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特供車到底能不能買?銷量早已說明一切!

“特供”可以算是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詞語,受國情所限, 在我國有著各種“特供”,其中以“特供酒”、“特供煙”以及“特供車”最為出名。這些“中國特供車”的口碑往往千差萬別,有的備受熱捧,

有的則受到口誅筆伐,那麼這些“中國特供車”到底能不能買呢?

要想知道“中國特供車”到底能不能買,首先需要弄清楚什麼是“特供車”,從字面意思上不難理解,就是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喜好所生產的車型。由於國情不同,海外消費者和國內消費者對於汽車的喜好有著很大不同,所以很多國外品牌車型進入國內就需要針對我國國情進行修改。

除此之外,隨著中國市場越來越受重視,這些品牌還針對中國市場研發、只在中國銷售、其他國家沒有的車型。這些車型由於只針對中國客戶所打造,

所以往往更符合消費者的胃口。

知道了什麼是“中國特供車”之後,我們還需要弄清楚都有哪幾類“特供車”。其一就是加長軸距版車型,由於國人對於車輛後排空間特別的需求,因此很多車型在由國外引入到國內時都進行了軸距加長,例如邁騰、帕薩特、寶馬3系、奧迪A4L等。

其二就是三廂改兩廂或者兩廂改三廂,這種現象在早期的中國汽車市場比較常見,尤其是標緻雪鐵龍旗下車型最為代表。由於歐洲消費者對於兩廂車十分偏愛,而這與當時的中國消費者的喜好完全相反,中國消費者更加偏愛三廂車,

所以標緻雪鐵龍很多早期國產車型都是在兩廂車的基礎上硬接上一個“屁股”。除此之外,代表車型還有當年的三廂飛度和兩廂伊蘭特。

第三種是基於廠家現有平臺進行重新開發的車型,這種車型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基於廠商現有的舊平臺進行重新開發,例如基於PQ25平臺打造的全新捷達和全新桑塔納,還有基於PQ34平臺朗逸和寶來。這些車型雖然是基於老舊平臺所開發,但是經過一系列重新開發,空間和配置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另一種則是基於現有車型的全新平臺進行重新設計,例如福睿斯是基於現款福克斯進行重新設計,雪佛蘭的新賽歐是基於通用旗下全球化的Gamma平臺,雪鐵龍的愛麗舍和標緻的301都是基於PSA全球最新的EMP2平臺打造,淩渡則採用的是大眾最新的MQB平臺。此外,目前備受關注的國產三廂版寶馬1系也屬於此類車型,它基於寶馬的UKL前驅平臺進行開發,在研發之初就完全為了中國市場而設計。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特供車”到底能不能買呢?隨著汽車市場的逐漸進步,第二類特供現今已幾乎不存在,所以在這裡我們主要討論第一類和第三類的情況。

由於我們國家還處於發展中階段,現有的經濟水準不能保證一個家庭擁有多輛汽車,並且由於限購等政策,很多家庭只擁有一台車。這時空間的表現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我們與很多國外消費者不同之處。所以我對於加長軸距版車型是沒有任何的抵觸心理,寬敞的後排可以讓後排乘客得到更好的舒適體驗,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加長的軸距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操控,但只要廠家認真設計和調校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彌補。並且普通消費者買車更多的功能是為代步,真正想買車劈彎的人又有多少呢?

而基於現有平臺進行重新設計的車型範例更多,我們知道很多的“特供車”都是基於老舊平臺所打造,這也造成了很多人困惑。這些車型由於借鑒了原有平臺的技術,成本得到了大幅下降,但由於技術的老舊很多人懷疑它們的安全性。由於這些車型在國外並沒有原型車,我們只得參考C-NCAP的測試成績,雖然相比國外的碰撞測試C-NCAP的標準較低,但它的結果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對於基於現有車型的全新平臺進行重新設計的車型我們的顧慮就可以更少了,它們相比國內外共有的車型有著更好的當地語系化設計。外觀和內飾設計根據中國消費者的喜好設計的更加精緻,其中上汽通用旗下品牌就是最好的代表,經過重新的設計它們變得更加精緻細膩,明顯更加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在這些車型中最新的代表就是國產寶馬1系三廂版,基於全新UKL平臺開發的它更能滿足中國人對於這類車型的需求,壓低的價格也更加親民。如今已有外媒報導稱,專為國內市場開發的它有望沖出國門,殺回歐洲市場,這也成了“中國特供車”的一個最好的範例。

其實那些所謂的“原汁原味”的車型在從國外引入中國時,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方式廠家都會進行部分本土化,例如調低發動機輸出功率、配置調整、系統漢化等等。

上圖為2017年1月-7月的中國A級轎車銷量排行榜,在這前10位的車型中有6台車型都是所謂的“中國特供車”,尤其是朗逸車型,長期霸佔著A級轎車的銷量榜首位置,這也能看出本土化的設計更對中國消費者的胃口。

正所謂“存在即合理”,有需求才會有供應,“中國特供車”的出現正是為了更好的滿足中國汽車消費者的需求。而且“中國特供車”也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更好的配置,更適合中國路況的駕乘體驗,何樂而不為呢?

責任編輯:西瓜

另一種則是基於現有車型的全新平臺進行重新設計,例如福睿斯是基於現款福克斯進行重新設計,雪佛蘭的新賽歐是基於通用旗下全球化的Gamma平臺,雪鐵龍的愛麗舍和標緻的301都是基於PSA全球最新的EMP2平臺打造,淩渡則採用的是大眾最新的MQB平臺。此外,目前備受關注的國產三廂版寶馬1系也屬於此類車型,它基於寶馬的UKL前驅平臺進行開發,在研發之初就完全為了中國市場而設計。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特供車”到底能不能買呢?隨著汽車市場的逐漸進步,第二類特供現今已幾乎不存在,所以在這裡我們主要討論第一類和第三類的情況。

由於我們國家還處於發展中階段,現有的經濟水準不能保證一個家庭擁有多輛汽車,並且由於限購等政策,很多家庭只擁有一台車。這時空間的表現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我們與很多國外消費者不同之處。所以我對於加長軸距版車型是沒有任何的抵觸心理,寬敞的後排可以讓後排乘客得到更好的舒適體驗,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加長的軸距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操控,但只要廠家認真設計和調校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彌補。並且普通消費者買車更多的功能是為代步,真正想買車劈彎的人又有多少呢?

而基於現有平臺進行重新設計的車型範例更多,我們知道很多的“特供車”都是基於老舊平臺所打造,這也造成了很多人困惑。這些車型由於借鑒了原有平臺的技術,成本得到了大幅下降,但由於技術的老舊很多人懷疑它們的安全性。由於這些車型在國外並沒有原型車,我們只得參考C-NCAP的測試成績,雖然相比國外的碰撞測試C-NCAP的標準較低,但它的結果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對於基於現有車型的全新平臺進行重新設計的車型我們的顧慮就可以更少了,它們相比國內外共有的車型有著更好的當地語系化設計。外觀和內飾設計根據中國消費者的喜好設計的更加精緻,其中上汽通用旗下品牌就是最好的代表,經過重新的設計它們變得更加精緻細膩,明顯更加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在這些車型中最新的代表就是國產寶馬1系三廂版,基於全新UKL平臺開發的它更能滿足中國人對於這類車型的需求,壓低的價格也更加親民。如今已有外媒報導稱,專為國內市場開發的它有望沖出國門,殺回歐洲市場,這也成了“中國特供車”的一個最好的範例。

其實那些所謂的“原汁原味”的車型在從國外引入中國時,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方式廠家都會進行部分本土化,例如調低發動機輸出功率、配置調整、系統漢化等等。

上圖為2017年1月-7月的中國A級轎車銷量排行榜,在這前10位的車型中有6台車型都是所謂的“中國特供車”,尤其是朗逸車型,長期霸佔著A級轎車的銷量榜首位置,這也能看出本土化的設計更對中國消費者的胃口。

正所謂“存在即合理”,有需求才會有供應,“中國特供車”的出現正是為了更好的滿足中國汽車消費者的需求。而且“中國特供車”也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更好的配置,更適合中國路況的駕乘體驗,何樂而不為呢?

責任編輯: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