走出自閉,不但能同人交流,還敢在課堂上勇敢地舉起手發言,成績也在穩步提升,最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劉天坤是2014學年班上的一名學生。該學生成績、品德都不理想,多次與同學、老師發生矛盾,老師、家長對其也失去了信心。我接班後並沒有放棄他:一次上課打瞌睡,提醒;兩次上課打瞌睡,提醒;三次上課打瞌睡,再提醒……一次頂嘴,耐心教育;兩次頂嘴,耐心教育;三次頂嘴,還是耐心教育……終於,他受到感動,改掉了上課打瞌睡、隨意頂撞老師的缺點,成績也有所提升。

陳文革,一個家庭特殊的學生——父母離異。思想極為極端,經常和社會上的閒散人員在一起,身上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性,打架、曠課的情況經常發生,與學生矛盾不斷,老師也經常束手無策,在瞭解到他的家庭情況之後,我轉化了對他的教育方式,多與他一起解決學習生活當中的困難,帶領他走進班集體中,告訴其他學生接受、包容他,培養他的集體榮譽感。功夫不負有心人,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他改掉了許多不良習慣,變得關心班級,能夠主動幫助學生,在學習上也展現出了更多的積極因素。

2014年12月的一個深夜,熟睡的我被學生的敲門聲驚醒——曹金金突然高燒。我趕緊起床聯繫她的家人,電話那頭,她的母親訴說著家裡的情況——自己一個人帶著一歲不到的孫子,夜裡沒辦法趕來。

聽到這樣的情況,我什麼也沒有說,帶著寢室長和曹金金趕緊到村醫療室,當醫生為她掛上點滴之後,我把一起來的學生送回寢室,自己陪著她打完點滴,當拔下針頭的那一刻,天已微亮,熟睡中的曹金金燒已退卻……這樣的生活貫穿著我班主任工作的始終,雖然很累,但換來了家長的安心和學生的健康,我還是很快樂的……

對學生的關愛也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和回報:我所帶班級的各項考核始終在年級、學校名列前茅;在每學期學校組織的學生對老師師德的民主測評中得分都處於全校前列。

直到現在,畢業的孩子們每到週末還會回母校看我,用網路工具同我交心,每到那個時候,我都深感愛的力量,愛的奇妙。愛讓我們收穫心靈最璀璨的果實。

一粒明珠之——源

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深知,在當今科研興教、呼喚反思型教師、研究型教師的新形勢下,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必須是不竭之泉,時時奔湧出清新的、閃爍著斑斕色彩的溪流。

為有源頭活水來,在教學的同時我不斷充實著自己,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以更好地服務於教育事業。我總是向身邊優秀教師求教,發現自身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並及時加以彌補。

馮學忠老師教會我如何設教學內容,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楊登船校長教會我如何對待學困生的學習,如何樹立他們對於學習的信心;顧立榮教師讓我在他身上學到了如何解決和學生家長溝通的問題……教學中,他們是我的導師,茶餘飯後,又是我的益友。同時,我也會積極幫助新來的老師,與他們一起交流,成長,帶領大家一起教研,組織活動,研究課題,我們是一個和睦快樂的教學大家庭。

在完成教學業務的閒暇之際我更多的時間翻閱教學相關的書籍,潛心鑽研教材,反復研討新課標,大量訂閱教學刊物,堅持業務自學,認真做好筆記。《小學教學》、《河南教育》是我桌邊必不可少之書,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老師》則是我教學生活中的精神食糧。我不放過每一次的學習機會,學校教研,我首當其衝,縣級教研,我珍惜學習,廣泛汲取營養,及時進行反思,轉變教育觀念,捕捉新的教學資訊,勇於探索教育規律。這樣的學習我很快樂,因為我在進步!

一粒明珠之——新

教育教學中,沒有創新就沒有活力,就會枯燥無味,我在不斷向名家學習之後,結合本校學生實際,總是在教學設計和班主任工作中,力求創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語文教學中,積極開展各種讀書、演講和社會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不但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還著力與對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矯正。

在2012年學校感恩勵志報告會結束的一個周,我組織學生開展了“感恩踐行活動”。學生每天回到家裡幫助家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感受家人為自己成長的付出,讓學生的感動不僅僅是心靈的震撼,還落實到實際的生活當中來。

楊靖宇同學因為家庭的原因,在和父母溝通方面成為學校典型的問題少年,在“感恩踐行”活動中,我更多地關注她,在每次活動之後都會和她聊聊自己的內心感受,反思自己平日裡的言行。

一段時間過後,她理解了家人的付出,變得更加溫順了,家人也誇她張大了,懂事了……每一個孩子都帶著感恩的心情回報父母,回報親人,在實踐的過程中重溫了親情,獲得了心靈的成長。

作為小學高年級的班主任,我深知,要想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就一定要融入到學生群體當中。因此在平時的學習生活當中,我都下意識地靠近他們,讓他們知道這個群體當中有我,無論學習還是生活,他們都有我的陪伴。

我努力消除學生之間對於後進生的歧視心理,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讓他們知道,他們是一個集體,應該接受每一位同學,並努力幫助他,因此每學年的“培優輔差”我都和學生一起完成,讓每一個後進生重拾學習的信心,讓每一個學生飽含激情地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很多人說我“不一樣”,對“差”生比優生還要重視。其實我想告訴孩子們,我重視每一個人,不放棄不拋棄。而在這其中,我善於抓住每一個教育時機,創新教育,效果良好。

楊森是我們班的學困生。有一次在作文課上,我讓同學們自我介紹,他說:“在媽媽眼裡,我是一個處處惹禍的孩子;在同學們的眼裡,我是一個愛說愛動的人;在老師眼裡,我是一個成績較差、坐不下來的學生。而我自己認為我是一個不斷努力而又不斷犯錯的人。”的確,他確實是個經常犯錯,且知錯就改,改了再犯的孩子。

於是我特意提起他的這段話,我說:“這是一個非常精彩的句子,從修辭手法看,它運用了排比、對比的手法。從句子內容看,這是楊森發自內心的自我評價,準確而生動,它反映了一個孩子勇於面對自己、追求上進的內心,這是不甘落後、超越自我的信號。”聽了我的點評,楊森似乎有所悟。從此他漸漸變了,上課說話的次數減少了,積極發言的小手舉高了。就是這樣,在教學中努力改變著每一個學生。

一粒明珠之——範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我總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學生,注意自己點點滴滴言行的影響。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嚴於律己、率先垂範。

六年來,我明顯地感覺到:我的言談舉止,既處於學生最嚴格的監督之下,又處於時刻被學生效仿之中。所以,當我要求學生努力學習時,我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態度和刻苦鑽研的精神;當教育學生熱愛勞動時,我沒有指手劃腳、拈輕怕重,而是挑最髒、最累的活和學生一起參與勞動的全過程;當我叮囑學生遵守紀律時,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紀班規……終於,有人主動彎腰揀廢紙了;有人早晚主動開關電燈了;有人主動下課為學困生講題了……當我表揚學生時,同學們的回答都是一樣的:“我是跟你學的”。這句話震撼著我的心靈,我感覺到無比的欣慰與自豪。因為從學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時也驗證了“言傳身教、身行一例、勝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一粒明珠之——果

付出終究會有收穫,在教學工作中,我不斷收穫著屬於自己的幸福果實。2012至2015年連續四年畢業調研考試中,所擔任班級語文學科教學成績在全縣六年級畢業調研測試中均進入前十名,2012年和2014年分別獲得教體局頒發的“教學品質先進個人”和“教學標兵”榮譽證書。

2012年獲得信陽市教育系統語文優質課大賽“二等獎”;2013——2015年連續三年獲得息縣語文優質課大賽“一等獎”;2014年在息縣教學教研活動中執教語文教學觀摩課《花邊餃子裡的愛》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愛與溫暖,感受家人為自己的付出,學生在課堂上講出了自己內心的感動,獲得了心靈的成長。

該觀摩課獲得與會人員一致好評,並獲得息縣教育系統優秀示範課榮譽證書;2013年撰寫教學論文《淺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獲得息縣教育系統優秀教學論文“一等獎”;2014年在信陽市骨幹教師論文評比中,撰寫的論文《在教學中探尋語文閱讀教學之法》獲得“二等獎”,2014年申請縣級課題《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獲得立項,並於2015年7月圓滿結項。

在6年的班級工作管理當中,我不僅獲得了當地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塑造了教師的良好形象,同時在2011——2012學年度被評為“文明班主任”,2014年,因班級管理工作成績突出,被評為息縣“中小學優秀班主任”。

點滴的進步為我在教育前進道路上注入了無盡的動力,在2015年的工作當中,我先後被評為息縣“師德先進個人”和“信陽市優秀教師”。

我一直有這樣一個心願:如果每個學生都是一朵花,那我願是那花匠,給他們澆水施肥,修剪枝葉,讓他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下茁壯成長。而我與他們一起分享學習中的快樂事情,一起經歷成長的風風雨雨,在看到他們展翅飛向更廣闊的藍天時,我驕傲地告訴自己:我很幸福!

教育路漫漫,在前進的路途中,我將把這些璀璨的明珠化作工作的動力,時刻鞭策自己努力前行,在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當中繼續發揮出自己最大的能量,讓自己的生命在三尺講臺上發光,讓屬於我的幸福之花在教壇上繽紛綻放。

【審核:付建威 編輯:唐麗 排版:田賀霞】

備註:校園通訊社宗旨:挖掘校園文化,培養原創激情,推廣教育品牌,擴大經驗交流。投稿郵箱1661010515@qq.com

最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劉天坤是2014學年班上的一名學生。該學生成績、品德都不理想,多次與同學、老師發生矛盾,老師、家長對其也失去了信心。我接班後並沒有放棄他:一次上課打瞌睡,提醒;兩次上課打瞌睡,提醒;三次上課打瞌睡,再提醒……一次頂嘴,耐心教育;兩次頂嘴,耐心教育;三次頂嘴,還是耐心教育……終於,他受到感動,改掉了上課打瞌睡、隨意頂撞老師的缺點,成績也有所提升。

陳文革,一個家庭特殊的學生——父母離異。思想極為極端,經常和社會上的閒散人員在一起,身上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性,打架、曠課的情況經常發生,與學生矛盾不斷,老師也經常束手無策,在瞭解到他的家庭情況之後,我轉化了對他的教育方式,多與他一起解決學習生活當中的困難,帶領他走進班集體中,告訴其他學生接受、包容他,培養他的集體榮譽感。功夫不負有心人,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他改掉了許多不良習慣,變得關心班級,能夠主動幫助學生,在學習上也展現出了更多的積極因素。

2014年12月的一個深夜,熟睡的我被學生的敲門聲驚醒——曹金金突然高燒。我趕緊起床聯繫她的家人,電話那頭,她的母親訴說著家裡的情況——自己一個人帶著一歲不到的孫子,夜裡沒辦法趕來。

聽到這樣的情況,我什麼也沒有說,帶著寢室長和曹金金趕緊到村醫療室,當醫生為她掛上點滴之後,我把一起來的學生送回寢室,自己陪著她打完點滴,當拔下針頭的那一刻,天已微亮,熟睡中的曹金金燒已退卻……這樣的生活貫穿著我班主任工作的始終,雖然很累,但換來了家長的安心和學生的健康,我還是很快樂的……

對學生的關愛也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和回報:我所帶班級的各項考核始終在年級、學校名列前茅;在每學期學校組織的學生對老師師德的民主測評中得分都處於全校前列。

直到現在,畢業的孩子們每到週末還會回母校看我,用網路工具同我交心,每到那個時候,我都深感愛的力量,愛的奇妙。愛讓我們收穫心靈最璀璨的果實。

一粒明珠之——源

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深知,在當今科研興教、呼喚反思型教師、研究型教師的新形勢下,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必須是不竭之泉,時時奔湧出清新的、閃爍著斑斕色彩的溪流。

為有源頭活水來,在教學的同時我不斷充實著自己,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以更好地服務於教育事業。我總是向身邊優秀教師求教,發現自身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並及時加以彌補。

馮學忠老師教會我如何設教學內容,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楊登船校長教會我如何對待學困生的學習,如何樹立他們對於學習的信心;顧立榮教師讓我在他身上學到了如何解決和學生家長溝通的問題……教學中,他們是我的導師,茶餘飯後,又是我的益友。同時,我也會積極幫助新來的老師,與他們一起交流,成長,帶領大家一起教研,組織活動,研究課題,我們是一個和睦快樂的教學大家庭。

在完成教學業務的閒暇之際我更多的時間翻閱教學相關的書籍,潛心鑽研教材,反復研討新課標,大量訂閱教學刊物,堅持業務自學,認真做好筆記。《小學教學》、《河南教育》是我桌邊必不可少之書,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老師》則是我教學生活中的精神食糧。我不放過每一次的學習機會,學校教研,我首當其衝,縣級教研,我珍惜學習,廣泛汲取營養,及時進行反思,轉變教育觀念,捕捉新的教學資訊,勇於探索教育規律。這樣的學習我很快樂,因為我在進步!

一粒明珠之——新

教育教學中,沒有創新就沒有活力,就會枯燥無味,我在不斷向名家學習之後,結合本校學生實際,總是在教學設計和班主任工作中,力求創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語文教學中,積極開展各種讀書、演講和社會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不但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還著力與對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矯正。

在2012年學校感恩勵志報告會結束的一個周,我組織學生開展了“感恩踐行活動”。學生每天回到家裡幫助家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感受家人為自己成長的付出,讓學生的感動不僅僅是心靈的震撼,還落實到實際的生活當中來。

楊靖宇同學因為家庭的原因,在和父母溝通方面成為學校典型的問題少年,在“感恩踐行”活動中,我更多地關注她,在每次活動之後都會和她聊聊自己的內心感受,反思自己平日裡的言行。

一段時間過後,她理解了家人的付出,變得更加溫順了,家人也誇她張大了,懂事了……每一個孩子都帶著感恩的心情回報父母,回報親人,在實踐的過程中重溫了親情,獲得了心靈的成長。

作為小學高年級的班主任,我深知,要想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就一定要融入到學生群體當中。因此在平時的學習生活當中,我都下意識地靠近他們,讓他們知道這個群體當中有我,無論學習還是生活,他們都有我的陪伴。

我努力消除學生之間對於後進生的歧視心理,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讓他們知道,他們是一個集體,應該接受每一位同學,並努力幫助他,因此每學年的“培優輔差”我都和學生一起完成,讓每一個後進生重拾學習的信心,讓每一個學生飽含激情地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很多人說我“不一樣”,對“差”生比優生還要重視。其實我想告訴孩子們,我重視每一個人,不放棄不拋棄。而在這其中,我善於抓住每一個教育時機,創新教育,效果良好。

楊森是我們班的學困生。有一次在作文課上,我讓同學們自我介紹,他說:“在媽媽眼裡,我是一個處處惹禍的孩子;在同學們的眼裡,我是一個愛說愛動的人;在老師眼裡,我是一個成績較差、坐不下來的學生。而我自己認為我是一個不斷努力而又不斷犯錯的人。”的確,他確實是個經常犯錯,且知錯就改,改了再犯的孩子。

於是我特意提起他的這段話,我說:“這是一個非常精彩的句子,從修辭手法看,它運用了排比、對比的手法。從句子內容看,這是楊森發自內心的自我評價,準確而生動,它反映了一個孩子勇於面對自己、追求上進的內心,這是不甘落後、超越自我的信號。”聽了我的點評,楊森似乎有所悟。從此他漸漸變了,上課說話的次數減少了,積極發言的小手舉高了。就是這樣,在教學中努力改變著每一個學生。

一粒明珠之——範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我總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學生,注意自己點點滴滴言行的影響。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嚴於律己、率先垂範。

六年來,我明顯地感覺到:我的言談舉止,既處於學生最嚴格的監督之下,又處於時刻被學生效仿之中。所以,當我要求學生努力學習時,我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態度和刻苦鑽研的精神;當教育學生熱愛勞動時,我沒有指手劃腳、拈輕怕重,而是挑最髒、最累的活和學生一起參與勞動的全過程;當我叮囑學生遵守紀律時,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紀班規……終於,有人主動彎腰揀廢紙了;有人早晚主動開關電燈了;有人主動下課為學困生講題了……當我表揚學生時,同學們的回答都是一樣的:“我是跟你學的”。這句話震撼著我的心靈,我感覺到無比的欣慰與自豪。因為從學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時也驗證了“言傳身教、身行一例、勝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一粒明珠之——果

付出終究會有收穫,在教學工作中,我不斷收穫著屬於自己的幸福果實。2012至2015年連續四年畢業調研考試中,所擔任班級語文學科教學成績在全縣六年級畢業調研測試中均進入前十名,2012年和2014年分別獲得教體局頒發的“教學品質先進個人”和“教學標兵”榮譽證書。

2012年獲得信陽市教育系統語文優質課大賽“二等獎”;2013——2015年連續三年獲得息縣語文優質課大賽“一等獎”;2014年在息縣教學教研活動中執教語文教學觀摩課《花邊餃子裡的愛》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愛與溫暖,感受家人為自己的付出,學生在課堂上講出了自己內心的感動,獲得了心靈的成長。

該觀摩課獲得與會人員一致好評,並獲得息縣教育系統優秀示範課榮譽證書;2013年撰寫教學論文《淺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獲得息縣教育系統優秀教學論文“一等獎”;2014年在信陽市骨幹教師論文評比中,撰寫的論文《在教學中探尋語文閱讀教學之法》獲得“二等獎”,2014年申請縣級課題《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獲得立項,並於2015年7月圓滿結項。

在6年的班級工作管理當中,我不僅獲得了當地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塑造了教師的良好形象,同時在2011——2012學年度被評為“文明班主任”,2014年,因班級管理工作成績突出,被評為息縣“中小學優秀班主任”。

點滴的進步為我在教育前進道路上注入了無盡的動力,在2015年的工作當中,我先後被評為息縣“師德先進個人”和“信陽市優秀教師”。

我一直有這樣一個心願:如果每個學生都是一朵花,那我願是那花匠,給他們澆水施肥,修剪枝葉,讓他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下茁壯成長。而我與他們一起分享學習中的快樂事情,一起經歷成長的風風雨雨,在看到他們展翅飛向更廣闊的藍天時,我驕傲地告訴自己:我很幸福!

教育路漫漫,在前進的路途中,我將把這些璀璨的明珠化作工作的動力,時刻鞭策自己努力前行,在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當中繼續發揮出自己最大的能量,讓自己的生命在三尺講臺上發光,讓屬於我的幸福之花在教壇上繽紛綻放。

【審核:付建威 編輯:唐麗 排版:田賀霞】

備註:校園通訊社宗旨:挖掘校園文化,培養原創激情,推廣教育品牌,擴大經驗交流。投稿郵箱1661010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