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武漢大學前面加“國立”?有什麼深刻涵義嗎?

網友一:

武漢大學辦學源頭可溯源於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1913年改名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1926年組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

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為武漢大學。

可是當時國立武漢大學的牌匾還沒有拆,留著也挺有歷史文化氣息的,而且聽起來比較大氣,學大漢,武立國的口號在坊間相傳。武漢大學名字前面的國立已是過去時,那是民國時期的教育建制,民國教育部直屬武大,如今的武大也屬於部屬院校,與‘’國立‘’相匹配,但教育部命名為‘‘武漢大學’’,2000年合併他校,教育部審核檔也沒有提出改名。

說國立只是歷史,我們看到的‘‘國立武漢大學’’只是一個牌樓,是一處歷史文化遺跡,就是風景名勝,很多遊客來武漢來武大多參觀的是舊牌樓、櫻園、淩波門。

網友二:

國立兩個自就體現出了武大的歷史厚重感。

國立是指民國政府立.武漢大學前身是自強學堂(張之洞建立)。

後來被漢口市政府重建並改名為"國立武漢大學"並在理學院刻下石碑:民國十九年,漢口市政府資造。而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均不是國民政府建立,當時國民革命是由廣州向北推進的(即北伐).當時清華,北大由張作霖等軍閥控制(不能說是軍閥建立)。故清華北大不叫國立(國民政府立).武漢大學為國立武漢大學。

國外"國立大學"一般為廣義概念,

作公立大學定義。往往同國家的文化或政治願望聯繫更為密切。如愛爾蘭國立大學初期為愛爾蘭獨立收集了大量的愛爾蘭語和愛爾蘭文化的資料。中國歷史上正式冠名"國立"的大學,一般為狹義概念。1922年"壬戌學制"和1924年《國立大學校條例》等頒行標誌著中國現代大學制度設計從模仿日本到模仿美國這一過程的完成。因冠以國立的專門性獨立學院和極少數由地方政府設立且冠以"國立"的公立大學,
不符國立大學條例或未被中央政府認可。

網友三:

1901年 8月29日,清政府命自1902年始,鄉會試及歲科試策論,以中國政治史事及各國政治藝學命題,不准用八股程式,並停止武生童考試及武科鄉會試。9月14日 清政府下興學詔:"除京師已設大學堂應切實整頓外,

著各省所有書院,于省城均改設大學堂,各府廳直隸杭州均設中學堂,各州縣均改設小學堂,並多設蒙養學堂。"這些均屬公辦大學。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央教育部、中國共產黨軍管會正式敕令國立大學一律去掉"國立"二字。至此,中國大陸地區已不存在正式由"國立"冠名的大學。

網友四:

在民國時期,由國民政府教育部主管的官辦大學和學院,前面冠以國立二字。比如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洋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武漢大學等等。新中國建立以後,所有大學包括私立和教會大學都收歸國有,但在名稱上取消前面的國立二字。因此,武大牌坊上寫的是民國時期的校名,國立武漢大學。現在武漢大學的正式校名中不含國立二字。

因為歷史悠久,沒有改過名,一脈相承。國立武漢大學,其實加個國立,更顯得不同。無論時代怎麼變,除非政府勒令拆掉或者不讓這麼用,武大就一直是武大,雖然我考不上。這跟歷史有關係。因為在1913年,國民政府建立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於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首批國立綜合大學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學府。目前武漢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網友五:

原以為武漢大學是張國立援建的,所以學校名稱前面冠以張國立名字,以示尊敬!後來漸漸地才明白這是民國時期,高等教育官辦民辦都可以,都是致力於教育事業,估計與現在產業化目的不同。武漢大學是國民政府斥資設立的專案,歸屬政府管理,為了與民辦機構加以區別,突出政府部門直屬管理的特徵,冠之以國立武漢大學已視明志。

中山大學的牌坊上寫的“國立中山大學”,同濟大學國立柱上寫的“國立同濟大學”,這些都是當年留下的歷史建築,今天的中國,沒有哪所大學前面冠有“國立”兩個字。

網友六:

民國時期的稱呼,國立大學,國立研究院,國立省立醫院,省立縣立中小學呀等,說白為區分私立的,國立省立縣立其實都是國營的。在民國時期,中央管理的大學,都叫國立,現在臺灣也是這樣。新政府成立後,去掉國立二字,以示時代區分,類似於現在的教育部直屬大學。

這是民國的概念,那時候叫國立武漢大學,現在國家沒有國立xx大學說法,而且那時候國立大學很多,比如國立中央大學大學,後來被拆成九個學校,還有廣州的國立中山大學,現在的牌子也還立在校門口。

前面冠以國立二字。比如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洋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武漢大學等等。新中國建立以後,所有大學包括私立和教會大學都收歸國有,但在名稱上取消前面的國立二字。因此,武大牌坊上寫的是民國時期的校名,國立武漢大學。現在武漢大學的正式校名中不含國立二字。

因為歷史悠久,沒有改過名,一脈相承。國立武漢大學,其實加個國立,更顯得不同。無論時代怎麼變,除非政府勒令拆掉或者不讓這麼用,武大就一直是武大,雖然我考不上。這跟歷史有關係。因為在1913年,國民政府建立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於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首批國立綜合大學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學府。目前武漢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網友五:

原以為武漢大學是張國立援建的,所以學校名稱前面冠以張國立名字,以示尊敬!後來漸漸地才明白這是民國時期,高等教育官辦民辦都可以,都是致力於教育事業,估計與現在產業化目的不同。武漢大學是國民政府斥資設立的專案,歸屬政府管理,為了與民辦機構加以區別,突出政府部門直屬管理的特徵,冠之以國立武漢大學已視明志。

中山大學的牌坊上寫的“國立中山大學”,同濟大學國立柱上寫的“國立同濟大學”,這些都是當年留下的歷史建築,今天的中國,沒有哪所大學前面冠有“國立”兩個字。

網友六:

民國時期的稱呼,國立大學,國立研究院,國立省立醫院,省立縣立中小學呀等,說白為區分私立的,國立省立縣立其實都是國營的。在民國時期,中央管理的大學,都叫國立,現在臺灣也是這樣。新政府成立後,去掉國立二字,以示時代區分,類似於現在的教育部直屬大學。

這是民國的概念,那時候叫國立武漢大學,現在國家沒有國立xx大學說法,而且那時候國立大學很多,比如國立中央大學大學,後來被拆成九個學校,還有廣州的國立中山大學,現在的牌子也還立在校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