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中國創新創業報告》:創業企業難邁四年之坎

9月9日,第二屆全球INS大會在北京召開。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和優客工廠聯合發佈了由騰訊研究院等提供大資料支援的《2017中國創新創業報告》。IDG資本、AA加速器、無界空間、騰訊眾創空間、東湖高新區、昌發展、竹海科技、坤鼎集團、和谷創新產業園、磨坊工廠等10家機構當選“2017中國最佳雙創服務商”。

據介紹,全球INS大會由優客工廠、標準排名主辦,時尚集團聯合主辦,在北京751D-PARK東區故事拉開帷幕。自4月18日啟幕至今,這場國際創新行業盛典以“INS x”的名義大玩跨界互聯,

是實至名歸的最會玩最有意思的創新峰會。

聯合想像的未來Co-inventing,是今年的大會主題。它關乎未來,以及正在因你我而發生的一切改。人工智慧、生命科學、國際關係、網路安全、經濟創新、社交媒體、新物種、超級IP、泛娛樂......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的新一輪跨界融合,

來自全球各個領域近40位專家帶來了精彩的演講,以全新的視角及創新的方式聚焦前沿技術發佈、市場策略解讀、深度業內交流及跨領域聯動。

今年的全球INS大會現場除了邀請了來自經濟、設有《2017 INNOVATION EXPO未來集-創新展》,20多家參展機構和藝術家共同打造了一場創新、科技、藝術、人文的互動展;同時,更有知名先鋒設計師和百大DJ為現場來賓帶來了一場時尚、酷炫的INS秀和After Party。

以“創新、連接、共用”為主旨的這場大會可謂是大咖雲集、跨界共融、乾貨滿滿、妙趣橫生。

雙創軌跡:從全面開花到向一線城市集中

與2015年的爆發式增長相比,2016年移動互聯的雙創活動逐漸回歸理性。騰訊研究院的資料顯示,2016年,投資者更為審慎,創業者更為小心,全年與移動互聯相關的創新創業活動呈現理性推進的狀態。

在整體市場趨於平靜的背景下,這場“雙創運動”在國內的軌跡也由2015年的全面開花,

轉而向人力資源豐富、市場成熟且容量更大的一二線城市集中。

騰訊研究院的資料顯示,2016年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四個城市的雙創分指數占全國總量的45.89%,較2015年上升2.24個百分點。超過一半的線上雙創活動集中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後線城市更依賴線下實體結合線上的創新創業專案。

《報告》同時發佈了“2017中國大陸最宜創業城市排行榜50強”。

從最宜創業城市的總分來看,今年總分在20分以上的城市僅15個,相比去年近25個城市有明顯滑落。《報告》負責人、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謝良兵表示,這一方面說明雙創熱度的確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雙創正在重複此前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讓一部分地區先“創”起來。

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創業表現依然強勁。50強中,廣東省有5個城市入榜;江蘇、浙江、山東各有4個城市入榜;安徽、河北各有3個城市入榜;四川、遼寧、福建、廣西則各有2個城市入榜。西部地區有11個城市入榜50強。

作為中國雙創的策源地,北京的霸主地位依然難撼,並有集中趨勢。

以具體的二級指標來看,2016年北京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為1450,幾乎為第二名上海(878)與第三名深圳(686)之和。國家級雙創平臺數量174家,也幾乎是上海(89)與深圳(86)之和。

當然,變化無處不在。2016年,北京繼續加大向外疏解的力度,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地人的持續流入。謝良兵稱,這種所謂京津冀一體化的國家戰略,的確給北京周邊環京城市帶來了機會。其中,2017年剛設立的雄安新區或將從中受益。

河北石家莊、廊坊和唐山的最宜創業總分排名均較之上一年度有提升。其中廊坊更是提升了14個位次,位居第40名。即便是總分未能入榜50強的保定,其2016年獲批的國家級眾創空間數量多達11家,漲幅驚人。而保定正是雄安新區所在地。

雙創平臺爆發式增長:數量高居世界第一

目前全國眾創空間到底有多少家?

科技部火炬中心的資料顯示,從1987年-2016年底,全國納入火炬計畫統計的眾創空間有4298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有3255家和企業加速器有400餘家,這意味著全國共有雙創平臺7953家,數量高居世界第一。

今年是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三十周年。科技部火炬中心的資料顯示,從1987年全國只有兩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到2016年底達到了3255家,增速迅猛。

這三十年的變化也有明顯的特徵。在第一個十年裡,全國總共建成孵化器不足百家;到了第二個十年,全國孵化器總數超過500家;而到第三個十年,受國家經濟發展及雙創戰略的推動,全國孵化器總數達到了3255家,尤其是近三年間全國新建成孵化器1787家,占30年孵化器總量超過一半。

《報告》的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共2226家國家級“雙創”平臺,包括1354家國家級眾創空間和872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以及產業園區,共同組成了持續有序的創業生態。過去一年增加的國家級眾創空間幾乎是此前幾年的一倍。截止到去年,這一資料為1258家。

而國家級眾創空間的增加幾乎是爆發式的:2016年,新增了839家。以地區分佈而言,高居前十的城市是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青島、蘇州、廣州、杭州、西安和武漢。

謝良兵表示,從資料可見,天津和青島對於國家級雙創平臺的申請不遺餘力,效果也比較明顯。青島這幾年對於科技創新的渴求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即對重點高校的爭奪上。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知名大學近年紛紛在青島佈局。

與此同時,伴隨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調整,創新型企業對於孵化器專業化服務的訴求越來越強烈,孵化器也開始向專業化方向不斷邁進。專業技術孵化器得到較好較快發展,2016年,中國專業孵化器數量已經占全部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的近一半。

雙創回歸理性,四年成創業企業難過的坎

前述中國的雙創回歸理性。實際上不獨國內如此,全球的創業活動也在2016年出現滑坡。據KPMG統計,2016年全球VC投資筆數下降24.05%,金額下降9.9%。

儘管回歸理性,在“雙創”熱潮的帶動之下以及營改增帶來的稅負減輕,全國市場主體依然增長迅速。據中國國家工商總局統計,2016年中國新登記企業552.8萬戶,同比增長24.5%,平均每天新登記1.5萬戶。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正在“脫虛向實”,試圖尋找更為務實的方式,致力於將創新創業與實體製造業直接聯繫起來。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雙創”已成為新舊轉換的重要加速器,發展壯大新動能的重要孵化器,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的重要助推器。在“雙創”的助力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實體經濟的基底越築越牢。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百縣萬家新設小微企業周年活躍度調查顯示,新設小微企業表現較為活躍,周年開業率達70.8%。而在新設小微企業中,初次創業企業占85.8%。分地區看,西部地區開業率最高,達78.3%,東北地區最低,為61.5%。

《報告》同時對2017年死亡的創業企業做了整理,最終樣本數量為150家企業。以這些死亡企業成立的時間來看,成立時間最早的是搜狐社區,為1999年。時間最短的成立於2017年,有3家企業,分別是京東酷賣、悟空單車、優庫速購。

150家死亡樣本企業中,有70家企業成立於2013年,達到總樣本量的46.67%;成立於2012年的企業有26家,占比17.33%;成立於2014年的死亡企業有19家,占比為12.67%。這說明,對於創業企業來說,四年可能是它們最難邁過的一個坎。

而這些樣本中,智慧硬體、教育、房產、汽車、O2O等是死亡率較高的創業領域。分析原因時,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謝良兵表示,這也說明,這些領域是目前雙創的重要風口領域。因為熱,進入的企業多,淘汰率也相對較高。

西部地區有11個城市入榜50強。

作為中國雙創的策源地,北京的霸主地位依然難撼,並有集中趨勢。

以具體的二級指標來看,2016年北京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為1450,幾乎為第二名上海(878)與第三名深圳(686)之和。國家級雙創平臺數量174家,也幾乎是上海(89)與深圳(86)之和。

當然,變化無處不在。2016年,北京繼續加大向外疏解的力度,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地人的持續流入。謝良兵稱,這種所謂京津冀一體化的國家戰略,的確給北京周邊環京城市帶來了機會。其中,2017年剛設立的雄安新區或將從中受益。

河北石家莊、廊坊和唐山的最宜創業總分排名均較之上一年度有提升。其中廊坊更是提升了14個位次,位居第40名。即便是總分未能入榜50強的保定,其2016年獲批的國家級眾創空間數量多達11家,漲幅驚人。而保定正是雄安新區所在地。

雙創平臺爆發式增長:數量高居世界第一

目前全國眾創空間到底有多少家?

科技部火炬中心的資料顯示,從1987年-2016年底,全國納入火炬計畫統計的眾創空間有4298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有3255家和企業加速器有400餘家,這意味著全國共有雙創平臺7953家,數量高居世界第一。

今年是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三十周年。科技部火炬中心的資料顯示,從1987年全國只有兩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到2016年底達到了3255家,增速迅猛。

這三十年的變化也有明顯的特徵。在第一個十年裡,全國總共建成孵化器不足百家;到了第二個十年,全國孵化器總數超過500家;而到第三個十年,受國家經濟發展及雙創戰略的推動,全國孵化器總數達到了3255家,尤其是近三年間全國新建成孵化器1787家,占30年孵化器總量超過一半。

《報告》的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共2226家國家級“雙創”平臺,包括1354家國家級眾創空間和872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以及產業園區,共同組成了持續有序的創業生態。過去一年增加的國家級眾創空間幾乎是此前幾年的一倍。截止到去年,這一資料為1258家。

而國家級眾創空間的增加幾乎是爆發式的:2016年,新增了839家。以地區分佈而言,高居前十的城市是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青島、蘇州、廣州、杭州、西安和武漢。

謝良兵表示,從資料可見,天津和青島對於國家級雙創平臺的申請不遺餘力,效果也比較明顯。青島這幾年對於科技創新的渴求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即對重點高校的爭奪上。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知名大學近年紛紛在青島佈局。

與此同時,伴隨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調整,創新型企業對於孵化器專業化服務的訴求越來越強烈,孵化器也開始向專業化方向不斷邁進。專業技術孵化器得到較好較快發展,2016年,中國專業孵化器數量已經占全部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的近一半。

雙創回歸理性,四年成創業企業難過的坎

前述中國的雙創回歸理性。實際上不獨國內如此,全球的創業活動也在2016年出現滑坡。據KPMG統計,2016年全球VC投資筆數下降24.05%,金額下降9.9%。

儘管回歸理性,在“雙創”熱潮的帶動之下以及營改增帶來的稅負減輕,全國市場主體依然增長迅速。據中國國家工商總局統計,2016年中國新登記企業552.8萬戶,同比增長24.5%,平均每天新登記1.5萬戶。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正在“脫虛向實”,試圖尋找更為務實的方式,致力於將創新創業與實體製造業直接聯繫起來。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雙創”已成為新舊轉換的重要加速器,發展壯大新動能的重要孵化器,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的重要助推器。在“雙創”的助力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實體經濟的基底越築越牢。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百縣萬家新設小微企業周年活躍度調查顯示,新設小微企業表現較為活躍,周年開業率達70.8%。而在新設小微企業中,初次創業企業占85.8%。分地區看,西部地區開業率最高,達78.3%,東北地區最低,為61.5%。

《報告》同時對2017年死亡的創業企業做了整理,最終樣本數量為150家企業。以這些死亡企業成立的時間來看,成立時間最早的是搜狐社區,為1999年。時間最短的成立於2017年,有3家企業,分別是京東酷賣、悟空單車、優庫速購。

150家死亡樣本企業中,有70家企業成立於2013年,達到總樣本量的46.67%;成立於2012年的企業有26家,占比17.33%;成立於2014年的死亡企業有19家,占比為12.67%。這說明,對於創業企業來說,四年可能是它們最難邁過的一個坎。

而這些樣本中,智慧硬體、教育、房產、汽車、O2O等是死亡率較高的創業領域。分析原因時,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謝良兵表示,這也說明,這些領域是目前雙創的重要風口領域。因為熱,進入的企業多,淘汰率也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