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魏晉玄學創始人之一——王弼

在思想史上,兩漢學術主流為“經學”,魏晉學術主流則為“玄學”。魏晉玄學的產生是有深刻歷史根源的。

魏晉時代,中國封建社會進入了以門閥士族當政的地主階級專政時期,門閥士族是極少數擁有各種政治、經濟特權的地主階級的一個階層。

他們對農民實行農奴式壓迫和剝削,在地主階級內部也排斥那些寒門庶族,這些矛盾都日益尖銳,魏晉玄學正是適應這種形勢出現的,為維護門閥士族統治作論證的哲學理論。

兩漢神學目的論經過王充等唯物主義哲學家的批判,在理論上發生了動搖;又經過黃巾農民起義的衝擊,已不大能起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作用了。

門閥士族統治階級為了防止農民革命,緩和各種矛盾,於是就提倡所謂“無為而治”的理論,用道家思想來補充儒家思想,要求被統治階級安貧樂道,無知無欲,不犯上作亂。同時,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統治階級中的人也是升降不定的,為了保存自己,那些在政治鬥爭中失敗的士族,也把道家思想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據。

東漢的今文經學不僅包含著許多讖緯迷信思想,

同時又是十分煩瑣,大大束縛著人們的思想。為了解放思想,避免這種荒謬而煩瑣的經學,魏晉玄學提倡直捷簡易、闡述義理的方法,這也適應了理論思維自身發展的要求。

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創始人之一——王弼,字輔嗣,生於西元226年(魏文帝黃初七年),

死於西元249年(魏齊王嘉平元年),三國曹魏山陽郡(今山東金鄉縣)人,經學家、哲學家。

王弼,出身官僚世家,其曾外祖父是東漢末號稱“八俊”之一、身為荊州牧的劉表。東漢末年大亂中,王弼的爺爺王凱與其族弟王粲[càn]避亂荊州依附劉表。

這裡要介紹下王粲,可以說沒有王粲就沒有王弼之後的成就。王粲是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其才學出眾,少年成名。

十四歲到長安就受到著名文學家、大學者蔡邕的隆重優待,將家藏書籍文章萬卷送給了王粲。在王凱和王粲依附劉表期間,劉表也非常欣賞王粲的才能,並打算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無奈王粲的容貌實在對不起觀眾(可見實在有點慘不忍睹),思慮再三決定將女兒嫁給了瀟灑英俊的族兄王凱,王凱生下兒子王業,王業就是王弼老爸,如此王弼就是劉表的曾外孫。

倒楣的王粲在建安二十二年(217)隨曹操征孫權,

病死途中,而王粲的兩個子又坐罪處死。王粲絕嗣後而以王業為繼嗣。王粲又成了王弼的繼祖父。王粲從蔡邕那裡接受的萬卷書籍,後來全為王業所有。這對王弼的成長提供了極有利的條件,故王弼少時就博覽群書。據史書記載王弼“幼而察慧,年十餘,好老氏,通辯能言。”可惜歷來都是天妒英才,正始十年(249年)秋天,以癘疾亡,年僅24歲,遺下一妻一女。

王弼人生短暫,但學術成就卓著。他注《周易》一改漢人支離煩瑣的傳統方法,不用象數,而用《老子》,以老子思想解《易》,並闡發自己的哲學觀點,在學術上開一代新風———“正始玄風”。王弼的易學觀體系龐大,內容深奧。其對易學玄學化的批判性研究,盡掃先秦、兩漢易學研究之腐迂學風,其本體論和認識論中所提出的新觀點、新見解對以後中國思想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王曉毅先生給的評價是:王弼在哲學上奏出了時代的最強音。“雖然他像流星一樣匆匆閃過,只生活了二十三個春秋,卻以其不可思議的天才智慧之光,照亮了整個時代,指明了魏晉玄學的理論航向”。

王弼人生短暫,但學術成就卓著。他注《周易》一改漢人支離煩瑣的傳統方法,不用象數,而用《老子》,以老子思想解《易》,並闡發自己的哲學觀點,在學術上開一代新風———“正始玄風”。王弼的易學觀體系龐大,內容深奧。其對易學玄學化的批判性研究,盡掃先秦、兩漢易學研究之腐迂學風,其本體論和認識論中所提出的新觀點、新見解對以後中國思想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王曉毅先生給的評價是:王弼在哲學上奏出了時代的最強音。“雖然他像流星一樣匆匆閃過,只生活了二十三個春秋,卻以其不可思議的天才智慧之光,照亮了整個時代,指明了魏晉玄學的理論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