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買血不如造血,遊戲直播平臺搶人背後的模式之爭

近日,沉寂已久的直播行業再度鬧出了一系列大新聞,先是企鵝電競平臺主播張大仙突然宣佈跳槽鬥魚,緊接著虎牙兩大一哥主播嗨氏與楚河公開撕逼,最終事情以張大仙、嗨氏違背契約精神跳槽鬥魚平臺暫告一段落,

而其中又被媒體曝出鬥魚為挖人請水軍搞事。這一直播平臺挖牆腳引發的亂象也引起了業界熱議。

為什麼說主播的重要性不復當年?

其實,挖角這種事對於直播行業並不罕見,尤其是對於遊戲直播平臺來說,其根本原因在於頂級主播曾經非常重要。

簡單的說,在此前的直播行業發展階段,一個頂級主播是自帶粉絲和流量的,

依靠挖掘頭部主播一度能夠為平臺帶來流量的大幅增長,這是撐起平臺的內容輸出、品牌知名度和商業價值的關鍵,更是決定直播平臺能否做出業績獲取資本市場認可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挖人和跳槽是在直播行業此前的野蠻生長階段的常見新聞。

所以放眼當年,知名主播在跳槽之餘往往伴隨著與同行、老東家之間的撕逼,例如LOL頭部主播文森特從鬥魚跳槽到戰旗平臺,

洞主從鬥魚跳槽到虎牙平臺時都曾一度遭遇老東家的起訴。

但在本次主播跳槽事件中,平臺方面的反應卻十分淡然,虎牙方面不過是宣佈嗨氏違約,申請仲裁違約罰金,企鵝電競更只是發表了一份平淡的聲明,此外如熊貓、戰旗等老平臺則非常平靜。

在我看來,這是由於挖掘頭部主播之於平臺的重要性已經不復當年,事實上,經過多年發展,直播行業早已成熟,

如今直播平臺可以自己培養頂級主播,而無需花費高薪與精力去爭奪存量市場的頂級主播。以企鵝電競為例,張大仙從一文不名到擁有400萬粉絲的王者榮耀頂級主播,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這其中的關鍵正是企鵝電競平臺投入資源和成本的大力栽培,比如在張大仙僅僅進入直播行業半年後,就獲得了2016年遊戲風雲榜“年度新晉電競主播”。

同時,企鵝電競還幫助張大仙製作節目、參加商演、出席盛典等等,

對其進行了全面包裝打造,對張大仙的曝光率、知名度和粉絲積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說,現如今一個頂級主播的離開的確會對平臺造成損失,但這種損失遠達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與其花費心思和精力去與跳槽者及挖人平臺撕逼,只要平臺的資源和影響力還在,再造一個頂級主播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鬥魚挖人模式會造成那些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鬥魚頻繁的搞事挖人,打壓競品並不出人意料,因為對於眼下正在融資關口的鬥魚來說,其業績與前景並不樂觀,除了仍然虧損運營流血前進之外,根據此前獵豹全球智庫(Cheetah Lab)、中國移動和粉俱樂部聯合發佈的《2017上半年中國直播app白皮書》顯示,在移動端遊戲直播平臺中,虎牙直播的資料已經淩駕於鬥魚之上,而僅僅成立半年多的企鵝電競,也已經迅速飆升到前三,鬥魚的壓力之大可以想見。

而鬥魚再度開展的挖人大戰,我認為會造成以下三點影響:

1、對於行業來說,必須承認的是,如今的直播領域已經不站在互聯網行業的最火熱風口之上,資本市場追捧的意願有所下降。而平臺在頻寬、主播和內容方面需要付諸巨大成本支出也已經是業界公認,挖角主播的模式繼續盛行勢必會導致整個行業的主播簽約費行情上漲,加大平臺方面的成本和現金流壓力,對平臺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2、對於鬥魚來說,挖角主播會給自家旗下的主播體系帶來衝擊,一個簡單的道理是,平臺方面用以培養和推薦主播的資源往往是有限的,僧多意味著粥少。另一方面,平臺方面在招攬新興主播後,往往又會對老主播進行打壓,只為降低與老主播的續約費用成本。例如鬥魚在引入陌陌一姐主播阿冷之後,同一定位的自家一姐馮提莫直播間的人氣就被壓制到了平時的五分之一,這遭遇了馮提莫粉絲的吐槽詬病。

3、對頻繁跳槽的主播來說,過於趨利不惜違背契約精神也同樣會引起平臺和觀眾的反感,直播平臺的規則是把主播、內容、互動、觀眾等內容進行有效串聯,主播作為其中的單一要素不能決定平臺的成敗。因此,一個自視甚高又不遵守契約精神的主播,並不利於其自身日後的發展。

總的來看,挖人模式已經不適用於當前的直播行業,鬥魚出於期冀依靠頭部主播的簽約來帶動流量的上漲並不難以理解,但攪渾水挖人的方式卻並不可取。

買血不如造血,模式之爭更值得業界深思

其實,在本次挖人事件中,我們更應該看到鬥魚、虎牙和企鵝電競三大平臺背後的模式差異。

對於鬥魚來說,時至今日其仍然保持著挖人、打壓競品的習慣,其實,早在2015年4月,鬥魚就被曝出一個月內用超過6000萬費用成本從虎牙直播連挖6人的新聞,在造血能力方面鬥魚始終有所欠缺。另一方面,遊戲直播起家的鬥魚走上了轉型泛娛樂直播的道路,借由明星+電競的組合,進一步切入跨界直播。

但是就目前來看,鬥魚在泛娛樂直播領域的成績並不突出,反而在遊戲直播方面的優勢正逐步喪失。從《王者榮耀》崛起以來,遊戲直播領域的格局也開始被顛覆。

虎牙方面則從2016年開始謀求主播明星化和明星主播化的並行戰略,旨在打破草根與明星之間的壁壘,這其中遊戲主播也得以分一杯羹。據瞭解,虎牙平臺成立了主播經紀團隊,為簽約主播定制發展規劃,通過自製直播節目或引進專業的節目來提高主播的表現力的知名度,此外,還對主播加以包裝。

不難看出,虎牙平臺也擁有一定的造血能力。最好的例子莫過於同樣從一文不名到登陸多個節目成為頂級遊戲主播的騷男,其有今天的成就同樣離不開虎牙的栽培。

最後再來看看企鵝電競,和常規的直播平臺相比,企鵝電競首先背靠騰訊這座社交帝國,這是其他平臺無法擁有的社交資源。而在造血方面,企鵝電競更擁有自己獨立的電競賽事系統QGC,這個定位在全民參與的比賽中走出了不少職業選手外,相當一部分選手也成為平臺的當紅主播。

再加上平臺著手於電競興趣用戶社群的運營等,這意味著企鵝電競不僅只能看直播,還可以參加線上賽事,查閱賽事資訊,在興趣圈社交,使用者可玩內容的豐富無疑提高了用戶黏性和活躍,更是一個圍繞主播發展道路的生態閉環。

在這個生態中,主播可以是職業選手,可以是草根,可以是明星,起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企鵝電競所能帶給主播的價值——為主播們提供成長的空間和機會。

除此之外,企鵝電競在包裝、宣傳、粉絲運營等方面也為主播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支持,包括在更大的QQ平臺上建立自己的俱樂部管理體系等等,可以說,企鵝電競是上述三家平臺中造血能力最強也是最具潛力的。

寫到最後,我想說的是另一家切入直播行業的陌陌在本月中旬發佈財報後股價大跌20%,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直播行業正在逼近天花板,完善模式打破業務邊界,尋求更加可觀的市場已經是整個行業所亟需的,而僅從本次挖人事件中,我們所看到的是直播平臺買血遠遠不如造血,與其頂著成本高壓花費千萬引入別家主播,不如花費遠少與此的成本培養出幾個人氣主播,走向下坡路的鬥魚與快速崛起的企鵝電競的模式之爭值得全行業深思與借鑒。

也已經迅速飆升到前三,鬥魚的壓力之大可以想見。

而鬥魚再度開展的挖人大戰,我認為會造成以下三點影響:

1、對於行業來說,必須承認的是,如今的直播領域已經不站在互聯網行業的最火熱風口之上,資本市場追捧的意願有所下降。而平臺在頻寬、主播和內容方面需要付諸巨大成本支出也已經是業界公認,挖角主播的模式繼續盛行勢必會導致整個行業的主播簽約費行情上漲,加大平臺方面的成本和現金流壓力,對平臺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2、對於鬥魚來說,挖角主播會給自家旗下的主播體系帶來衝擊,一個簡單的道理是,平臺方面用以培養和推薦主播的資源往往是有限的,僧多意味著粥少。另一方面,平臺方面在招攬新興主播後,往往又會對老主播進行打壓,只為降低與老主播的續約費用成本。例如鬥魚在引入陌陌一姐主播阿冷之後,同一定位的自家一姐馮提莫直播間的人氣就被壓制到了平時的五分之一,這遭遇了馮提莫粉絲的吐槽詬病。

3、對頻繁跳槽的主播來說,過於趨利不惜違背契約精神也同樣會引起平臺和觀眾的反感,直播平臺的規則是把主播、內容、互動、觀眾等內容進行有效串聯,主播作為其中的單一要素不能決定平臺的成敗。因此,一個自視甚高又不遵守契約精神的主播,並不利於其自身日後的發展。

總的來看,挖人模式已經不適用於當前的直播行業,鬥魚出於期冀依靠頭部主播的簽約來帶動流量的上漲並不難以理解,但攪渾水挖人的方式卻並不可取。

買血不如造血,模式之爭更值得業界深思

其實,在本次挖人事件中,我們更應該看到鬥魚、虎牙和企鵝電競三大平臺背後的模式差異。

對於鬥魚來說,時至今日其仍然保持著挖人、打壓競品的習慣,其實,早在2015年4月,鬥魚就被曝出一個月內用超過6000萬費用成本從虎牙直播連挖6人的新聞,在造血能力方面鬥魚始終有所欠缺。另一方面,遊戲直播起家的鬥魚走上了轉型泛娛樂直播的道路,借由明星+電競的組合,進一步切入跨界直播。

但是就目前來看,鬥魚在泛娛樂直播領域的成績並不突出,反而在遊戲直播方面的優勢正逐步喪失。從《王者榮耀》崛起以來,遊戲直播領域的格局也開始被顛覆。

虎牙方面則從2016年開始謀求主播明星化和明星主播化的並行戰略,旨在打破草根與明星之間的壁壘,這其中遊戲主播也得以分一杯羹。據瞭解,虎牙平臺成立了主播經紀團隊,為簽約主播定制發展規劃,通過自製直播節目或引進專業的節目來提高主播的表現力的知名度,此外,還對主播加以包裝。

不難看出,虎牙平臺也擁有一定的造血能力。最好的例子莫過於同樣從一文不名到登陸多個節目成為頂級遊戲主播的騷男,其有今天的成就同樣離不開虎牙的栽培。

最後再來看看企鵝電競,和常規的直播平臺相比,企鵝電競首先背靠騰訊這座社交帝國,這是其他平臺無法擁有的社交資源。而在造血方面,企鵝電競更擁有自己獨立的電競賽事系統QGC,這個定位在全民參與的比賽中走出了不少職業選手外,相當一部分選手也成為平臺的當紅主播。

再加上平臺著手於電競興趣用戶社群的運營等,這意味著企鵝電競不僅只能看直播,還可以參加線上賽事,查閱賽事資訊,在興趣圈社交,使用者可玩內容的豐富無疑提高了用戶黏性和活躍,更是一個圍繞主播發展道路的生態閉環。

在這個生態中,主播可以是職業選手,可以是草根,可以是明星,起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企鵝電競所能帶給主播的價值——為主播們提供成長的空間和機會。

除此之外,企鵝電競在包裝、宣傳、粉絲運營等方面也為主播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支持,包括在更大的QQ平臺上建立自己的俱樂部管理體系等等,可以說,企鵝電競是上述三家平臺中造血能力最強也是最具潛力的。

寫到最後,我想說的是另一家切入直播行業的陌陌在本月中旬發佈財報後股價大跌20%,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直播行業正在逼近天花板,完善模式打破業務邊界,尋求更加可觀的市場已經是整個行業所亟需的,而僅從本次挖人事件中,我們所看到的是直播平臺買血遠遠不如造血,與其頂著成本高壓花費千萬引入別家主播,不如花費遠少與此的成本培養出幾個人氣主播,走向下坡路的鬥魚與快速崛起的企鵝電競的模式之爭值得全行業深思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