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阿裡領銜成立“之江實驗室”:科技企業成基礎研究生力軍

文|楊國英

9月6日,之江實驗室在杭州舉辦成立大會。

之江,一個濃縮著“浙地”文化和歷史淵源的名字,或將借力科技浪潮煥發生機。

集合浙地的政、產、學、研之力,聚焦世界前沿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之江實驗室的高定位、新型化,由此可見一斑。按照之江實驗室成立大會上的表述,之江實驗室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學、阿裡巴巴集團聯合共建,將以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為導向,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基礎學科群,開展重大前沿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

積極爭創網路資訊國家實驗室。

國無強企不立,無前沿科技不興。當下,互聯網科技企業不僅有前沿的科研實踐和應用,更有敏銳的時代嗅覺和強大的行動力,圍繞新一輪科技革命,國家則有深化基礎研究的戰略訴求,將兩者緊密結合起來,無疑正逢其時。從這個角度看,阿裡巴巴參與之江實驗室的建設,與浙江大學共同構成實驗室的“雙核”,不僅頗具新意,

而且富有風向意義——未來,更多有科研實力企業將成為國家基礎研究的生力軍,成為國家發力基礎研究的重要路徑。

“之江實驗室”的政產學研背景和“雙核”架構首先說明,這是國家戰略在地方層面的一次不打折扣的落地。企業進入基礎研究領域,既是科技企業打開上升通道的必由之路,也是明確的國家戰略。2016年5月,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明確提出,要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

這樣的國家實驗室,應該成為攻堅克難、引領發展的戰略科技力量,同其他各類科研機構、大學、企業研發機構形成功能互補、良性互動的協同創新新格局。

從產學研的關係看,參考發達國家的科研經驗,可以認定,“之江實驗室”的“雙核”架構安排是比較科學的。比如在矽谷,斯坦福大學被成為矽谷的搖籃,很多矽谷的科技公司,比如穀歌,實際上最早是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在校的創業項目,

斯坦福的教授兼職科技公司也很常見,如今穀歌的首席科學家就是斯坦福AI實驗室的主任,美國高校和科技企業的緊密結合程度,集中體現了科研工作和企業發展的互補功能。在我國,過去高校科研和企業發展的聯繫則是比較弱的,但是一旦結合起來,不僅對企業和國家的科研是互利的,長期來看,“之江實驗室”採用阿裡和浙大的“雙核”架構,
在阿裡巴巴這種稀缺性的世界級科技企業的帶動下,無論是科學研究本身還是科技企業創業,兩者所需要解決的高端人才供給問題,也將慢慢得到改善。

從政企關係看,阿裡巴巴一直以來都是政企良性互動的典範,乃至於阿裡巴巴在各個時期的企業戰略,與國家戰略的共振效應非常明顯,這一點,則是美國等西方科技企業不太具備的優點。比如,阿裡巴巴一直強調社會效益最大化的開放賦能,其新零售及農村淘寶專案也是更多地著眼於製造業、農業的供給側改革。從技術的層面看,今年3月,阿裡巴巴啟動了致力於打造新技術研發體系的NASA計畫,這個著眼于驅動行業未來20年發展的計畫,僅半年多時間,就先後在量子電腦、全浸沒液冷伺服器等領域實現突破,並非巧合的是,在阿裡的戰略中,之江實驗室也是其NASA計畫構建開放協同學術生態的一部分。相比之下,美國科技企業對國家戰略的輔助作用更多是間接的,尤其是美國東部地區,因為缺少科技企業參與國家科技戰略,僅由高校承接國家科研項目,象牙塔的氣息還是很濃厚的。

前沿科技的範疇足夠寬泛,對於基礎研究實力並不雄厚的中國來說,要想在新一輪技術變革中搶佔先機,在照顧到基本面的同時必須注重聚焦,而阿裡巴巴作為一家具有全球視野的科技企業,其不可多得之處,也正在於對基本面和發力點的平衡兼顧,特別是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阿裡巴巴無論是在立意高度還是人才儲備上,完全可能使之江實驗室成為國家科技戰略的一根脊樑,而之江實驗室作為科技企業領銜基礎研究的風向標,對於國家科技戰略在各個領域的全面落地,則更具啟示意義。

其新零售及農村淘寶專案也是更多地著眼於製造業、農業的供給側改革。從技術的層面看,今年3月,阿裡巴巴啟動了致力於打造新技術研發體系的NASA計畫,這個著眼于驅動行業未來20年發展的計畫,僅半年多時間,就先後在量子電腦、全浸沒液冷伺服器等領域實現突破,並非巧合的是,在阿裡的戰略中,之江實驗室也是其NASA計畫構建開放協同學術生態的一部分。相比之下,美國科技企業對國家戰略的輔助作用更多是間接的,尤其是美國東部地區,因為缺少科技企業參與國家科技戰略,僅由高校承接國家科研項目,象牙塔的氣息還是很濃厚的。

前沿科技的範疇足夠寬泛,對於基礎研究實力並不雄厚的中國來說,要想在新一輪技術變革中搶佔先機,在照顧到基本面的同時必須注重聚焦,而阿裡巴巴作為一家具有全球視野的科技企業,其不可多得之處,也正在於對基本面和發力點的平衡兼顧,特別是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阿裡巴巴無論是在立意高度還是人才儲備上,完全可能使之江實驗室成為國家科技戰略的一根脊樑,而之江實驗室作為科技企業領銜基礎研究的風向標,對於國家科技戰略在各個領域的全面落地,則更具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