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顏語|法蘭克福車展,不過是出錢就能去的“金色大廳”而已

顏語

顏光明,一個永遠用筆觸和汽車交流的媒體人。在這樣一個人人都用互聯網變現的當下,他卻用詩和理想裝點著自己的朋友圈。在這裡,你會感受到汽車和語言一樣擁有著人間的溫度……

by | 顏光明

法展像“金色大廳”

兩年一度的法蘭克福車展(簡稱法展)又熱鬧起來。這是一道汽車的豪華盛宴。有人說,這是德國人的車展,也有人說,這是汽車的奧林匹克,更有人說,這是中國人的訂貨會。在我看來,這三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也不是無中生有。不用解釋,但凡去過都會有這種感覺。

不過,我還是發現了另一種現象,那就是不少熟悉的面孔來此打醬油。儘管這種提法未必準確,但他們沒有閑著,用嗅覺探路,察言觀色那倒是真的。還有,那就是腦子活絡的借此造勢,請媒體整個新聞,也就出口走內銷了。擂人不嫌,花邊不拒,大話不止,口氣不小。那真相如何?去了便知。

不過有一點現在大家都意識到了,法展越來越像維也納的“金色大廳”,

不再神秘,只要有銀子誰都能去,也可以去擺譜,甚至可以把它當作秀場。早在十多年前國內的汽車民企就嘗試過,效果不錯,引起不小轟動,就像在“金色大廳”亮過嗓子,就有了凱旋的資本。

這樣的故事現在見慣不怪,當作了常態。

今年法展又有新呈現。精彩的也許不是展品,而是中國人來了。故有人形容法展是中國的訂貨會,打醬油的多了,真把式的少,編故事的卻大有人在。此言雖誇張,有不敬之處,但也接近事實。

經驗告訴我們,車展上亮相的不少新車,用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在中國的馬路上。有些在車展上聽來的故事,過不久就會被應驗。而且居然成功。如果留心的話,就會看到這樣的現象,

德國人在炫耀他們的汽車科技和對未來的雄心壯志,而我們的有些車企卻帶著媒體在做品牌傳播,無論是合資還是自主,調子大同小異,聲量卻卻不小。

細究起來,不是內容貧乏,就是深度不夠,難有真知灼見。所以,法展沒有新聞,只有秀場並不誇張。

2017.9.13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與其所代表的工作單位無關

冤有頭債有主,提意見請找二條周

顏光明

從事汽車報導的資深記者,

見證了 20餘年車市發展,

著有《輪上風流》、《汽車大國》等書。

在國內主流媒體和汽車期刊開設專欄,

發表觀點性文章至今,

勤奮思考,筆耕不輟。

見證了 20餘年車市發展,

著有《輪上風流》、《汽車大國》等書。

在國內主流媒體和汽車期刊開設專欄,

發表觀點性文章至今,

勤奮思考,筆耕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