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昆明築牢“學校、家庭、社會”的“三位一體”教育格局

南站小學校園活動多姿多彩。記者呂文康攝

昆明資訊港訊依託中小學校建立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中心,

開展親子活動,廣泛邀請家長聽課評課;多部門聯動,建設完善校外未成年人活動場所,開展學校周邊環境專項整治。昆明市牢牢抓住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個環節,築牢“三位一體”教育格局。

充分發揮學校的主導作用、家庭的基礎作用、社會的平臺作用,形成家庭教育協調機制,切實做到在工作安排上相互銜接、在教育內容上相互貫通、在教育管道上相互補充,

這就是昆明“三位一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格局的基本構架。

課程育人活動育人

全面創建文明校園

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充分發揮立德樹人的功能,從創新管理、創新教育方式、創新教育內容等方面入手,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借助國旗下演講、主題班會隊會等形式,結合學科特點,挖掘教學內容,實現課程育人。

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優秀童謠徵集推廣傳唱等,實現活動育人。

昆明市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積極探索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德育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對汽修專業、航空專業進行軍事化、企業化、家庭化和精細化的“四化”管理,借鑒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對接企業有效的管理文化,營造家庭的溫馨氛圍,加強管理的精細和規範,堅持以德立校、從嚴管理、重細化促養成,

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同時,各學校以文明知識教育、文明環境拓展、文明活動開展、文明素養提升“四大工程”為載體,以領導班子建設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動陣地好、教師隊伍好、校園文化好、校園環境好“六好”標準為主線,擴面提質,全力創建秩序良好、整潔美觀、和諧人文、富有特色的“文明校園”。市級層面推薦雲大附中、昆一中、盤龍區桃源小學、官渡區南站小學參加首屆全國文明校園評選。

全市各中小學設置了簡潔、明快、溫馨的文明校園創建宣傳專欄,精心打造校園媒體文明宣傳陣地,增強廣大師生對創建活動的知曉率、理解度和認同感。開展了以“創文明校園,建文明城市”為主題的實踐活動,組織班級黑板報設計、製作和展評活動,書法比賽活動。召開“昆明市2017年文明校園創建暨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推進會”,通過“重品行、樹形象、做榜樣”為主題的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和“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的徵文活動,

在廣大教師中樹立了以人為本、敬業奉獻的崇高師德,宣導嚴謹治學、廉潔自律的高尚師風。在師風建設中,昆明市五華區新萌學校的代建榮老師被教育部表彰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通過文明校園的創建,教育系統共有13位元教師入選“昆明好人”,教師隊伍的素質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教育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形成教育合力

產生優化效應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僅是教育部門和學校的責任,還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關心、支援和幫助,社會家庭環境、公民道德素質、家庭教育品質等都直接影響著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品質,不僅要重視學校教育,也要重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還要努力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社會成長環境和家庭成長環境,不斷提高家長素質和教育水準。

官渡區小板橋鎮中學在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確定德育主題的基礎上,加強對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引領。“我們將學校置身整個社會環境系統中思考,成立了家長委員會,開辦了家長學校;聘請小板橋派出所教導員為法制副校長,號召動員轄區內所有社區、單位攜手關心、支援學校發展。”小板橋鎮中學校長繆春萍介紹。

小板橋鎮中學邀請廣大家長及社會積極支援和參與學校管理。就全市層面來看,市婦聯組織、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切實擔負起指導和推進家庭教育的責任,在家庭中大力宣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不斷提高家長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教育部門工作人員和相關志願者深入社區(村)、學校開展家教知識講座,普及科學的教子觀念。昆明市婦聯、昆明市家庭教育研究會聯合開展了主題為“爭做合格家長 培養合格人才”——昆明市家庭教育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巡迴講座活動。以新學期開學為契機,進行新生家長培訓。組織了“示範社區家長學校”創建活動,提升“家長學校”的辦學水準;推進“網上家長學校”的服務功能,切實發揮各類家庭教育服務體系的作用,説明家長提高家庭教育能力。通過全力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的系列活動,促進家校共育,在全社會營造起重視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同時,依託中小學校中建立的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庭教育中心積極開展家庭教育培訓和親子活動等家庭教育活動,適時舉辦了“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活動,形成家校聯手育人的風尚。

與此同時,拓展社會教育管道,為未成年人提供優質資源。目前已有建成及在建鄉村少年宮94所,按照昆明市鄉村學校少年宮發展目標,到2020年,昆明將力爭使各類鄉村學校少年宮總數達到100所左右,每個鄉鎮建有1—2所,免費向鄉鎮未成年人開放,最大程度地保障農村孩子在課餘時間也能到少年宮學習琴棋書畫、開展活動,也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假期,享受到同等的學習資源。積極發揮社區未成年人活動站、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設施等課外活動基地的作用,在未成年人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第二課堂”。大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開展“週末戲曲大舞臺”“爭當圖書管理員”等文體活動、志願服務活動、社會體驗活動,引導未成年人走進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形成教育合力

產生優化效應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僅是教育部門和學校的責任,還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關心、支援和幫助,社會家庭環境、公民道德素質、家庭教育品質等都直接影響著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品質,不僅要重視學校教育,也要重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還要努力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社會成長環境和家庭成長環境,不斷提高家長素質和教育水準。

官渡區小板橋鎮中學在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確定德育主題的基礎上,加強對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引領。“我們將學校置身整個社會環境系統中思考,成立了家長委員會,開辦了家長學校;聘請小板橋派出所教導員為法制副校長,號召動員轄區內所有社區、單位攜手關心、支援學校發展。”小板橋鎮中學校長繆春萍介紹。

小板橋鎮中學邀請廣大家長及社會積極支援和參與學校管理。就全市層面來看,市婦聯組織、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切實擔負起指導和推進家庭教育的責任,在家庭中大力宣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不斷提高家長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教育部門工作人員和相關志願者深入社區(村)、學校開展家教知識講座,普及科學的教子觀念。昆明市婦聯、昆明市家庭教育研究會聯合開展了主題為“爭做合格家長 培養合格人才”——昆明市家庭教育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巡迴講座活動。以新學期開學為契機,進行新生家長培訓。組織了“示範社區家長學校”創建活動,提升“家長學校”的辦學水準;推進“網上家長學校”的服務功能,切實發揮各類家庭教育服務體系的作用,説明家長提高家庭教育能力。通過全力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的系列活動,促進家校共育,在全社會營造起重視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同時,依託中小學校中建立的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庭教育中心積極開展家庭教育培訓和親子活動等家庭教育活動,適時舉辦了“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活動,形成家校聯手育人的風尚。

與此同時,拓展社會教育管道,為未成年人提供優質資源。目前已有建成及在建鄉村少年宮94所,按照昆明市鄉村學校少年宮發展目標,到2020年,昆明將力爭使各類鄉村學校少年宮總數達到100所左右,每個鄉鎮建有1—2所,免費向鄉鎮未成年人開放,最大程度地保障農村孩子在課餘時間也能到少年宮學習琴棋書畫、開展活動,也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假期,享受到同等的學習資源。積極發揮社區未成年人活動站、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設施等課外活動基地的作用,在未成年人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第二課堂”。大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開展“週末戲曲大舞臺”“爭當圖書管理員”等文體活動、志願服務活動、社會體驗活動,引導未成年人走進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