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軻(約前372一前289),戰國中期鄒國(今山東濟甯鄒城)人,

中國古代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軻3歲喪父,幼年得力於母教。"孟母三遷"及"斷機勸學"故事,成為家教佳話,廣泛流傳。孟軻"受業於子思之門人" ,曾遊學于齊都稷下學宮。40歲以後,遊說各國,到過宋、魯、滕,梁等國,雖倍受禮遇,終因其政治主張與時勢不合,"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 ,而先後離去。最後再到齊國,被齊宜王聘為客卿,"受上大夫之祿,不任職而論國事" 。齊宣王不肯實行孟子建議,

孟子遂告老還家。

孟子一生從事教育工作。他第一次到齊都稷下時,可能已開始聚徒講學。而最後一次到齊,"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 ,已是學生眾多名躁一時的大師了。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晚年還鄉,專意講學,與弟子公孫醜、萬章等編成《孟子》一書。

孟子對孔子推崇備至,說:"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歎息自己出生太晚,"未得為孔子徒也。" 司馬遷說孟子受業於子思之門人。

子思是孔子嫡孫。子思的老師又是孔子高足曾參。孔子死後儒分為八,其中"子思之儒"與"孟氏之儒"實為師承關係,後世稱之為思孟學派。戰國時期,先有思孟學派,後有荀子學派,儒學得以大張。唐代韓愈倡儒學道統說,自堯舜以至於孔子,接續孔子的則只有孟子,這是韓愈有意揚孟抑荀。至此孟子為儒學正統傳人成為定論。孟子被尊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而孟子本人也是以孔子繼承人和捍衛者自許的。

孟子在新形勢下發展了孔子思想。他在"誠"本體基礎上,構築起包括天道觀、性善論、仁政說、英雄史觀的唯心主義思想體系。"孔孟之道"奠定了儒家學說的根基。思孟學派所發展的"心性之學"孕育了後來的宋明理學。孔子、孟子的學說雖不行於當世,但是當封建制度確立需要相應的上層建築為之服務時,即刻受到重視,被確定為封建國家的正統思想,

對我國封建社會的發展,包括教育和文化的發展,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孟子》一書記述了孟子遊說各國及有關學術爭鳴的情況,記錄了孟子的教育活動和教育主張,是研究孟子思想的最主要的文獻資料。全書共7篇,261章,約35,000字。篇名取開篇首句中二、三字,為《梁惠王》、《公孫醜》、《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每篇又分上下,如《梁惠王上》《梁惠王下》等。蓋自漢以來舊式版本全書作14卷,

即每篇上為一卷,下為一卷,合二卷為一篇。

關於《孟子》的篇數。《史記·孟荀列傳》說是7篇,但是東漢應劭《風俗通·窮通》及班固《漢書·藝文志》皆說為11篇。趙歧《孟子題辭》則說孟子"著書七篇","又有外書四篇"。他只給七篇作注,認為外四篇"似非《孟子》本真,後世依放而托之也。"七篇流傳至今,而外四篇早就亡佚了。今傳《孟子外書》四篇,清代學者已辨明為明人偽作,梁啟超所謂"偽中出偽" 。看來,司馬遷七篇說是可信的。

關於《孟子》的作者。歷來有三派意見:孟子自著說、孟子死後其學生編定說、孟子師生合作說。司馬遷說: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歷代多數學者贊同司馬遷之說,為師生合作派。自著派中如朱熹承認書中有孟子門徒筆墨,孟子曾加"刪定",是靠近師生合作派的。學生編定派最主要的論據是,書中諸侯有死于孟子之後的,為什麼也稱諡?對此閆若璩解釋說."卒後,書為門人所敘定,故諸王侯皆加諡焉。"

關於《孟子》的注釋。最早有東漢趙歧的《孟子章句》,《十三經注疏》即用趙注。以後注家紛紜,重要的有朱熹的注。古注中最好的是清人焦循的《孟子正義》。今人楊伯峻有《孟子譯注》,注釋精當,可讀性強。

關於《孟子》的歷史地位和影響。《漢書·藝文志》將《孟子》列為子書。但是漢人普遍視其為輔經的"傳"。五代後蜀時,《孟子》被列入"十一經"刻石,是為稱"經"之始。南宋朱熹取《大學》、《中庸》,合《論語》、《孟子》為"四書",花畢生精力作《四書集注》(含《孟子集注》),《孟子》地位隨之提高。自元仁宗規定科舉考試必須在"四書"內出題,而且議論必須遵照朱注,直到晚清廢科舉一直沿用這一規定。這樣,《四書集注》便是所有讀書人的必讀書了,《孟子》一書的影響自非其他諸子可比。總之,《孟子》的地位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沒落,逐步被抬高起來,影響也越來越大。中間也曾有過一點插曲,如明太祖初即位,對孟子"民貴君輕"思想很惱火,下令刪去《孟子》85條,另出《孟子節文》一書,至永樂年間又恢復《孟子》全文。

《孟子》繼承並發揮孔子的教育思想,許多問題比孔子講得更為明確、生動;又在新提出的性善論的基礎上,發展出"心性之學"。《孟子》對中國封建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宋代以後的理學教育影響深遠。對《孟子》教育思想,我們"要批判它,要從這個暫時的形式中,剝取那在錯誤的、但為時代和發展過程本身所不可避免的唯心主義形式中獲得的成果。"

《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性善論

孔子曾提出'性近習遠",對人性善惡沒有表態。"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孟子》性善論的根據是:"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党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 又說:"人之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簡言之,人生而有"不忍人之心"和仁義禮智"四端"。這是先驗的、超功利的、天賦的良知良能,是人之所以為人、人同禽獸的分野。

"四端"擴充開來即為"四德"。這需要有信心,要經過主觀的努力。"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人皆可以為堯舜" ,自謂不能、自暴自棄是無道理的,是有害的。

既然人性善,為什麼有為不善的,有惡人呢?《孟子》說,此"非才(性)之罪也",而是環境"陷溺其心",四端遭泯滅所致。它舉例說,水向下流是水的本性,但在外力作用下水可倒流、可上山。不過處於同樣惡劣的環境中,如舜居深山之中,"其所以異于深山之野人者,幾希。"然而,舜"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 ,故舜成為聖人,而野人仍為野人。惡劣環境中也有"善言"、"善行",能否為善關鍵還在於有無積極向善的主觀願望和奮鬥精神。

《孟子》還提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的認識路線,認為人的心性來自天賦與天相通,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儘量擴充自身善端,就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孟子》性善論是唯心主義的,目的是證明宗法道德的合理性與自覺修養道德的必要性。孟子與告子等人就人性問題展開辯論,深化了對人自身本質的探討,給以後中國思想界提出一個重要課題。性善論是《孟子》哲學思想的重要內容,是其論證教育基本問題及闡述教育教學原則、方法的理論基礎。

《孟子》論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首先,從國家和社會說,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

《孟子》在性善論基礎上,提出仁政思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於掌上。" "不忍人之政"即是仁政。仁政必須重視教育,"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因為只有教育才能培養"仁者"造就"俊傑";任用這樣的人做官才能施行仁政,治天下如運股掌。"不信仁賢,則國空虛。"

《孟子》十分重視民心向背,它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的著名論斷,在歷史上有很大影響。教育是得民的重要手段。"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總之,教育對於施行仁政、鞏固政權,實現社會的統一和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忽視教育,則"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

行仁政要"制民恆產"、"省刑罰,薄稅斂",讓百姓免除饑寒交迫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有了這樣的物質條件,還需開辦學校抓緊教育工作。這是因為教育能使百姓樹立起人格追求的自覺性,使社會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如此則天下歸心,不用戰爭殘殺即可以"王天下"。一方面,"有恆產者有恒心" ;另一方面,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孟子》把教育同經濟同人民物質生活聯繫起來,發揮孔子"庶富教"思想,勾畫出一幅王道政治藍圖。

其次,從人的發展說,教育是保存和擴充人的善端,形成高尚人格的決定力量。

《孟子》性善論認為"仁義禮智根於心","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 但是,天賦於人的只是善端,而非完全的道德;況且,人受環境影響,善端遭陷溺就會為不善。所以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教育的作用即在於促進人對自身固有善端的體認,獲得道德修養的主體意識,保存、擴充和發展善端,成為道德上的完人、"聖賢"。

人有天賦善端,"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性善論解釋了教育的機制,對教育培養高尚人格的作用是滿懷信心的,包含有外因需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合理成分。但是,性善論是唯心主義的,這就使《孟子》關於教育的機制和作用的論述,蒙上神秘色彩。

《孟子》明確提出"明人倫"的教育目的

《孟子》提出學校要"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申以孝悌之義。"辦學目的在於"明人倫",使學生懂得並遵守維護社會尊卑、貴賤、男女、長幼、朋友關係的封建道德規範,培養自覺服從封建統治秩序的"君子"、"聖賢"。

"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明人倫的教育也就是自覺體認和擴充四端為四德的實際內容。《孟子》要求學校的智育、美育都要為明人倫的目的服務,圍繞孝悌仁義來進行。"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 這樣,封建倫理道德教育就成了學校教育的主體和中心了。

中國封建社會的教育都把《孟子》提出的"明人倫"當作教育目的。這對於統一辦學思想,統一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是有積極意義的。明人倫的教育對於封建政權的鞏固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有過歷史性貢獻;對於形成中國人重視道德的價值觀念,中國以"禮義之邦"著稱於世是有重大作用的。《孟子》講的倫理關係是雙向的,要求雙方都承擔相當的道德責任,這對於君權、父權是有某種約束作用的。"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這是《孟子》思想的民主性精華。

但是,把學校教育目的局限於明人倫上,有重德輕智傾向,忽視自然知識的教育,對中國古代教育也是有消極作用的。

《孟子》關於道德教育和修養的思想

《孟子》在其性善論基礎上,提出"存心養性"為核心的一系列道德教育和修養的原則、方法,繼承、發展了孔子的德育思想,對於鑄造我國封建士大夫品格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1.存心養性。《孟子》性善論把存心、求放心當作教育的任務和個體修養的內容。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這是因為心是善之本,也是人體的"大官"。"心之官則思。" 存心才能獲得對善的理性自覺。人欲則源於耳、目、口、鼻、舌等感覺器官。人的感覺器官屬"小官",沒有理性,不能辨別是非,只是追求享樂,一遇外物便被引向迷途,成為存心的障礙。

《孟子》存心寡欲主張,提出道德修養必須正確對待物質欲望問題。它要求人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貪圖物質生活享受,物質享受方面的欲望多了,將妨礙精神境界的提高。這是其合理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它把二者絕對對立起來,"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則是走向極端了。同樣,它強調思維對道德修養的重要性,要求樹立對道德的理性自覺,是合理的因素。但是視感覺器官為"小官",輕視感性認識,割裂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的聯繫,進而說什麼"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 。則是錯誤的。

2.立志養氣。《孟子》強調立志,志行高尚,"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它認為具有仁義理想的人,有一種高尚的精神力量,能把生死、榮辱、苦樂置之度外。"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這些話已成為傳世格言;中國歷史上無數英雄豪傑無不蒙其教益,在今天仍然有教育意義。

《孟子》把立志與養氣聯繫起來,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什麼是"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而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 顯然,浩然之氣是在精神上壓倒一切的凜然正氣。這種氣在古今許多英雄人物身上確實是存在的。《孟子》認為浩然之氣是以直(正義)培養出來的,是與道(道理)相配合,經過正義行為的不斷積累所產生,而非一時一事所能成就的。可知,它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這對於我們的德育工作當有所啟示。

3.反求諸已。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孟子》根據孔子"君子求諸己"的要求,提出"反求諸己"原則。它說:"親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孟子》認為,能反求諸已,確實以仁愛、禮貌待人,一般說來是會得到相應的對待的;而一再反躬自求,確實相信自己沒有不足,這時如對方仍以"橫道"待我,那就只好把他看作禽獸,對禽獸則不必計較。這種嚴己寬人的風格,已經成了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需要加以弘揚。

再進一步,《孟子》認為"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一個人要"自求多福",不可"自作孽"。 它多次指出人不可自戕自侮、自暴自棄。"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這些話洋溢著樂觀進取精神,對於認識人的主體作用,發揮主觀能動性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有唯意志論傾向。

4.知恥改過。《孟子》認為在道德修養上知恥與否關係重大。"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這是因為"羞惡之心,義之端也。"知恥才能找回並發揚善端,才能改過遷善。

《孟子》主張要像子路那樣"聞過則喜",像大禹那樣"聞善言則拜。" 它多方闡發孔子"過則無憚改"思想;又進一步提出"與人為善"的要求。《孟子》說:"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與人為善"首先要做到有過改過,無過也樂於學習別人長處;進而要"善與人同",積極為善,並偕同別人一道為善。這種虛心向別人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思想,今天仍不失其借鑒意義。

5.磨煉意志。《孟子》在道德教育和修養方面非常重視磨煉意志。它有一段名言:"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這裡,《孟子》沒有講"良知""良能"。而是強調了自覺地刻苦磨煉的重要性,這實際上擺脫了性善論,承認"天"並不能代替環境的磨礪而使人增益其才能。因此,這段話是帶有唯物論傾向的,只是帶了點唯心論尾巴,說這樣的環境是"天"有意安排的。

《孟子》的教學思想

建立在性善論基礎上的《孟子》教學思想,強調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理性思維的重要。雖然《孟子》教學論主旨在闡發孔子已經提出的各項原則,但是仍具有自己的特色。

1.啟發教學與深造自得。孔子最先提出啟發教學原則。《孟子》發展孔子思想,更加強調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要自求自得,教師不應代替學生思考做結論,也不應降低對學生的要求。它說:"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又說:"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盡心、知性、知天"思想,認為"萬物皆備於我矣。" 因此只要自己自覺體認,積極思考,便會獲得知識德性,即所謂"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 《孟子》認為,也只有這種自覺探求思考得來的知識,才能掌握得牢固,運用起來得心應手。它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從性善論出發,強調知識德性的內爍內求,重視獨立思考的作用,發揮教為誘導、學為主體思想,發展了孔子啟發教學原則,但是也使之蒙上了神秘色彩,而且有忽視聞見之知的傾向。

2.因材施教與堅持標準。《孟子》認為學生的素質、才能和學習態度、條件等是有差異的,教師應當針對不同類型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 又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總之,教學應當從學生實際出發,採取多樣靈活的方法。

《孟子》繼承發揚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同時提出教學必須堅持一定標準,對因材施教思想作了必要補充。《孟子》舉例說,羿教人射箭一定把弓張滿,學者也必須學著張滿弓,張滿弓是射箭所要求達到的標準。能幹的工匠教人學藝,一定要用規矩,學者也必須學會用規矩,因為無規矩方圓便失去了標準。"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 教學要做到因材施教,又要堅持統一要求與標準,"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3.循序漸進與專心有恆。《孟子》以流水為喻,生動地闡發了循序漸進的思想。"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 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必須反對急躁躐等,因為"其進銳者,其退速。" 同時,《孟子》講循序漸進,還有不舍晝夜、持之以恆的意思。它說:"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 因此,堅持循序漸進原則,還必須反對"一暴十寒"、半途而廢。

學習要有成效,還必須做到專心致志。《孟子》以二人從奕秋學藝,學習結果大不相同的故事,說明"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的道理,在中國已是家喻戶曉的了。(王書田)

司馬遷七篇說是可信的。

關於《孟子》的作者。歷來有三派意見:孟子自著說、孟子死後其學生編定說、孟子師生合作說。司馬遷說: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歷代多數學者贊同司馬遷之說,為師生合作派。自著派中如朱熹承認書中有孟子門徒筆墨,孟子曾加"刪定",是靠近師生合作派的。學生編定派最主要的論據是,書中諸侯有死于孟子之後的,為什麼也稱諡?對此閆若璩解釋說."卒後,書為門人所敘定,故諸王侯皆加諡焉。"

關於《孟子》的注釋。最早有東漢趙歧的《孟子章句》,《十三經注疏》即用趙注。以後注家紛紜,重要的有朱熹的注。古注中最好的是清人焦循的《孟子正義》。今人楊伯峻有《孟子譯注》,注釋精當,可讀性強。

關於《孟子》的歷史地位和影響。《漢書·藝文志》將《孟子》列為子書。但是漢人普遍視其為輔經的"傳"。五代後蜀時,《孟子》被列入"十一經"刻石,是為稱"經"之始。南宋朱熹取《大學》、《中庸》,合《論語》、《孟子》為"四書",花畢生精力作《四書集注》(含《孟子集注》),《孟子》地位隨之提高。自元仁宗規定科舉考試必須在"四書"內出題,而且議論必須遵照朱注,直到晚清廢科舉一直沿用這一規定。這樣,《四書集注》便是所有讀書人的必讀書了,《孟子》一書的影響自非其他諸子可比。總之,《孟子》的地位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沒落,逐步被抬高起來,影響也越來越大。中間也曾有過一點插曲,如明太祖初即位,對孟子"民貴君輕"思想很惱火,下令刪去《孟子》85條,另出《孟子節文》一書,至永樂年間又恢復《孟子》全文。

《孟子》繼承並發揮孔子的教育思想,許多問題比孔子講得更為明確、生動;又在新提出的性善論的基礎上,發展出"心性之學"。《孟子》對中國封建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宋代以後的理學教育影響深遠。對《孟子》教育思想,我們"要批判它,要從這個暫時的形式中,剝取那在錯誤的、但為時代和發展過程本身所不可避免的唯心主義形式中獲得的成果。"

《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性善論

孔子曾提出'性近習遠",對人性善惡沒有表態。"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孟子》性善論的根據是:"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党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 又說:"人之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簡言之,人生而有"不忍人之心"和仁義禮智"四端"。這是先驗的、超功利的、天賦的良知良能,是人之所以為人、人同禽獸的分野。

"四端"擴充開來即為"四德"。這需要有信心,要經過主觀的努力。"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人皆可以為堯舜" ,自謂不能、自暴自棄是無道理的,是有害的。

既然人性善,為什麼有為不善的,有惡人呢?《孟子》說,此"非才(性)之罪也",而是環境"陷溺其心",四端遭泯滅所致。它舉例說,水向下流是水的本性,但在外力作用下水可倒流、可上山。不過處於同樣惡劣的環境中,如舜居深山之中,"其所以異于深山之野人者,幾希。"然而,舜"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 ,故舜成為聖人,而野人仍為野人。惡劣環境中也有"善言"、"善行",能否為善關鍵還在於有無積極向善的主觀願望和奮鬥精神。

《孟子》還提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的認識路線,認為人的心性來自天賦與天相通,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儘量擴充自身善端,就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孟子》性善論是唯心主義的,目的是證明宗法道德的合理性與自覺修養道德的必要性。孟子與告子等人就人性問題展開辯論,深化了對人自身本質的探討,給以後中國思想界提出一個重要課題。性善論是《孟子》哲學思想的重要內容,是其論證教育基本問題及闡述教育教學原則、方法的理論基礎。

《孟子》論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首先,從國家和社會說,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

《孟子》在性善論基礎上,提出仁政思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於掌上。" "不忍人之政"即是仁政。仁政必須重視教育,"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因為只有教育才能培養"仁者"造就"俊傑";任用這樣的人做官才能施行仁政,治天下如運股掌。"不信仁賢,則國空虛。"

《孟子》十分重視民心向背,它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的著名論斷,在歷史上有很大影響。教育是得民的重要手段。"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總之,教育對於施行仁政、鞏固政權,實現社會的統一和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忽視教育,則"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

行仁政要"制民恆產"、"省刑罰,薄稅斂",讓百姓免除饑寒交迫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有了這樣的物質條件,還需開辦學校抓緊教育工作。這是因為教育能使百姓樹立起人格追求的自覺性,使社會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如此則天下歸心,不用戰爭殘殺即可以"王天下"。一方面,"有恆產者有恒心" ;另一方面,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孟子》把教育同經濟同人民物質生活聯繫起來,發揮孔子"庶富教"思想,勾畫出一幅王道政治藍圖。

其次,從人的發展說,教育是保存和擴充人的善端,形成高尚人格的決定力量。

《孟子》性善論認為"仁義禮智根於心","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 但是,天賦於人的只是善端,而非完全的道德;況且,人受環境影響,善端遭陷溺就會為不善。所以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教育的作用即在於促進人對自身固有善端的體認,獲得道德修養的主體意識,保存、擴充和發展善端,成為道德上的完人、"聖賢"。

人有天賦善端,"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性善論解釋了教育的機制,對教育培養高尚人格的作用是滿懷信心的,包含有外因需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合理成分。但是,性善論是唯心主義的,這就使《孟子》關於教育的機制和作用的論述,蒙上神秘色彩。

《孟子》明確提出"明人倫"的教育目的

《孟子》提出學校要"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申以孝悌之義。"辦學目的在於"明人倫",使學生懂得並遵守維護社會尊卑、貴賤、男女、長幼、朋友關係的封建道德規範,培養自覺服從封建統治秩序的"君子"、"聖賢"。

"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明人倫的教育也就是自覺體認和擴充四端為四德的實際內容。《孟子》要求學校的智育、美育都要為明人倫的目的服務,圍繞孝悌仁義來進行。"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 這樣,封建倫理道德教育就成了學校教育的主體和中心了。

中國封建社會的教育都把《孟子》提出的"明人倫"當作教育目的。這對於統一辦學思想,統一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是有積極意義的。明人倫的教育對於封建政權的鞏固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有過歷史性貢獻;對於形成中國人重視道德的價值觀念,中國以"禮義之邦"著稱於世是有重大作用的。《孟子》講的倫理關係是雙向的,要求雙方都承擔相當的道德責任,這對於君權、父權是有某種約束作用的。"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這是《孟子》思想的民主性精華。

但是,把學校教育目的局限於明人倫上,有重德輕智傾向,忽視自然知識的教育,對中國古代教育也是有消極作用的。

《孟子》關於道德教育和修養的思想

《孟子》在其性善論基礎上,提出"存心養性"為核心的一系列道德教育和修養的原則、方法,繼承、發展了孔子的德育思想,對於鑄造我國封建士大夫品格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1.存心養性。《孟子》性善論把存心、求放心當作教育的任務和個體修養的內容。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這是因為心是善之本,也是人體的"大官"。"心之官則思。" 存心才能獲得對善的理性自覺。人欲則源於耳、目、口、鼻、舌等感覺器官。人的感覺器官屬"小官",沒有理性,不能辨別是非,只是追求享樂,一遇外物便被引向迷途,成為存心的障礙。

《孟子》存心寡欲主張,提出道德修養必須正確對待物質欲望問題。它要求人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貪圖物質生活享受,物質享受方面的欲望多了,將妨礙精神境界的提高。這是其合理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它把二者絕對對立起來,"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則是走向極端了。同樣,它強調思維對道德修養的重要性,要求樹立對道德的理性自覺,是合理的因素。但是視感覺器官為"小官",輕視感性認識,割裂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的聯繫,進而說什麼"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 。則是錯誤的。

2.立志養氣。《孟子》強調立志,志行高尚,"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它認為具有仁義理想的人,有一種高尚的精神力量,能把生死、榮辱、苦樂置之度外。"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這些話已成為傳世格言;中國歷史上無數英雄豪傑無不蒙其教益,在今天仍然有教育意義。

《孟子》把立志與養氣聯繫起來,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什麼是"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而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 顯然,浩然之氣是在精神上壓倒一切的凜然正氣。這種氣在古今許多英雄人物身上確實是存在的。《孟子》認為浩然之氣是以直(正義)培養出來的,是與道(道理)相配合,經過正義行為的不斷積累所產生,而非一時一事所能成就的。可知,它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這對於我們的德育工作當有所啟示。

3.反求諸已。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孟子》根據孔子"君子求諸己"的要求,提出"反求諸己"原則。它說:"親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孟子》認為,能反求諸已,確實以仁愛、禮貌待人,一般說來是會得到相應的對待的;而一再反躬自求,確實相信自己沒有不足,這時如對方仍以"橫道"待我,那就只好把他看作禽獸,對禽獸則不必計較。這種嚴己寬人的風格,已經成了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需要加以弘揚。

再進一步,《孟子》認為"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一個人要"自求多福",不可"自作孽"。 它多次指出人不可自戕自侮、自暴自棄。"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這些話洋溢著樂觀進取精神,對於認識人的主體作用,發揮主觀能動性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有唯意志論傾向。

4.知恥改過。《孟子》認為在道德修養上知恥與否關係重大。"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這是因為"羞惡之心,義之端也。"知恥才能找回並發揚善端,才能改過遷善。

《孟子》主張要像子路那樣"聞過則喜",像大禹那樣"聞善言則拜。" 它多方闡發孔子"過則無憚改"思想;又進一步提出"與人為善"的要求。《孟子》說:"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與人為善"首先要做到有過改過,無過也樂於學習別人長處;進而要"善與人同",積極為善,並偕同別人一道為善。這種虛心向別人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思想,今天仍不失其借鑒意義。

5.磨煉意志。《孟子》在道德教育和修養方面非常重視磨煉意志。它有一段名言:"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這裡,《孟子》沒有講"良知""良能"。而是強調了自覺地刻苦磨煉的重要性,這實際上擺脫了性善論,承認"天"並不能代替環境的磨礪而使人增益其才能。因此,這段話是帶有唯物論傾向的,只是帶了點唯心論尾巴,說這樣的環境是"天"有意安排的。

《孟子》的教學思想

建立在性善論基礎上的《孟子》教學思想,強調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理性思維的重要。雖然《孟子》教學論主旨在闡發孔子已經提出的各項原則,但是仍具有自己的特色。

1.啟發教學與深造自得。孔子最先提出啟發教學原則。《孟子》發展孔子思想,更加強調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要自求自得,教師不應代替學生思考做結論,也不應降低對學生的要求。它說:"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又說:"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盡心、知性、知天"思想,認為"萬物皆備於我矣。" 因此只要自己自覺體認,積極思考,便會獲得知識德性,即所謂"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 《孟子》認為,也只有這種自覺探求思考得來的知識,才能掌握得牢固,運用起來得心應手。它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從性善論出發,強調知識德性的內爍內求,重視獨立思考的作用,發揮教為誘導、學為主體思想,發展了孔子啟發教學原則,但是也使之蒙上了神秘色彩,而且有忽視聞見之知的傾向。

2.因材施教與堅持標準。《孟子》認為學生的素質、才能和學習態度、條件等是有差異的,教師應當針對不同類型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 又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總之,教學應當從學生實際出發,採取多樣靈活的方法。

《孟子》繼承發揚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同時提出教學必須堅持一定標準,對因材施教思想作了必要補充。《孟子》舉例說,羿教人射箭一定把弓張滿,學者也必須學著張滿弓,張滿弓是射箭所要求達到的標準。能幹的工匠教人學藝,一定要用規矩,學者也必須學會用規矩,因為無規矩方圓便失去了標準。"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 教學要做到因材施教,又要堅持統一要求與標準,"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3.循序漸進與專心有恆。《孟子》以流水為喻,生動地闡發了循序漸進的思想。"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 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必須反對急躁躐等,因為"其進銳者,其退速。" 同時,《孟子》講循序漸進,還有不舍晝夜、持之以恆的意思。它說:"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 因此,堅持循序漸進原則,還必須反對"一暴十寒"、半途而廢。

學習要有成效,還必須做到專心致志。《孟子》以二人從奕秋學藝,學習結果大不相同的故事,說明"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的道理,在中國已是家喻戶曉的了。(王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