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核電技術“出海” 在國際合作之路上邁進

在大型工程設備的運行聲中,中國企業參股投資的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正加緊建設。以此為契機,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將被引入英國另一個核電項目,未來將落地這個曾率先拉開全球核能民用化序幕的老牌工業國,

成為中國核電技術出海以及邁向國際合作的“強心劑”。

核電建設惠及當地

英國計畫到2025年前逐步關停燃煤電站,現有核電站也會逐步退役,興建中的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未來將在英國能源供應中扮演重要角色。這個項目建成後可滿足英國7%的電力需求,在60年運行期內,每年相當於減排900萬噸二氧化碳。

欣克利角C專案由中廣核集團牽頭的中方聯合體與法國電力集團共同投資建設,

採用歐洲壓水反應堆技術。預計2019年年中開始核島施工,2025年首台機組投入運營。

興建核電站是一項複雜工程,出於安全、技術適用性等考慮,各國都有非常嚴格的監管標準。作為第一個實現核電商用化的國家,英國在核電建設、管理上擁有豐富經驗,相隔多年後開工建設新一代核電站,在前期技術、環境影響評估、現場施工監管都有“嚴苛”的要求。

新華社記者日前到訪了欣克利角C專案的施工現場,可以看到運輸碼頭、工人宿舍已逐步建起,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推進。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為降低專案施工對周邊居民和環境影響,工地附近一定範圍內住戶會得到相應補償。工地還專門設立生態保護設施,比如給蝙蝠棲息的小屋等。

中廣核在英國的全資子公司通用核能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東山接受採訪時說:“通過我們投資欣克利角C,

把我們的能力在欣克利角C上體現出來,樹立起我們中國企業、中廣核集團有能力建設並運營好核電站的形象,然後我們再去開發佈拉德維爾B項目的時候,各方面的接受度會自然地提升起來。”

中國核電技術崛起

參投欣克利角C項目只是一個開始,中廣核還在推動讓中國自主研發的“華龍一號”第三代核電技術用於英國規劃中的另一個核電項目布拉德維爾B。

目前英國已受理了“華龍一號”技術的通用設計審查,預計還需數年時間才能完成整個審查,這也是讓該技術落地英國的必要過程。

所謂第三代核電技術,是在兩個方面做了加強,即嚴重事故應對與緩解的措施以及概率安全指標。中方在開發“華龍一號”過程中走了一條中間路線,在確保上述兩方面性能提升的同時,

沒有一味追求新技術,“這樣的話我們工程風險會減小,成熟性會比較高,帶給我們的經濟性也就會好一些”,中廣核英國項目首席技術官毛慶解釋說。

據他介紹,英國通用設計審查週期長、難度大。目前,全世界有5種堆型申請了英國通用設計審查,法國的歐洲壓水反應堆技術耗時66個月通過;美國的AP1000核電技術在通過美國監管當局審查的情況下,仍被提出幾十項改進意見,耗時約10年才獲得英國當局審查通過。

因此,如果“華龍一號”最終通過這一審查,將產生良好的示範效應,會有更多國家增強對中國核電技術的信心,提升“華龍一號”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助推中國從“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轉變。

鑒於核電項目的複雜性,其整體成本和安全性是非常關鍵的因素,而中方在與國際同行開展合作過程中已積累了不少經驗,人才儲備和技術實力等方面也獲得對方高度認同。這也是中方能在布拉德維爾B項目上起主導的基礎。

法國電力集團負責布拉德韋爾相關專案的總監理查·梅森說,中方的能力讓他印象深刻,“中廣核已建立了非常好的安全風險管理文化,並且有很高的運營水準”。

國際合作前景

鑒於核電項目涉及大量投資和技術研發,單靠一方的力量很難完成,國際合作將是該領域重要趨勢。在英國成熟的商業化市場,政府也傾向於通過引入國際投資來完成核電建設。

梅森認為,這種趨勢對中國和英國都是非常好的機會,“英國需要電力,也需要投資,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都將此視為讓‘華龍一號’技術走向國際市場的好時機”。

對中國企業來說,無論是核電還是高鐵都是技術密集型投資項目,把新技術帶到國際市場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挑戰。

鄭東山認為,為了推動核電技術裝備走出去,中國企業應主動去瞭解所在國法律法規監管要求,以及市場狀況和期望。“不是簡單的輸出一種設備或者輸出技術,而是我們對市場環境和監管措施等各方面熟悉後,怎麼樣既能把項目做成,也能使這個產業上的合作實現一個比較好的目標。”

“只有懷著開放、合作的心態,才會在今後形成一種共贏局面,也使我們在這兒能夠比較順利地實現專案目標。”鄭東山說。

耗時約10年才獲得英國當局審查通過。

因此,如果“華龍一號”最終通過這一審查,將產生良好的示範效應,會有更多國家增強對中國核電技術的信心,提升“華龍一號”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助推中國從“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轉變。

鑒於核電項目的複雜性,其整體成本和安全性是非常關鍵的因素,而中方在與國際同行開展合作過程中已積累了不少經驗,人才儲備和技術實力等方面也獲得對方高度認同。這也是中方能在布拉德維爾B項目上起主導的基礎。

法國電力集團負責布拉德韋爾相關專案的總監理查·梅森說,中方的能力讓他印象深刻,“中廣核已建立了非常好的安全風險管理文化,並且有很高的運營水準”。

國際合作前景

鑒於核電項目涉及大量投資和技術研發,單靠一方的力量很難完成,國際合作將是該領域重要趨勢。在英國成熟的商業化市場,政府也傾向於通過引入國際投資來完成核電建設。

梅森認為,這種趨勢對中國和英國都是非常好的機會,“英國需要電力,也需要投資,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都將此視為讓‘華龍一號’技術走向國際市場的好時機”。

對中國企業來說,無論是核電還是高鐵都是技術密集型投資項目,把新技術帶到國際市場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挑戰。

鄭東山認為,為了推動核電技術裝備走出去,中國企業應主動去瞭解所在國法律法規監管要求,以及市場狀況和期望。“不是簡單的輸出一種設備或者輸出技術,而是我們對市場環境和監管措施等各方面熟悉後,怎麼樣既能把項目做成,也能使這個產業上的合作實現一個比較好的目標。”

“只有懷著開放、合作的心態,才會在今後形成一種共贏局面,也使我們在這兒能夠比較順利地實現專案目標。”鄭東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