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曾助長日本騎兵在中國橫衝直撞的陸軍32年式軍刀究竟有多牛?

32年式軍刀,於明治32年(1899)制定並配發陸軍(主要是騎兵)的下級士官(日本軍隊裡面官大有時不是好事,將、佐、尉官的軍刀、手槍、望遠鏡、地圖等必需品都是要自己掏錢買的,政府不負責配給)。

按照刀刃長度分為甲、乙兩種型號,32甲專門為騎兵配備,刃長83.6釐米左右,整刀長100.2釐米-102釐米,雖然在實際中由於生產的兵工廠和生產批次不同,在長度上會有細微的差別,但是誤差基本在很小的範圍內。而且32甲的護手設有皮指套環,以便讓騎兵衝鋒揮刀時能更加牢固握住刀;32乙用來裝備輜重部隊,後來步兵和憲兵也有使用,刃長比32甲短6.2釐米,整刀長不超過100釐米,大多是在91-94釐米左右,
且護手沒有皮指套環。32式軍刀的裝備時間比較長,一直到二戰結束時都還在生產,可以說是日本軍刀裡面除了30刺刀之外產量最多的一種制式實戰軍刀了,也是列裝時間跨度最長的軍刀,目前存世量也比較多。

圖為手持32式騎兵刀的日本騎兵

32式軍刀大部分是東京炮兵工廠製造的,每一把刀的刀身和刀鞘尾端有相同的數字編號,護手打有生產廠家、生產年和檢查員的鋼印。其刀身是機械鍛造,經過研磨,刀刃油淬,沒有刃紋。形制是:大切先,丸棟,弧度小(1.3釐米左右),比較寬的樋(就是縱貫刀身的“血槽”,其實是為了在保證刀身強度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重量的設計),樋的前後兩端都是“丸止”,就是槽的兩端以圓形結束。

一般是不開刃或者前2/3稍微開刃(騎兵裡面刀術高手不多,如果刀身開刃一般的騎兵很容易傷到自己和戰馬,而即使不開刃,利用軍馬的衝擊慣性,即使將軍刀平放沖過去也能輕易把敵人腦袋削掉)。刀和刀鞘用單手可操作的閉鎖裝置牢固結合,刀鞘掛環為水滴形,這個是仿照西式騎兵刀的常見形制。護手設計成是彎曲面,手柄背金的末端以圓弧型收尾。

32甲的整體重量約為2.1公斤,但是這些設計使其持刀時感覺像指揮刀一般輕便,適合在馬上用“片手操法”,在實戰中受到好評,充分體現了其設計者精于人體工程學。此外,該型軍刀最大的特點是護手、刀柄、刀鞘是參考西式騎兵刀,但刀身卻是標準的日本刀樣式,

充分結合了兩者的長處。刀刃儘管沒有燒刃,但由於採用油淬工藝而非常耐操,而且保持性也很好,經過戰鬥後如果變鈍也能用隨身的磨石輕易自行磨利,而不像98式軍刀那麼嬌貴。護手、刀柄、刀鞘也注重實用而非美觀,存世的很多32式都可以正常使用,我玩過的6把32式都是如此。而同一時期的其他軍刀經歷過這麼多時間的磨礪,到了今天只能作為文物了。

我保存的32甲

32式各部分所用材料:

刀身:陸軍規格刀劍鋼

護拳:半硬鋼(含碳量較低的鋼材,當時的術語稱為“第五種鋼”)

背金:極軟鋼(含碳量非常低的鋼材)或鋁制。

刀鞘:軟鋼甲(低碳鋼)

木柄:木頭或樹脂制

32式軍刀的成功設計,助長了二戰時日本騎兵部隊在中國橫衝直撞的囂張氣焰。抗戰勝利後,我軍騎兵部隊繼續使用繳獲的32式。在60年左右,我國在借鑒繳獲的侵華日軍32式騎兵刀的基礎上,委託前蘇聯定制了65式騎兵刀,成為我軍唯一列裝的制式軍刀。65式騎兵刀於1965年設計定型,主要配發新疆、甘肅、內蒙古的騎兵部隊,也有部分不同兵種的部隊在閱兵時作為儀仗刀使用。後來,由於我軍騎兵部隊的大量撤編,因此65騎也隨之退出了歷史舞臺。

我軍曾經的65騎

人員:hgsword

我保存的32甲

32式各部分所用材料:

刀身:陸軍規格刀劍鋼

護拳:半硬鋼(含碳量較低的鋼材,當時的術語稱為“第五種鋼”)

背金:極軟鋼(含碳量非常低的鋼材)或鋁制。

刀鞘:軟鋼甲(低碳鋼)

木柄:木頭或樹脂制

32式軍刀的成功設計,助長了二戰時日本騎兵部隊在中國橫衝直撞的囂張氣焰。抗戰勝利後,我軍騎兵部隊繼續使用繳獲的32式。在60年左右,我國在借鑒繳獲的侵華日軍32式騎兵刀的基礎上,委託前蘇聯定制了65式騎兵刀,成為我軍唯一列裝的制式軍刀。65式騎兵刀於1965年設計定型,主要配發新疆、甘肅、內蒙古的騎兵部隊,也有部分不同兵種的部隊在閱兵時作為儀仗刀使用。後來,由於我軍騎兵部隊的大量撤編,因此65騎也隨之退出了歷史舞臺。

我軍曾經的65騎

人員:hg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