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佛:如何判斷一家網貸資產的好壞?

歡迎大家關注個人今日頭條號,直接在手機應用市場裡面搜索APP“今日頭條”即可安裝,

在搜索欄裡面搜用戶“大佛聊互聯網金融”即可點擊關注!個人有乾貨文章時,會盡可能的分享到今日頭條帳號上。

最近出問題的平臺比較多,但去看這些平臺具體的資產,都有較大的爭議性,比如用古玩錢幣連續發數十期借款標,又有重達800斤的“土豬”標等等。這些平臺的資產,的確是讓人不敢恭維。那麼如何判斷一家網貸平臺標的資產的好壞?

一、看借款標的借款金額大小

這個方法最簡單,網貸暫行辦法規定,在單個平臺自然人借款不能超過20萬,企業法人借款不能超過100萬,同一個借款人最多只能去5家平臺借款。雖然整改過渡期還有一年,但單個借款標的金額也不能高的過於離譜。總體來說就是在要求範圍以內的資產更好。如果到現在還在發動不動就超過500萬,甚至過千萬借款的平臺,我看還是暫時觀望的好,

不要明顯跟政策對著幹。

補充說明的是:看單個借款標金額是最淺顯的判斷方法,更深入的就是看平臺披露的項目介紹,給借款人的授信額度,借款額度等。以前見過多家平臺每個標的金額都在50萬以下,但進入到專案介紹裡面細看,就會發現多個借款標是同一家企業的借款,實際該企業借款高達數千萬額度。還有一個現象個人一直有較大顧慮,即:一家平臺如果借款標的是清一色的20萬個人借款標和100萬的企業貸借款標,

這類資產個人也是嚴重懷疑,天底下哪有那麼巧合自然人都是只借20萬,企業只借100萬的借款額度的呢?看不懂的或者有疑問的,不碰至少不會吃大虧。

二、看借款標的真實性

只有借款標的是真實的,才有評價資產好壞的必要,如果借款標的是假,那沒有比較的意義。

這一塊對普通投資人來說,更多的是從網上判斷標的真實性。

對自身有一定時間和精力的一些的投資人或者機構,除了網上可以判斷外,還可以去現場直接核實標的真實性。 具體的方法見《大佛:如何判斷網貸平臺借款標的真實性?》,本文就不再一一敘述。

三、看產品的被大眾熟知的程度

四、借款人資金成本

這一塊普通投資人估計沒法查到,但資深投資人或者是機構,一般是能夠查到平臺借款人的資金成本,關於這一塊個人認為借款人資金成本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好。

借款人資金成本過低時,借款人是爽,但投資人和平臺不爽,因為這類借款,砍掉投資人拿的低息收益外,平臺能吃的利差都很少,當然這類平臺還不少,我個人線上下做調研時,有些平臺拿到資產的年化利率在18%以下,這類資產平臺要想做到盈利的難度比較高。另一方面借款人資金成本過高也不好,過高了後,借款人違約成本太高,還不起後,在催收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不合法的行為而拖累平臺,比如今年嚴打的“現金貸”,跟高利貸無異。一般的借款人資金成本可以參考宜人貸披露的真實借款人資金成本,在宜人貸基礎上上下波動15%,都是比較正常,動不動月息5分甚至一毛以上的平臺,雖然能吃的利差較大,但最好也少碰。

五、看平臺的壞賬率

這一塊其實是最難判斷,但又不得不判斷。其實個人最近一直在關注平臺信用借貸和抵押借貸這兩塊的逾期率和壞賬率。信貸平臺大家可以參考拍拍貸不兜底的散標,但後期壞賬率是出奇的高,如果不增加投資規模,垃圾資產到後期壞賬率在10個點是正常的,因為我個人去年配置了一部分信貸散標,後面這幾個月的超過90天以上未還占比都在10%左右,其它有幾家公示了信貸逾期率的國字型大小互金協會平臺,逾期率也是在7%左右。所以雖然去年出臺了網貸暫行辦法鼓勵平臺開發小額信貸資產,但這一塊網貸平臺在做這類資產目前還存在以下問題:一個是各大銀行的信用卡,各大頂級互聯網巨頭公司的信用借款,借款成本都是很低的,他們跟網貸平臺比有天然的優勢;另外一個弊端是同一個借款人可能會去數十家甚至更多的平臺借錢等等問題,一套信用額度被用多次的現象很難避免。所以我個人還是偏向於保守,更側重於喜歡抵押類資產,而不是純信用類資產。

還有一些其它的判斷平臺資產好壞的方法,就不再一一敘述,以後有機會再談。

還不起後,在催收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不合法的行為而拖累平臺,比如今年嚴打的“現金貸”,跟高利貸無異。一般的借款人資金成本可以參考宜人貸披露的真實借款人資金成本,在宜人貸基礎上上下波動15%,都是比較正常,動不動月息5分甚至一毛以上的平臺,雖然能吃的利差較大,但最好也少碰。

五、看平臺的壞賬率

這一塊其實是最難判斷,但又不得不判斷。其實個人最近一直在關注平臺信用借貸和抵押借貸這兩塊的逾期率和壞賬率。信貸平臺大家可以參考拍拍貸不兜底的散標,但後期壞賬率是出奇的高,如果不增加投資規模,垃圾資產到後期壞賬率在10個點是正常的,因為我個人去年配置了一部分信貸散標,後面這幾個月的超過90天以上未還占比都在10%左右,其它有幾家公示了信貸逾期率的國字型大小互金協會平臺,逾期率也是在7%左右。所以雖然去年出臺了網貸暫行辦法鼓勵平臺開發小額信貸資產,但這一塊網貸平臺在做這類資產目前還存在以下問題:一個是各大銀行的信用卡,各大頂級互聯網巨頭公司的信用借款,借款成本都是很低的,他們跟網貸平臺比有天然的優勢;另外一個弊端是同一個借款人可能會去數十家甚至更多的平臺借錢等等問題,一套信用額度被用多次的現象很難避免。所以我個人還是偏向於保守,更側重於喜歡抵押類資產,而不是純信用類資產。

還有一些其它的判斷平臺資產好壞的方法,就不再一一敘述,以後有機會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