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伊斯法罕 觸摸波斯帝國久遠的靈魂

伊斯法罕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元明時期就與中國有著密切往來。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通過“絲綢之路”,躍動於大明後宮佳麗們的脖頸項間。精緻的波斯繪畫藝術、精緻華美的波斯地毯、色澤鮮豔的細密畫,

還有頂級珍稀的波斯香料,無不展示著波斯文明。

有人將現代伊朗比喻為“女子那黑色頭紗下火熱的心”,黑袍之下的禁忌,是脫俗的美麗。還有人說伊朗是一個把宗教融入靈魂的國度,如同那被面紗遮擋的美容顏一樣,充滿著神秘。當你真正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後,你會真實的感受到神秘之外的更多驚喜:恢弘的波斯帝國沉浮,說不完的一千零一夜故事,

紛繁複雜漂亮的清真寺,眾多令人著迷的歷史遺存,還有著很多美麗的天方夜譚……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Esfahan),位於伊朗中部,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西元前5世紀的阿黑門尼德王朝時期,多次成為王朝首都。“伊斯法罕”一名源自波斯語“斯帕罕”,

意思是“軍隊”,古時這裡曾是軍隊的集結地,由此而得名。

薩法維帝國時期(1501-1736年),該城處於全盛時期,商賈雲集,八方賓客彙聚,市內多數建築物和清真寺都是那時建造的。伊朗有諺語說“伊斯法罕半天下”,反映了當時的繁榮景象和深遠影響。

伊斯法罕大巴紮

歷史上,伊斯法罕就與中國有著密切往來。早在馬可•波羅驚訝于元朝的盛世之時,來自伊朗基什島的一顆顆璀璨的珍珠,就已經跋涉千里,躍動于後宮佳麗們的脖頸項間。精緻的波斯繪畫藝術、精緻華美的波斯地毯、色澤鮮豔的細密畫,還有頂級珍稀的波斯香料,無不顯示著波斯文明。1989年5月,與我國西安市結為友好城市。

伊斯法罕皇家廣場,位於伊斯法罕市中心。

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皇家廣場南北長511米,東西寬160米,是當年阿巴斯大帝檢閱軍隊和觀看馬球的場所。周圍有兩層拱廊環繞,每邊拱廊各開一座雄偉大門,分別通向皇家清真寺、聖•羅圖福拉清真寺、阿裡•加普宮和皇家集市。

早在西元前8世紀,米底亞王國統治時期,伊斯法罕就已經被建成一座頗具規模的大都市。西元11-12世紀的波斯塞爾柱王國時期,始為首都,16世紀末至18世紀初,再次成為薩法維王朝的都城。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這裡亦是東西方貿易的集散地。

伊瑪目廣場

伊斯法罕皇家廣場又稱伊斯法罕伊瑪目廣場,由薩法維王朝的阿巴斯一世大帝建於17世紀。廣場四邊是紀念碑建築,它們與一組二層拱廊相連。這處遺址以它的皇家清真寺、聖•羅圖福拉清真寺和阿裡•加普宮而聞名。

在阿巴斯一世大帝重建伊斯法罕皇家廣場之前,在廣場舊址周圍分佈著一些小廣場。從皇家清真寺入口處,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這些約500米長、150米寬的廣場。廣場中保存了從西元11世紀到西元19世紀的各式各樣的伊斯蘭風格的建築。

伊瑪目清真寺前的馬車

皇家清真寺左側,是上個世紀經過重建的草坪和大池塘。伊斯法罕皇家廣場最初的紀念碑依然聳立,在廣場公園的門口就有兩塊古紀念碑。廣場的東側是聖•羅圖福拉清真寺,小巧玲瓏的伊斯蘭式的圓屋頂,格外吸引人眼球。在廣場的更遠處是皇家集市的入口。

廣場的東側,是規模不大但十分奢華搶眼的聖•羅圖福拉清真寺,這裡曾是阿巴斯一世的私人禮拜堂。整個清真寺的穹隆內外及壁面,用黃色為主的彩釉磚裝飾、這在波斯極為罕見。

伊瑪目廣場

薩法維王朝與阿巴斯一世薩法維王朝(1502-1736)是伊朗的一個王朝,該王朝將伊斯蘭教的什葉派定為伊朗國教,使一個具有不同種族和語言成分的國家,出現統一的國民意識。

王朝的創建者使斯梅爾一世征服了伊朗大部,吞併了伊拉克的巴格達和摩蘇爾省。與奧斯曼人和烏茲別克人的戰爭,使薩法維王朝被迫將首都遷至伊斯法罕。1588年阿巴斯一世即位,他意識到軍事力量有限,於1590年與奧斯曼帝國簽訂不平等和約,而將攻勢轉向烏茲別克。並對軍隊進行重大改組,全部按歐洲方式訓練和裝備。於1603年擊敗了士耳其人,還將16世紀初佔領波斯灣內的霍爾木茲島的葡萄牙商人趕走。阿巴斯一世傑出的統治、突出的軍事成就和有效的管理體系,使伊朗步入強國之列。

漂亮教堂屋頂

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是阿巴斯二世大帝時建成的,根據皇家集市門廊上石刻記載的準確時間,為西元1656年至1662年。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最初所採用的建築材料主要是灰泥,經過漫長的風雨剝蝕以後,這些建築很少能夠被保留下來。但所幸的是,用同種材料製成的造型優雅別致的象牙塔,卻保存了下來。通往清真寺入口處的建築,也就是現在為人們所稱道的“卓章口”,可能是伊斯法罕皇家廣場最古老的建築。

從該建築的風格上可以看出,當時工匠建築藝術表現手法發展的特點,工匠們越來越傾向于用更為華麗的建築手法。原來流行的樸素的“突角拱”,已逐漸為較為複雜的“尖斗拱”所代替,再往後就是半圓形屋頂的普及。這種帶有半圓形屋頂的建築,其屋頂造型的優雅美觀程度,並不亞於600百年後的希克斯羅圖福拉清真寺,而為世人所稱道。“卓章口”建築群,在1956年被伊朗考古部門發掘出來以前,一直被黃土所覆蓋,所以能夠保存至今。

大清真寺

伊瑪目(穆斯林的領袖)阿哈默得墓葬群,包括兩座神殿。一座是建於1167年的伊瑪目●阿哈默得神殿,另一座是阿亞圖拉(伊斯蘭教什頁派宗教領袖和法學權威)神殿。該墓葬群有著非常有趣的建築風格,在伊瑪目•阿哈默得神殿的窗戶上,有一塊高高在上的巨石,俯瞰著整個街道。在墓葬群的庭院中,有一座很可能是18世紀較為流行的叫做“巴赫迪阿裡雄獅”的雕像,當時這種雕塑是為紀念逝去的偉人而立的。

石獅上雕刻著一些描述死者生前事蹟的文字及標誌死者身份的徽章,死者的頭像被放置在石獅的嘴裡。相對於庭院中的其他建築來說,石獅被很好的保存下來。兩座神殿的內部建築風格迥異,伊瑪目●阿哈默得墓葬的內部建築,採用的是當時非常傳統的圓頂加天窗式。護牆板的瓷磚上,稀稀疏疏的裝飾著一些大徽標的繪圖。而阿亞圖拉生於1846年,卒於1914年,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宗教領袖,他的神殿風格也是別具特色,當遊人步入神殿內部時,就會被遍佈神殿四周豪華的洛可哥裝飾風格驚訝不已。

皇家清真寺

始建於1611年的伊瑪目清真寺,又稱“皇家清真寺”。清真寺的內外圍牆和一些高大圓柱,都以藍色的小塊瓷磚拼嵌成一幅幅瑰麗動人的波斯傳統圖案。精美的蜂巢式穹頂,繁複的馬賽克花紋雕飾,美麗的孔雀藍色調,讓人迷醉到不能自拔,故又稱東方的“藍色清真寺”。加上比例勻稱的穹隆形波斯風格建築,形成一個完美的視覺奇觀,彰顯了阿巴斯一世的想像力和卓越的建築天賦,是古代清真寺建築中最為華麗的一座。整個清真寺都面朝聖地麥加,建築者把對伊斯蘭的虔誠發揮了到極致。

在正門類似壁龕處的兩個鑲板上,有精美的圖案。其前廳輝煌,呈八角形。它有四個“伊旺”,西邊那個“伊旺”有一個寬闊的前廊,廊頂上建有“宣禮塔”。南邊那個“伊旺”是最大的一個,通向一座巨大的祈禱大廳,用大塊碧玉石或大理石製成的洗禮盆,位於正門附近,東部和西部有兩座經學堂。

伊瑪目清真寺是世上最精美的建築物,是伊朗在建築、木雕刻、釉磚工程上的一個壯麗雄偉的典型。由於建築的莊嚴和華麗,被列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物之一。牆壁上還有反映當時文化藝術最高水準的壁畫和裝潢。該寺占地面積17000平方米,是伊斯法罕最大的雙層拱頂清真寺。位於寺院南側的大拱頂高54米,主要部分均為鍍金或鍍銀,輝煌奪目,光彩照人。

伊斯法罕美麗清真寺

其最獨特之處,是整座清真寺像是被扭曲似的。清真寺入口伊萬門正面面向廣場,而朝向聖地麥加方向的主題建築和內部庭院,則躲在了塔門之後。該清真寺是世界上最美清真寺之一,是波斯建築的典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評為世界遺產。清真寺的七彩馬賽克和漂亮至極的題字是最吸引遊客的亮點。

正殿穹頂中央對應的地面上,有一塊黑色回音石,在石頭上用力跺一腳,可以聽見長長的回音。雖然科學家已經測出多達49次的回音,但常人的耳朵只能聽到大約12次的回音,這也足以使得在中心點說話的人的聲音,響徹整個清真寺。據說,在這裡一個人講話,整個清真寺都能聽到。這是與北京天壇回音壁相媲美的回音建築物,可惜沒能親身領略到。

與伊瑪目清真寺迥然不同的是,始建於12世紀的聚禮清真寺以龐大,古樸著稱。它是伊朗最大的清真寺,它並沒有繁複的彩色花紋,而全部用泥土磚牆的本色示人。聚禮清真寺凝聚了近800年的歷史,由不同時代不斷擴建,混合了不同時期伊朗和伊拉克的伊斯蘭風格。中午時刻,偌大的清真寺空無一人,當太陽光柱從27米高的穹頂上直直投射到地面的時候,整個清真寺靜謐肅穆,伊斯蘭聖歌仿佛就在耳邊迴響,百年間過往的虔誠信徒仿佛就在身邊膜拜……

星期五清真寺

聚禮清真寺又稱“星期五清真寺”。據說,伊斯蘭教在剛剛傳到波斯的時候,每到一個城市,必先修建清真寺,因為禮拜的時間是星期五,這些清真寺大多以‘星期五’冠名。所以,在伊朗各地有很多星期五清真寺。在伊朗官方的旅遊資料上,這樣評述伊斯法罕的星期五清真寺:是伊斯蘭世界最大,最神秘的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占地面積非常廣闊,實際上是由四個不同時期留下的清真寺所組成,在伊斯蘭教剛剛傳入波斯時就開始興建。不同的“祈禱殿”歷史不同,風格亦迥異,不同風格的裝飾,敘述著歲月的痕跡。可以說,這是一本清真寺建築史的百科全書,在這裡可以看到明顯的阿拉伯風格、土耳其風格、蒙古風格。不同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時代印記,也記載著這座城市的發展歷史,難怪它在2012年也被收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伊斯法罕清真寺

整個清真寺都沒有貼瓷片,沒有不同色調的渲染裝飾,也沒有波斯地毯的豔麗鋪陳,一點都不華麗。但那些樸素的磚泥,保持著泥土本身的色彩,厚重的灰黃色,在歲月中透著莊嚴,在質樸中顯著肅穆,散發著古老的魅力和獨特的氣質,時光也仿佛在此倒流了上千年。

穿過其中一個清真寺,豁然開朗,一個大廣場呈現眼前。從這裡可以看到整個星期五清真寺是一個典型的“四合院”式的結構,東西南北四個門兩兩相對,呈十字形對稱。庭院中央,還有一個水池,典型的波斯風格。非常喜歡星期五清真寺的廣場,很大而且沒有其他遊客,非常安靜,可以讓人更好地體會這裡虔誠的氛圍。主寺大門的圓頂上還停留著許多鴿子,偶爾在廣場上空飛翔穿梭,帶來一些靈動的氣氛。外面大巴紮的喧囂,早已杳若沉魚。置身於此,渾然忘我,也忘了塵世。

還有一個廳有27米高,和歐洲的大教堂相比也毫不遜色。雖然這不是我們見過最高的穹頂,但完全是古老的磚石結構,沒有任何修飾,還是千百年來的模樣,因此顯得特別的震撼。古老得仿佛能嗅到一絲黴味的宏大建築,沉澱了無數的靜默,無聲地敘述著悠悠歷史……

旺克大教堂

伊斯法罕不止有清真寺和拜火教神廟,還有教堂。來伊朗之前還以為伊朗是一個單宗教國家,其實不然。旺克大教堂位於伊斯法罕南面的喬爾法區,喬爾法是伊朗與亞美尼亞邊境的一個小鎮,當年阿巴斯大帝為了盡心去打造伊斯法罕成為首都,特意從喬爾法引進了大批亞美尼亞工匠到這裡,並把他們居住的區域命名為喬爾法區。亞美尼亞人除了帶來了技術還帶來了基督教,基督教在這裡生根發芽,他們建起了很多教堂,其中最精美的便是這座旺克大教堂了。

從外觀看,這裡很像清真寺,有著巨大的穹頂,沒有往常教堂標誌性的尖塔。唯一看出與清真寺不同的是,穹頂頂部插著極不協調的十字架。

總是感覺這個教堂有點怪異,懷著疑惑的心情進入教堂內部,一下子被驚呆了。教堂內金碧輝煌,全是用金色做主色調的聖經題材繪畫,中間還部有大量伊斯蘭風格的紋飾,牆角上繪有熾天使加百列。如此“混搭”的內牆,讓人目瞪口呆。牆上的各種聖經故事,精緻得像畫廊一般,這可能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有圓形穹頂的教堂了,穹頂完完全全是伊斯蘭風格的模樣,四角還有很多加百列……

清真寺的孩子們

擺放聖經的聖座,每一個細節都十分精美,同時每個角落都是金燦燦的。這是我們見過內部最精美的教堂了,混搭著伊斯蘭的風格,使這裡美得詭秘,攝人心魄。圓形穹頂,聖經壁畫,伊斯蘭紋飾,金燦燦的燈光和完美的各個細節。儘管這個教堂一直不是各種旅遊書中的重要景點,但筆者認為,這裡絕對是伊斯法罕甚至是整個伊朗不可錯過的地方……

這座絢爛多彩的城市,毫無疑問是伊朗的“魂”之所在。沙阿清真寺的藍色穹頂,映射著太陽的光輝;謝克洛弗拉清真寺中,每天黃昏都會上演都光影奇跡;阿里卡普宮繁複到無以復加的精美裝飾。可以說恢弘雄偉的伊斯法罕皇家廣場四周,彙集了這個國家乃至中世紀至近代伊斯蘭世界最壯美絢麗的建築。

四十柱宮

“四十柱宮”建於1647年,是阿巴斯二世處理國事的地方。其實它只有20根柱子,通過水中的倒影,從而形成了四十根柱。伊朗常年水源稀少,這裡的水景顯得格外珍貴,借水造景手法也足以見得人們對於水的格外珍惜。你可以仔細欣賞宮殿內的壁畫,呈現的內容是皇家往日的生活,以及對於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的記載。圍著池塘慢慢踱步,再到周圍的園林中喝一杯傳統的伊朗式下午茶。

三十三孔橋

而夜幕下的三十三孔橋,是這個國家最美的“舞臺”。橋孔被燈光裝點成一個個舞臺,而無數當地人在此上演著一幕幕人生。這裡會有年輕人演奏樂器,唱伊朗的歌曲,人來人往。有二三成群的人吸著水煙,有人在樹下竊竊私語。你可以漫步橋頭,靜靜在河邊看著流水,人生百態盡顯於此……

踏上伊斯法罕的瞬間,感受到的是伊朗人民的熱情洋溢的話語與歌聲;漫步古跡時,觸摸到的是波斯帝國久遠的靈魂;當聽到清真寺中傳出來整齊劃一的禱告聲時,心靈深處會肅然起敬;伊朗女子那黑頭紗下,一雙彎彎的笑眼和波斯王子般帥哥的英姿颯爽;精緻華美的手工波斯地毯,絲綢之路上清脆的駝鈴;還有那似《一千零一夜》裡那設計別致、雕工精湛的波斯庭院,帶給我們的是心靈的震撼和感歎。(圖/文 五阿哥)

伊瑪目廣場

伊斯法罕皇家廣場又稱伊斯法罕伊瑪目廣場,由薩法維王朝的阿巴斯一世大帝建於17世紀。廣場四邊是紀念碑建築,它們與一組二層拱廊相連。這處遺址以它的皇家清真寺、聖•羅圖福拉清真寺和阿裡•加普宮而聞名。

在阿巴斯一世大帝重建伊斯法罕皇家廣場之前,在廣場舊址周圍分佈著一些小廣場。從皇家清真寺入口處,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這些約500米長、150米寬的廣場。廣場中保存了從西元11世紀到西元19世紀的各式各樣的伊斯蘭風格的建築。

伊瑪目清真寺前的馬車

皇家清真寺左側,是上個世紀經過重建的草坪和大池塘。伊斯法罕皇家廣場最初的紀念碑依然聳立,在廣場公園的門口就有兩塊古紀念碑。廣場的東側是聖•羅圖福拉清真寺,小巧玲瓏的伊斯蘭式的圓屋頂,格外吸引人眼球。在廣場的更遠處是皇家集市的入口。

廣場的東側,是規模不大但十分奢華搶眼的聖•羅圖福拉清真寺,這裡曾是阿巴斯一世的私人禮拜堂。整個清真寺的穹隆內外及壁面,用黃色為主的彩釉磚裝飾、這在波斯極為罕見。

伊瑪目廣場

薩法維王朝與阿巴斯一世薩法維王朝(1502-1736)是伊朗的一個王朝,該王朝將伊斯蘭教的什葉派定為伊朗國教,使一個具有不同種族和語言成分的國家,出現統一的國民意識。

王朝的創建者使斯梅爾一世征服了伊朗大部,吞併了伊拉克的巴格達和摩蘇爾省。與奧斯曼人和烏茲別克人的戰爭,使薩法維王朝被迫將首都遷至伊斯法罕。1588年阿巴斯一世即位,他意識到軍事力量有限,於1590年與奧斯曼帝國簽訂不平等和約,而將攻勢轉向烏茲別克。並對軍隊進行重大改組,全部按歐洲方式訓練和裝備。於1603年擊敗了士耳其人,還將16世紀初佔領波斯灣內的霍爾木茲島的葡萄牙商人趕走。阿巴斯一世傑出的統治、突出的軍事成就和有效的管理體系,使伊朗步入強國之列。

漂亮教堂屋頂

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是阿巴斯二世大帝時建成的,根據皇家集市門廊上石刻記載的準確時間,為西元1656年至1662年。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最初所採用的建築材料主要是灰泥,經過漫長的風雨剝蝕以後,這些建築很少能夠被保留下來。但所幸的是,用同種材料製成的造型優雅別致的象牙塔,卻保存了下來。通往清真寺入口處的建築,也就是現在為人們所稱道的“卓章口”,可能是伊斯法罕皇家廣場最古老的建築。

從該建築的風格上可以看出,當時工匠建築藝術表現手法發展的特點,工匠們越來越傾向于用更為華麗的建築手法。原來流行的樸素的“突角拱”,已逐漸為較為複雜的“尖斗拱”所代替,再往後就是半圓形屋頂的普及。這種帶有半圓形屋頂的建築,其屋頂造型的優雅美觀程度,並不亞於600百年後的希克斯羅圖福拉清真寺,而為世人所稱道。“卓章口”建築群,在1956年被伊朗考古部門發掘出來以前,一直被黃土所覆蓋,所以能夠保存至今。

大清真寺

伊瑪目(穆斯林的領袖)阿哈默得墓葬群,包括兩座神殿。一座是建於1167年的伊瑪目●阿哈默得神殿,另一座是阿亞圖拉(伊斯蘭教什頁派宗教領袖和法學權威)神殿。該墓葬群有著非常有趣的建築風格,在伊瑪目•阿哈默得神殿的窗戶上,有一塊高高在上的巨石,俯瞰著整個街道。在墓葬群的庭院中,有一座很可能是18世紀較為流行的叫做“巴赫迪阿裡雄獅”的雕像,當時這種雕塑是為紀念逝去的偉人而立的。

石獅上雕刻著一些描述死者生前事蹟的文字及標誌死者身份的徽章,死者的頭像被放置在石獅的嘴裡。相對於庭院中的其他建築來說,石獅被很好的保存下來。兩座神殿的內部建築風格迥異,伊瑪目●阿哈默得墓葬的內部建築,採用的是當時非常傳統的圓頂加天窗式。護牆板的瓷磚上,稀稀疏疏的裝飾著一些大徽標的繪圖。而阿亞圖拉生於1846年,卒於1914年,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宗教領袖,他的神殿風格也是別具特色,當遊人步入神殿內部時,就會被遍佈神殿四周豪華的洛可哥裝飾風格驚訝不已。

皇家清真寺

始建於1611年的伊瑪目清真寺,又稱“皇家清真寺”。清真寺的內外圍牆和一些高大圓柱,都以藍色的小塊瓷磚拼嵌成一幅幅瑰麗動人的波斯傳統圖案。精美的蜂巢式穹頂,繁複的馬賽克花紋雕飾,美麗的孔雀藍色調,讓人迷醉到不能自拔,故又稱東方的“藍色清真寺”。加上比例勻稱的穹隆形波斯風格建築,形成一個完美的視覺奇觀,彰顯了阿巴斯一世的想像力和卓越的建築天賦,是古代清真寺建築中最為華麗的一座。整個清真寺都面朝聖地麥加,建築者把對伊斯蘭的虔誠發揮了到極致。

在正門類似壁龕處的兩個鑲板上,有精美的圖案。其前廳輝煌,呈八角形。它有四個“伊旺”,西邊那個“伊旺”有一個寬闊的前廊,廊頂上建有“宣禮塔”。南邊那個“伊旺”是最大的一個,通向一座巨大的祈禱大廳,用大塊碧玉石或大理石製成的洗禮盆,位於正門附近,東部和西部有兩座經學堂。

伊瑪目清真寺是世上最精美的建築物,是伊朗在建築、木雕刻、釉磚工程上的一個壯麗雄偉的典型。由於建築的莊嚴和華麗,被列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物之一。牆壁上還有反映當時文化藝術最高水準的壁畫和裝潢。該寺占地面積17000平方米,是伊斯法罕最大的雙層拱頂清真寺。位於寺院南側的大拱頂高54米,主要部分均為鍍金或鍍銀,輝煌奪目,光彩照人。

伊斯法罕美麗清真寺

其最獨特之處,是整座清真寺像是被扭曲似的。清真寺入口伊萬門正面面向廣場,而朝向聖地麥加方向的主題建築和內部庭院,則躲在了塔門之後。該清真寺是世界上最美清真寺之一,是波斯建築的典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評為世界遺產。清真寺的七彩馬賽克和漂亮至極的題字是最吸引遊客的亮點。

正殿穹頂中央對應的地面上,有一塊黑色回音石,在石頭上用力跺一腳,可以聽見長長的回音。雖然科學家已經測出多達49次的回音,但常人的耳朵只能聽到大約12次的回音,這也足以使得在中心點說話的人的聲音,響徹整個清真寺。據說,在這裡一個人講話,整個清真寺都能聽到。這是與北京天壇回音壁相媲美的回音建築物,可惜沒能親身領略到。

與伊瑪目清真寺迥然不同的是,始建於12世紀的聚禮清真寺以龐大,古樸著稱。它是伊朗最大的清真寺,它並沒有繁複的彩色花紋,而全部用泥土磚牆的本色示人。聚禮清真寺凝聚了近800年的歷史,由不同時代不斷擴建,混合了不同時期伊朗和伊拉克的伊斯蘭風格。中午時刻,偌大的清真寺空無一人,當太陽光柱從27米高的穹頂上直直投射到地面的時候,整個清真寺靜謐肅穆,伊斯蘭聖歌仿佛就在耳邊迴響,百年間過往的虔誠信徒仿佛就在身邊膜拜……

星期五清真寺

聚禮清真寺又稱“星期五清真寺”。據說,伊斯蘭教在剛剛傳到波斯的時候,每到一個城市,必先修建清真寺,因為禮拜的時間是星期五,這些清真寺大多以‘星期五’冠名。所以,在伊朗各地有很多星期五清真寺。在伊朗官方的旅遊資料上,這樣評述伊斯法罕的星期五清真寺:是伊斯蘭世界最大,最神秘的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占地面積非常廣闊,實際上是由四個不同時期留下的清真寺所組成,在伊斯蘭教剛剛傳入波斯時就開始興建。不同的“祈禱殿”歷史不同,風格亦迥異,不同風格的裝飾,敘述著歲月的痕跡。可以說,這是一本清真寺建築史的百科全書,在這裡可以看到明顯的阿拉伯風格、土耳其風格、蒙古風格。不同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時代印記,也記載著這座城市的發展歷史,難怪它在2012年也被收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伊斯法罕清真寺

整個清真寺都沒有貼瓷片,沒有不同色調的渲染裝飾,也沒有波斯地毯的豔麗鋪陳,一點都不華麗。但那些樸素的磚泥,保持著泥土本身的色彩,厚重的灰黃色,在歲月中透著莊嚴,在質樸中顯著肅穆,散發著古老的魅力和獨特的氣質,時光也仿佛在此倒流了上千年。

穿過其中一個清真寺,豁然開朗,一個大廣場呈現眼前。從這裡可以看到整個星期五清真寺是一個典型的“四合院”式的結構,東西南北四個門兩兩相對,呈十字形對稱。庭院中央,還有一個水池,典型的波斯風格。非常喜歡星期五清真寺的廣場,很大而且沒有其他遊客,非常安靜,可以讓人更好地體會這裡虔誠的氛圍。主寺大門的圓頂上還停留著許多鴿子,偶爾在廣場上空飛翔穿梭,帶來一些靈動的氣氛。外面大巴紮的喧囂,早已杳若沉魚。置身於此,渾然忘我,也忘了塵世。

還有一個廳有27米高,和歐洲的大教堂相比也毫不遜色。雖然這不是我們見過最高的穹頂,但完全是古老的磚石結構,沒有任何修飾,還是千百年來的模樣,因此顯得特別的震撼。古老得仿佛能嗅到一絲黴味的宏大建築,沉澱了無數的靜默,無聲地敘述著悠悠歷史……

旺克大教堂

伊斯法罕不止有清真寺和拜火教神廟,還有教堂。來伊朗之前還以為伊朗是一個單宗教國家,其實不然。旺克大教堂位於伊斯法罕南面的喬爾法區,喬爾法是伊朗與亞美尼亞邊境的一個小鎮,當年阿巴斯大帝為了盡心去打造伊斯法罕成為首都,特意從喬爾法引進了大批亞美尼亞工匠到這裡,並把他們居住的區域命名為喬爾法區。亞美尼亞人除了帶來了技術還帶來了基督教,基督教在這裡生根發芽,他們建起了很多教堂,其中最精美的便是這座旺克大教堂了。

從外觀看,這裡很像清真寺,有著巨大的穹頂,沒有往常教堂標誌性的尖塔。唯一看出與清真寺不同的是,穹頂頂部插著極不協調的十字架。

總是感覺這個教堂有點怪異,懷著疑惑的心情進入教堂內部,一下子被驚呆了。教堂內金碧輝煌,全是用金色做主色調的聖經題材繪畫,中間還部有大量伊斯蘭風格的紋飾,牆角上繪有熾天使加百列。如此“混搭”的內牆,讓人目瞪口呆。牆上的各種聖經故事,精緻得像畫廊一般,這可能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有圓形穹頂的教堂了,穹頂完完全全是伊斯蘭風格的模樣,四角還有很多加百列……

清真寺的孩子們

擺放聖經的聖座,每一個細節都十分精美,同時每個角落都是金燦燦的。這是我們見過內部最精美的教堂了,混搭著伊斯蘭的風格,使這裡美得詭秘,攝人心魄。圓形穹頂,聖經壁畫,伊斯蘭紋飾,金燦燦的燈光和完美的各個細節。儘管這個教堂一直不是各種旅遊書中的重要景點,但筆者認為,這裡絕對是伊斯法罕甚至是整個伊朗不可錯過的地方……

這座絢爛多彩的城市,毫無疑問是伊朗的“魂”之所在。沙阿清真寺的藍色穹頂,映射著太陽的光輝;謝克洛弗拉清真寺中,每天黃昏都會上演都光影奇跡;阿里卡普宮繁複到無以復加的精美裝飾。可以說恢弘雄偉的伊斯法罕皇家廣場四周,彙集了這個國家乃至中世紀至近代伊斯蘭世界最壯美絢麗的建築。

四十柱宮

“四十柱宮”建於1647年,是阿巴斯二世處理國事的地方。其實它只有20根柱子,通過水中的倒影,從而形成了四十根柱。伊朗常年水源稀少,這裡的水景顯得格外珍貴,借水造景手法也足以見得人們對於水的格外珍惜。你可以仔細欣賞宮殿內的壁畫,呈現的內容是皇家往日的生活,以及對於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的記載。圍著池塘慢慢踱步,再到周圍的園林中喝一杯傳統的伊朗式下午茶。

三十三孔橋

而夜幕下的三十三孔橋,是這個國家最美的“舞臺”。橋孔被燈光裝點成一個個舞臺,而無數當地人在此上演著一幕幕人生。這裡會有年輕人演奏樂器,唱伊朗的歌曲,人來人往。有二三成群的人吸著水煙,有人在樹下竊竊私語。你可以漫步橋頭,靜靜在河邊看著流水,人生百態盡顯於此……

踏上伊斯法罕的瞬間,感受到的是伊朗人民的熱情洋溢的話語與歌聲;漫步古跡時,觸摸到的是波斯帝國久遠的靈魂;當聽到清真寺中傳出來整齊劃一的禱告聲時,心靈深處會肅然起敬;伊朗女子那黑頭紗下,一雙彎彎的笑眼和波斯王子般帥哥的英姿颯爽;精緻華美的手工波斯地毯,絲綢之路上清脆的駝鈴;還有那似《一千零一夜》裡那設計別致、雕工精湛的波斯庭院,帶給我們的是心靈的震撼和感歎。(圖/文 五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