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中國的父母很少能和自己的孩子成為朋友?

前段時間十歲男孩“鄙視”父母的話題吵得沸沸揚揚的,至今還有不少人在爭論著。網友大抵分為兩派:一派譴責孩子是“白眼狼”,不管怎樣都不能說父母的不是;一派則說該反思的是父母,

是否教育出現問題。

不管哪個觀點,折射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處之道。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中國大多數的父母都很難和孩子成為朋友,很多家庭裡說的最多的話題還是孩子的成績。

很少談心,很少交流,聊最多的就是學習怎樣,成績怎樣。我記得小時侯,父母幾乎從不跟我聊心情,感情、心理,生理從沒聊過,大概是說不出口吧。聊的最多的就是別人的孩子多好多好,你多不好多不好。

這樣的成長時光是很孤獨的,明明父母近在眼前,可是你卻覺得隔了千山萬水遠。有時候鼓起勇氣說他們自己也比不上別人,為什麼要對我要求那麼高?然後換來的肯定是一頓臭駡。我相信這種情況不只我家會,甚至至今還是很多家庭都是這種情況。

說到底父母不能和孩子成為朋友,還是跟幾千年傳下來的思想有很大關係。“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子不言父之過”這句話大家也不陌生,現實確實是這樣。父母可以各種貶低孩子,孩子卻不得說半句父母的不是,否則就是不孝,輿論壓都能把人壓死。

至今為止,人們的潛意識裡還存留者等級觀念,父子父子,先有父後有子,潛意識裡就覺得不是在同一個平面,又如何能和孩子成為朋友?另外父母普遍對情感內斂的性格,更加使他們不會明確的表達出對孩子的感情,也就導致了跟孩子成為朋友的可能性更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