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又一新品牌誕生 下次汽車革命會在中國?

又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在中國發佈。

9月7日,中國的一個全新汽車品牌FMC(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 Ltd.)在上海舉辦了一場發佈會,會上揭曉了其品牌中文名稱“拜騰”,英文名稱“BYTON”。此外,拜騰還預告了第一款產品的一款純電動中型SUV,

將會在2018年1月份的北美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發佈,並且計畫在2019年第四季度上市。大家沒看錯,這款車是在電子產品消費展上發佈,過多兩年,估計到時候的車子都會跟電子消費品一起賣了,兩者之間的界限可能越來越模糊。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這幾年中國的汽車品牌越來越多,特別是做電動車,我來給大家數一下,例如樂視汽車、遊俠、前途汽車、奇點汽車、雲度新能源、車和家、蔚來汽車、 泰克魯斯·騰風、NEVS、長江EV、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等等。我這麼隨便一數,已經有12個品牌了,要知道很多國家連10個汽車品牌都沒有,而中國近幾年冒出來的電動車品牌就已經這麼多了。這麼多品牌的紮堆出現,一方面是國家在新能源車上有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電動確實是未來汽車的其中一個重要方向,究竟這一大批新能源車企、品牌有沒有能力代表中國力量,在世界上掀起新的汽車工業革命?

車和家的創始人李想曾經表示:在過去的100年裡,汽車市場曾開啟過兩次視窗,

第一次給了美國人的流水線生產,第二次則給了日韓企業的精細化製造,未來的十年裡會開啟第三次視窗,把握住“電動化”、“自動駕駛技術”、“車聯網”就是把握住了先機。我認同這一說法,所以這一大批新品牌只要抓住這三點,咱們的新能源車才有希望,才有機會發開啟第三次視窗,但要做到這幾點不容易,咱們一點一點來分析機遇和挑戰。

電動化容易,然後呢?

首先是汽車電動化,不是簡單像電瓶車那樣,給個電池加個電機,再裝個電動車變速箱車子能動就是電動化,要兼顧的東西很多,例如怎麼保證續航,電池管理怎麼優化、電子零件是否耐用、車輛可靠行等等。車子不是單純配置堆砌出來,還有各種各樣的標定,

這些標定會賦予汽車“性格”,好不好開、懸掛如何、方向盤手感、刹車力度回饋等等,這都是要一次一次去測試修改資料,長時間累積才會得到最終結果。這一方面,顯然不是這一大批新品牌所擅長的。

除了長年累月積累的資料之外,還有汽車發展的過程。上兩個月,本人參加本田全球媒體大會,現場放有汽油車、混合動力車、電動車、燃料電池車,細心的你可能會發現,當這些車放在一起不就是汽車的發展嗎?像本田這樣的老牌車企,是先有汽油車,對傳統動力汽車有充分理解之後再做混合動力。在做混合動力也是有過程的,微混、弱混、全混,在這一個過程中初步研究電和車的關係。等混合動力技術慢慢成熟之後,再上馬插電、純電,然後再到燃料電池車。

這都是有一個過程的,但是反觀上面這些新品牌,從來沒有造車經驗,就馬上上馬電動車,把別人的整個發展過程完全跳過直接到電動車,其中遇到的難度肯定非常大。

咱們就拿“標杆”特斯拉為例,Model S確實很快、互聯網思維充斥整個車身、設計很有科技感,但實際用起來相當反人類,車廂內儲物空間設計也很差,你能想像前後排幾乎零儲物格?駕駛感受也沒有老牌車企做得老到。駕駛時候人和車之間的溝通在高度電動化之後大大減弱,標定也沒有挽救回來,老牌車企的優勢是懂得如何平衡這種關係。所以大家已經可以腦補這類量產新能源車開起來會怎麼樣,這個肉眼看不到,但用起來深有體會的關鍵點,是自主新能源車面臨最巨大的挑戰。

車聯網與自動駕駛,中國已經漸有優勢

同樣是上兩個月去日本參加本田全球媒體大會,我發現日本街頭大大小小各種售賣機,居然都沒有支持手機支付,口渴且沒有帶日元的我束手無策。後來我轉戰便利店,發現即使是東京這麼國際化的城市,人們還是習慣用現金排隊買東西,上班高峰期的便利店收錢台排起了隊。

正當萬念俱灰之際,我看到了馬雲爸爸支付寶的LOGO,一個不習慣手機支付的國家,居然有中國人常用的手機支付方式。後來我老婆告訴我中國的手機支付已經進軍到世界各地,很多國家都支持支付寶付款。前幾天阿裡巴巴18歲慶典上,馬雲說了這麼一段話:“18年來變化最大的,是我們從18個人變成了54421名員工,來自70個不同的國家,我們在21個國家和地區有自己的辦事處。18年以來我們最大的成就是擁有了大家,從18個人到了5.4萬多人,我們最大的財富也是因為有了你們,我們最大的資產就是因為有了5.4萬多名員工。我去年一年在空中飛了870個小時(馬雲一年有36天在天上),但是去年一年,阿裡人在空中總共飛了68萬個小時,相當於77年的時間在空中,謝謝大家的付出。”不僅僅是阿裡巴巴,還有一大批勤勞的中國人,把中國的互聯網技術、產品已經推到世界各地,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互聯網會像中國那樣發展得這麼快,我甚至認為已經超越了日本這種發達國家。

又扯遠了,再回到車上,中國互聯網公司參與研發的車聯網軟體在量產車上已經越來越多,剛提到的阿裡巴巴也和上汽合作開發了斑馬系統,這套系統已經安裝在上汽乘用旗下兩大品牌的新車上,畢竟大廠出品,使用體驗是真心不錯。百度都搞起了自動駕駛,李彥宏親自上五環直播了百度無人駕駛技術。還有一個叫科大訊飛的黑科技公司,我同事參觀完它的實驗室後說這個公司牛逼到已經可以用語音來打王者農藥。這些牛逼的中國科技公司大多,這裡就不一一細數,反正我覺得我一天離開手機我都活不成了。

總結:中國在新能源車的路上走得很快,一大片優秀的品牌漸漸冒出來,正所謂機會與挑戰並存,新品牌雖然大多沒造車經驗資料,但有句話說得好“拳怕少壯”,他們會用一個全新的角度、視角去看待、理解他們心目中的新能源車。老牌車企繼續做他們擅長的汽車,而我們的新品牌則用新的角度和互聯網思維去詮釋下一代汽車,其實並不衝突。我突然有個大膽的想法不知道當不當講,豐田、本田、大眾、通用等傳統車企們,要不要給咱們新能源品牌代工,這樣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這個笑話我知道不好笑,但萬一實現呢?

上兩個月,本人參加本田全球媒體大會,現場放有汽油車、混合動力車、電動車、燃料電池車,細心的你可能會發現,當這些車放在一起不就是汽車的發展嗎?像本田這樣的老牌車企,是先有汽油車,對傳統動力汽車有充分理解之後再做混合動力。在做混合動力也是有過程的,微混、弱混、全混,在這一個過程中初步研究電和車的關係。等混合動力技術慢慢成熟之後,再上馬插電、純電,然後再到燃料電池車。

這都是有一個過程的,但是反觀上面這些新品牌,從來沒有造車經驗,就馬上上馬電動車,把別人的整個發展過程完全跳過直接到電動車,其中遇到的難度肯定非常大。

咱們就拿“標杆”特斯拉為例,Model S確實很快、互聯網思維充斥整個車身、設計很有科技感,但實際用起來相當反人類,車廂內儲物空間設計也很差,你能想像前後排幾乎零儲物格?駕駛感受也沒有老牌車企做得老到。駕駛時候人和車之間的溝通在高度電動化之後大大減弱,標定也沒有挽救回來,老牌車企的優勢是懂得如何平衡這種關係。所以大家已經可以腦補這類量產新能源車開起來會怎麼樣,這個肉眼看不到,但用起來深有體會的關鍵點,是自主新能源車面臨最巨大的挑戰。

車聯網與自動駕駛,中國已經漸有優勢

同樣是上兩個月去日本參加本田全球媒體大會,我發現日本街頭大大小小各種售賣機,居然都沒有支持手機支付,口渴且沒有帶日元的我束手無策。後來我轉戰便利店,發現即使是東京這麼國際化的城市,人們還是習慣用現金排隊買東西,上班高峰期的便利店收錢台排起了隊。

正當萬念俱灰之際,我看到了馬雲爸爸支付寶的LOGO,一個不習慣手機支付的國家,居然有中國人常用的手機支付方式。後來我老婆告訴我中國的手機支付已經進軍到世界各地,很多國家都支持支付寶付款。前幾天阿裡巴巴18歲慶典上,馬雲說了這麼一段話:“18年來變化最大的,是我們從18個人變成了54421名員工,來自70個不同的國家,我們在21個國家和地區有自己的辦事處。18年以來我們最大的成就是擁有了大家,從18個人到了5.4萬多人,我們最大的財富也是因為有了你們,我們最大的資產就是因為有了5.4萬多名員工。我去年一年在空中飛了870個小時(馬雲一年有36天在天上),但是去年一年,阿裡人在空中總共飛了68萬個小時,相當於77年的時間在空中,謝謝大家的付出。”不僅僅是阿裡巴巴,還有一大批勤勞的中國人,把中國的互聯網技術、產品已經推到世界各地,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互聯網會像中國那樣發展得這麼快,我甚至認為已經超越了日本這種發達國家。

又扯遠了,再回到車上,中國互聯網公司參與研發的車聯網軟體在量產車上已經越來越多,剛提到的阿裡巴巴也和上汽合作開發了斑馬系統,這套系統已經安裝在上汽乘用旗下兩大品牌的新車上,畢竟大廠出品,使用體驗是真心不錯。百度都搞起了自動駕駛,李彥宏親自上五環直播了百度無人駕駛技術。還有一個叫科大訊飛的黑科技公司,我同事參觀完它的實驗室後說這個公司牛逼到已經可以用語音來打王者農藥。這些牛逼的中國科技公司大多,這裡就不一一細數,反正我覺得我一天離開手機我都活不成了。

總結:中國在新能源車的路上走得很快,一大片優秀的品牌漸漸冒出來,正所謂機會與挑戰並存,新品牌雖然大多沒造車經驗資料,但有句話說得好“拳怕少壯”,他們會用一個全新的角度、視角去看待、理解他們心目中的新能源車。老牌車企繼續做他們擅長的汽車,而我們的新品牌則用新的角度和互聯網思維去詮釋下一代汽車,其實並不衝突。我突然有個大膽的想法不知道當不當講,豐田、本田、大眾、通用等傳統車企們,要不要給咱們新能源品牌代工,這樣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這個笑話我知道不好笑,但萬一實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