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戰國時代的騎馬隊戰鬥力究竟如何?糾正日本騎兵的常見誤解

有關日本武器裝備的介紹,我以前在這裡就做過:日本武器裝備發展概說(補圖)

日本戰國步兵長槍的用法,在這裡也做過研究:日本戰國的長槍究竟是如何使用的?

那麼今天為什麼要寫一篇有關騎兵的文章呢?實不相瞞,

是因為我剛剛看了一篇講日本戰國騎兵的文章,媽呀,裡面錯的亂七八糟,雷的我都沒眼看了,不寫一篇文章辟闢謠那還得了?

一、日本馬有多高?

首先來談談日本馬的身高,日本矮馬論在我國已經成為根深蒂固的共識,但是高矮這個概念是相對的,是高是矮得看跟誰比,你要是按照pony147釐米的標準看,日本馬好像確實屬於矮馬,

但在說它高矮之前,有必要先搞明白日本馬具體有多高,這是現存的日本當地馬身高和洋馬的對比:

具體的身高,維琪裡面有這麼個表:

我不認為北海道和琉球可以視作日本領土,除去這三種,現存的日本本土馬一共有五種,另外還有一些已經滅絕的日本馬:

根據血紅蛋白指標的遺傳學檢測證實,日本馬是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列島的蒙古馬的一種。蒙古馬的肩高基本就是一米三的水準,

在現存的日本馬裡面,九州以北、最靠近朝鮮半島的對州馬就是一米三左右,而位於日本東部的木曾馬肩高也是一米三左右,它們都屬於中型馬。

而南九州、四國島上的馬,則都是一米二以內的小型馬,比較諷刺的是,南九州還是日本的主要馬產地之一,推古天皇還吹過日向的馬好,實際上不過是一種小矮馬而已。

日本另外的馬產地是奧羽和甲信,

但那個神論的文章裡卻說:

畢竟當時武田家所佔有的甲斐、信濃等地,大多是多山地形並不是日本的產馬區

誰告訴你山地就沒有馬的。。。

那麼日本哪裡的馬最高呢?有一回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談論日本馬,說南部馬有一米四五,我心想這怎麼可能,日本馬不應該是一米二三嗎?於是我就查了一下:

江戸時代の馬は平均體高が127〜130センチメートル。しかし、南部馬の平均體高は145.4センチメートルと大柄だったようです。

還真有一米四五的馬啊!!!

南部馬位於本州的最北端,

現在已知本州北部馬一米四五,本州東部馬一米三,四國馬一米二,北九洲馬一米三,南九州馬一米二。由此不難看出,日本馬呈現出一種南低北高的趨勢(好像是廢話,中國不也是這樣的嗎!)

所以從日本馬的身高來看,日文維琪的這句總結還是蠻客觀的,屬於中型、小型馬:

日本在來馬は、前述のようにすべて小型馬・中型馬であり、ポニーに分類され、これはモンゴルの他、中國や朝鮮半島でも最も一般的であった蒙古馬系に屬する。

神論裡面還說“日本本土馬除了少數馱馬以外,肩高都普遍較矮”,這又完全說反了,戰馬用的都是高馬,馱馬才矮呢!由於江戶時代沒有戰事,用於農耕、馱運的馬匹增多,而忽視對高大馬匹的配種,使得馬匹體高嚴重下降,所以現存日本本土馬的平均身高是要比古代馬更矮的。即便如此,在江戶時代還是將4尺馬(121釐米)規定為小馬,4尺5寸(136釐米)規定為中馬,5尺(151)以上規定為大馬,且從鐮倉時代出土的馬骨上看,戰馬依然是以130釐米左右及以上的居多,對比歐洲高大的馬匹,日本馬的體型雖然稱不上高大,但客觀上屬於中型馬範疇,並不算太矮。

二、日本馬的性能如何?

網路上一提到日本馬就會說日本多山,所以不可能有大量騎兵出現,因為馬匹在山地行走一定會骨折。又說日本小矮馬跑得慢,沒有衝擊能力,所以不可能用於作戰。還有說日本平地都是水田,水田怎麼可能跑的開馬呢?實際上人家日本馬就是山地馬,專門適合山地行動,骨骼結構專門適合爬坡,腿骨粗壯避免骨折,蹄子堅實連蹄鐵都不用,特別是水田那一段,我這麼說吧,日本平原占三成,但當時的水田面積也就占3.4%,加上旱田也不過5%,畢竟古代那種發展程度哪有那本事把所有土地都開發成田地啊!日本直到現代土地使用面積才達到34%呢(而且別忘了日本戰國時期的面積跟現代日本的面積還不一樣呢)。

日本馬從外觀上看最顯著的特點是頸部平直,而不像其他馬種頭頸高高昂起的姿態,這一特點使得日本馬的外貌不是那麼的美觀,但其他馬種高高昂起的脖子則會使得騎手從正面揮舞武器會傷到馬匹所以必須小心避開,而日本馬相對而言不會影響到騎手在馬上的動作。

日本馬的另一特點是看起來矮胖,腿部粗短,這是為適應日本的山地生活而進化出的特點,有了粗壯的腿部和堅實的蹄子,日本馬便可以在山區如履平地,而不用擔心因摔傷而骨折,堅固耐磨的蹄子也使得日本馬無須釘馬掌也不會過度磨損,只用稻草做的馬遝便可以保護馬蹄,所以日本的蹄鐵科技一直不發達。

日本馬的速度不是很快,在2011年的測試中,木曾馬的無甲騎乘速度是9秒100米,短跑時速40公里,這一速度比蒙古馬略慢,但由於缺少更多例證而不太好比較。總的來說日本馬的速度雖然不快,但非常適應日本的地形,對比其他馬種也具備一定優勢。

三、日本騎兵在軍隊中的比例如何?

在這個問題裡我整理了幾個家族的騎兵基本數量比例:

等人大:巔峰時期軍力及人力配置的信長 如果正面剛武田信玄和上衫聯軍 幾幾開?

武田軍騎兵7.7%,槍武士15.4%,槍足輕46%,弓兵7.7%,鐵炮15.4%,扛旗7.7%。

上杉軍騎兵12.9%,槍武士14.3%,槍足輕30%,弓兵14.3%,鐵炮21.4%,扛旗7%。

織田軍騎兵12.9%,槍武士14.3,槍足輕27.1%,弓兵25.7%,鐵炮14.3%,扛旗5.7%。

當然也有不同說法:

這些資料一般都是用兵役狀以偏概全的乘算出來的,我之前也說過這樣以小套大很不可取:

等人大:某家的軍役帳是否就能代表某家在戰時的極限動員兵力?

但是由此還是可以看出,在日本戰國那種封建制度下,本州地區的大名騎馬率基本都是10%左右。基本上是十個人裡面有兩三個是武士,其中一個人是騎馬武士(不過到了江戶時期,足輕也被一筆劃為“武士”,也就沒這些概念了)。戰國時期的騎兵比率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資料可以對比一下。前文我們講過,南九州是日本馬匹的主要產地之一,按理說騎馬率應該很高吧?那就看看我整理的島津家文書吧:以《島津家文書》毆打日本《歷史群像》,順便給汗青挑挑錯

實際上島津家一萬多陸軍裡面有一半是後勤民夫,剩下五千人裡面只有262人是騎馬武士,只占全軍的5%而已啊!盛產馬匹的島津家騎馬率居然如此之低,而且文書中還明確標注每個騎馬武士只攜帶一匹馬,也就是說這個馬必然是乘馬而不可能是戰馬,可見一米二以內的馬匹在日本並不用於騎戰。考慮到日本馬北高南矮的趨勢,也難怪東日本的騎馬率更高了。

至於赤備是不是純騎兵,神論裡這麼說:

最令武田家名聲在外的武田赤備,也並不是純粹的騎兵軍團。他們是由少數騎兵作為核心,大量步兵作為主力的混合軍團。

但現在這個問題陷入缺乏證據的僵局,既沒有證據證明赤備全騎兵,也沒有證據證明赤備是步騎混合,只是說日本的常規軍隊是步騎混合,所以赤備可能跟常規軍隊一樣。但有一點,《信長公記》記載的長篠之戰,裡面的赤備絕必是騎兵:

在這個問題裡,我跟鍋哥討論過小幡赤備有沒有可能是全騎兵:日本戰國時代有成建制的騎兵部隊嗎?這是2016年12月份我給鍋哥的回復:

信長公記作為織田方的記錄,對小幡黨這一段的記載應該指的是他“騎著馬沖過來”的部隊,因為作者應該是沒有條件瞭解“小幡一黨”軍隊具體編制情況的,而只是把“小幡率領的騎兵沖了過來”這一現象記錄了下來,即便小幡全軍並非全騎兵,書中記載的小幡騎兵突擊的現象也應屬實。

(有人把這句話被不標出處的盜用改寫當成自己的話我就不說什麼了)

再就是甲陽軍鑒的問題,甲陽軍鑒裡的人數都是以“騎”來記載的,那麼這些騎就都是騎兵嗎?

我不這麼認為,因為有針對甲陽軍鑒進行的兵力推算,說法是這樣的:

『甲陽軍鑑』にある騎數9,121から想定し最小で36,000最大で52,000の動員が可能であったと考えられてい。

根據武田領地的石高來算,總共三四萬的兵力應該是有的,但請注意,如果“騎”都是騎兵的話,騎馬率就是二成到二成五了,全軍這麼高的騎兵率是絕對絕對不可能存在的。並且甲陽軍鑒前面的“騎”數都是這樣記載的:

而能夠證明確實是騎兵的“足輕大將眾”,則是以這種方式記載的:

也就是說,前者XX騎並不能證明絕對是騎兵,後面足輕大將眾寫著“騎馬XX騎”才能明確說明這是騎兵,兩者的寫法是完全不同的。按比例來算的話,甲陽軍鑒整體的騎數更有可能是常備武士的數目,這個數量加上一定比例的足輕,剛好與武田全軍的大致數量吻合,所以我認為,甲陽軍鑒中單單一個“騎”並非指的是“騎馬武士”,“馬上XX騎”才是。

四、日本騎兵的武器都有哪些。

日本騎兵的武器基本就是1弓2刀3長槍,說到刀這裡我就不得不吐個槽了,這個文章裡神論頻頻,不信你看:

先說毛拔系刀那可不是什麼因為日本人騎戰而產生的,毛拔系那是蝦夷人從蕨手刀系改進而來的,西元878年的出羽國俘囚之亂時毛拔刀還是俘囚的武器,因此也被稱為“俘囚野劍”,這一時期由於唐朝走向衰落,日本與唐朝的交流逐漸變少,所以日本人開始吸收蝦夷刀的特點,也學著使用毛抜形太刀,這是蕨手刀到毛拔刀的演變過程:

“蕨手”指的是柄頭處防滑的那個小球,“毛拔”指的是刀柄處的鏤空,這都是小事,你仔細看看上面我用紅框圈起來的那張圖,他找了個兵庫鎖太刀,指鹿為馬說那是毛抜形太刀,我真醉了。這才叫毛拔刀!刀柄有個骨頭形狀的鏤空!仔細看清楚:

蝦夷刀的特點是刀身比較平直,但刀柄與刀身呈一定夾角,最終被日本改進成為彎刀,弧度最大的地方也靠近刀柄。這種刀很適合騎馬作戰,所以直到室町時代以前一直都流行使用太刀。

在進入室町南北朝以後,步兵戰術興盛,長槍開始出現,太刀也演變成更短的打刀和更長的大太刀,這裡就不得不吐槽那篇文章的神論了,他說:

源平合戰之後,當時的源氏一族武士,曾經一度流行在戰馬上使用巨大沉重的大太刀作戰。不過這種威懾意味大於實戰的武器,在源平合戰結束之後也很快便走向了衰落,之後開始流行起來的雉刀和長槍便成為了大太刀的替代品。

看了這種神論我都不知說什麼好,源平合戰以後才剛是鐮倉時代,鐮倉時代完了以後才是室町南北朝,是室町南北朝時期大太刀才開始流行,到他那源平合戰之後就衰落了,我真無語。

還有,那是薙刀,不是雉刀。。。“薙刀和長槍”也不可能成為“大太刀”的替代品,它就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時代的東西,源平合戰之後長槍還沒有出現呢!長槍跟大太刀是一個時期的產物,長槍出現之後薙刀就走向衰退了,什麼“薙刀取代大太刀”這都哪跟哪啊!

這是騎馬使用大太刀的姊川合戰圖屏風,你看姊川合戰是源平合戰以前的嗎?

騎兵用的長槍是一間半到兩間(2.7~3.6米),但步兵的長槍可不都是三間半,只有織田信長是那麼長,其他家族一般在兩間半到三間左右,總之騎兵的槍為了方便揮舞,確實比步兵的短。

至於其他武器就不是那麼常見了,比如這張圖畫的是長篠之戰,被不少人誤以為是伊達軍。騎兵使用火器不是什麼新鮮事,戚繼光的北軍騎兵就被要求在一百步進行射擊,但是火器能否在馬背上完成裝填還是個問題,將鐵炮杆改短只能更便於收納,在戰場上可以即時切換出其他武器,但並不能更方便的裝填,所以騎馬鐵炮的作用如何還有很多未知數。

五、日本的騎兵是怎樣作戰的。

騎兵作戰的例子屢見不鮮,在鐮倉時代主要是對射、單挑,並且確實存在騎兵抱團的戰術,這在對抗蒙古來襲是也有使用,另外也有許多古畫可以證明,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當時的日本騎兵是以“重裝弓騎兵”的形式存在的,但進入室町時代後,步戰的演變和長槍的出現迫使騎兵必須改變作戰方式。在陣前安置的搔盾能夠有效防止正面的來矢,而步弓手卻可以利用搔盾作為掩護反擊來襲的騎兵,持槍步兵更是可以讓騎兵望而生卻,所以室町以後的騎兵也開始使用長柄武器,不過受於馬上使用的限制,騎兵的長槍總要比步兵的短一些,這意味著騎兵更可能利用自己的高機動性突擊槍兵的側翼使其崩潰,但是受制於當時的條件,加上鐵炮的傳入,騎兵由於目標過大而很容易成為瞄準對象,且日本馬大多不裝備盔甲,馬匹很容易中彈而死,因而也出現了騎馬代步、下馬作戰的方式。

而在遊戲裡,武田氏和上杉氏總是清一色的騎兵陣容,讓玩家誤以為這兩家在歷史上真的是全部騎馬作戰,但由跟實際情況有巨大差異,於是網路中便流傳著一種矯枉過正的傳言,認為日本全部都下馬步戰,所以日本沒有騎兵,這顯然也是不可能的,在大名鼎鼎的長篠之戰中,便有《信長公記》、《故水野左近物語》等記載著武田騎兵正面沖陣的事蹟,武田勝賴可能本打算先用步兵與織田軍糾纏,在混戰之際派出騎兵撕裂敵陣,最後再補充步兵擴大戰果,只可惜他輕視了織田軍鐵炮的威力,前鋒根本沒有接近便被鐵炮打得落花流水,他的騎兵在此戰中也毫無懸念的被鐵炮輕易擊潰,由於鐵炮陣城太過強勢,而騎兵本就不該採取正面衝擊,加上織田軍完全的人數優勢,各方面敗因造成了可以預見的慘敗。曾經步兵不強勢的時候日本騎兵只作為重裝弓騎兵存在,而到了反騎兵技術發達的戰國時代,騎兵已經難以再發展起來了。

但神論裡對騎兵用法的理解也是完全說反了,他認為“有時這些騎兵也會作為機動力量,在局部時常發動突擊以便為後續的步兵打開缺口。”

實際上日本騎兵明明是先讓步兵與敵人纏鬥,等步兵撕開缺口之後再以騎兵突擊擴大戰果!

前面《信長公記》已經發過了,按信長公記的記載,武田勝賴把軍隊分成了五波,五次攻向織田、德川聯軍,小幡赤備騎兵是第三波,武田勝賴的想法應該也是先用步兵與敵人交戰糾纏,再派入騎兵擴大戰果,武田騎兵是分成三十五十人為一隊,分頭對防馬柵進行衝擊,這種做法可能是為了緩解鐵炮的殺傷力,但最終還是被鐵炮擊退,十分尷尬。

這裡順便再反駁一個誤區,信長公記裡酒井忠次進攻鳶巢山是辰時,而武田勝賴逃跑是未時,被許多人當成是辰、巳、午、未一共四個時辰,所以打了八個小時,從而認定這麼長時間肯定是發生了肉搏,鐵炮一定是廢物。

但首先,從辰時到未時並不是四個時辰,而是三個時辰。其次,辰時那是酒井忠次進攻鳶巢山的時候,跟長篠決戰那是兩個不同的戰場,先發生了鳶巢山之戰,戰後長篠決戰才打響。另外還有一條更關鍵的,是我在翻山縣昌景的維琪裡看到的:

『信長公記』『松平記』『大須賀記』によれば武田勢の攻勢は九ツ始め(午前11時)に始まり、左翼の山県勢が徳川軍を襲撃したという。

注釋是:平山優 『敗者の日本史9 長篠合戦と武田勝頼』 吉川弘文館、2014年。

照這麼說,整個戰役也不過僅僅持續了一個時辰而已,兩軍間隔2.2公里,武田先後五波軍隊,一萬餘人喪生,兩個小時也差不多了吧?之前說八個小時肯定沒鐵炮什麼事,但現在只有兩個小時了,你要還這麼說就不太對了吧。

然後,再反駁一個神論:

這些傳令兵身後背負的母衣,是一種用竹子編成的筐形然後再附上不同顏色的布。當戰馬疾馳的時候,風從前方灌入,後面的布就會變的如同一個巨大的氣球一般。據說,這種防具對於流矢有著較好的防禦作用。

強調一下,母衣這個東西最初是沒有竹筐支撐的,而是固定在鎧甲上,騎馬的時候才會乘風兜成一個球,用以防禦背後射來的箭矢。而到了室町以後,戰鬥形式向步兵集團方向轉移,因此騎兵存在感明顯下降,在戰場之間來回賓士的情況變少,再加上鐵炮傳入,母衣完全沒有對抗子彈的能力,所以為了在不騎馬時保持形狀才加入竹筐支撐,我看他的文章用了維琪裡的插圖,卻沒有讀一讀維琪裡的內容,講歷史搞不清楚前因後果可是很要命的啊,你看他都出了多少完全顛倒的錯誤了。

總結一下,日本馬屬於中型馬,非常適合山地作戰,並且日本也存在騎兵集團衝鋒的戰例,所以日本騎兵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但是隨著日本步兵武器的發展,已經嚴重威脅到騎兵的生存,因此在戰國時期,騎兵也確實存在衰弱跡象。曾經步兵不強勢的時候,日本騎兵只是作為重裝弓騎兵存在,而到了反騎兵技術發達的戰國時代,騎兵已經難以再發展起來了。

(再吐個槽哦,平山優為了證明日本有騎馬作戰,把赤塚之戰兩軍下馬、馬匹受驚闖入敵陣這件事理解成了騎馬沖入敵陣了,好丟臉哦!)

肩高都普遍較矮”,這又完全說反了,戰馬用的都是高馬,馱馬才矮呢!由於江戶時代沒有戰事,用於農耕、馱運的馬匹增多,而忽視對高大馬匹的配種,使得馬匹體高嚴重下降,所以現存日本本土馬的平均身高是要比古代馬更矮的。即便如此,在江戶時代還是將4尺馬(121釐米)規定為小馬,4尺5寸(136釐米)規定為中馬,5尺(151)以上規定為大馬,且從鐮倉時代出土的馬骨上看,戰馬依然是以130釐米左右及以上的居多,對比歐洲高大的馬匹,日本馬的體型雖然稱不上高大,但客觀上屬於中型馬範疇,並不算太矮。

二、日本馬的性能如何?

網路上一提到日本馬就會說日本多山,所以不可能有大量騎兵出現,因為馬匹在山地行走一定會骨折。又說日本小矮馬跑得慢,沒有衝擊能力,所以不可能用於作戰。還有說日本平地都是水田,水田怎麼可能跑的開馬呢?實際上人家日本馬就是山地馬,專門適合山地行動,骨骼結構專門適合爬坡,腿骨粗壯避免骨折,蹄子堅實連蹄鐵都不用,特別是水田那一段,我這麼說吧,日本平原占三成,但當時的水田面積也就占3.4%,加上旱田也不過5%,畢竟古代那種發展程度哪有那本事把所有土地都開發成田地啊!日本直到現代土地使用面積才達到34%呢(而且別忘了日本戰國時期的面積跟現代日本的面積還不一樣呢)。

日本馬從外觀上看最顯著的特點是頸部平直,而不像其他馬種頭頸高高昂起的姿態,這一特點使得日本馬的外貌不是那麼的美觀,但其他馬種高高昂起的脖子則會使得騎手從正面揮舞武器會傷到馬匹所以必須小心避開,而日本馬相對而言不會影響到騎手在馬上的動作。

日本馬的另一特點是看起來矮胖,腿部粗短,這是為適應日本的山地生活而進化出的特點,有了粗壯的腿部和堅實的蹄子,日本馬便可以在山區如履平地,而不用擔心因摔傷而骨折,堅固耐磨的蹄子也使得日本馬無須釘馬掌也不會過度磨損,只用稻草做的馬遝便可以保護馬蹄,所以日本的蹄鐵科技一直不發達。

日本馬的速度不是很快,在2011年的測試中,木曾馬的無甲騎乘速度是9秒100米,短跑時速40公里,這一速度比蒙古馬略慢,但由於缺少更多例證而不太好比較。總的來說日本馬的速度雖然不快,但非常適應日本的地形,對比其他馬種也具備一定優勢。

三、日本騎兵在軍隊中的比例如何?

在這個問題裡我整理了幾個家族的騎兵基本數量比例:

等人大:巔峰時期軍力及人力配置的信長 如果正面剛武田信玄和上衫聯軍 幾幾開?

武田軍騎兵7.7%,槍武士15.4%,槍足輕46%,弓兵7.7%,鐵炮15.4%,扛旗7.7%。

上杉軍騎兵12.9%,槍武士14.3%,槍足輕30%,弓兵14.3%,鐵炮21.4%,扛旗7%。

織田軍騎兵12.9%,槍武士14.3,槍足輕27.1%,弓兵25.7%,鐵炮14.3%,扛旗5.7%。

當然也有不同說法:

這些資料一般都是用兵役狀以偏概全的乘算出來的,我之前也說過這樣以小套大很不可取:

等人大:某家的軍役帳是否就能代表某家在戰時的極限動員兵力?

但是由此還是可以看出,在日本戰國那種封建制度下,本州地區的大名騎馬率基本都是10%左右。基本上是十個人裡面有兩三個是武士,其中一個人是騎馬武士(不過到了江戶時期,足輕也被一筆劃為“武士”,也就沒這些概念了)。戰國時期的騎兵比率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資料可以對比一下。前文我們講過,南九州是日本馬匹的主要產地之一,按理說騎馬率應該很高吧?那就看看我整理的島津家文書吧:以《島津家文書》毆打日本《歷史群像》,順便給汗青挑挑錯

實際上島津家一萬多陸軍裡面有一半是後勤民夫,剩下五千人裡面只有262人是騎馬武士,只占全軍的5%而已啊!盛產馬匹的島津家騎馬率居然如此之低,而且文書中還明確標注每個騎馬武士只攜帶一匹馬,也就是說這個馬必然是乘馬而不可能是戰馬,可見一米二以內的馬匹在日本並不用於騎戰。考慮到日本馬北高南矮的趨勢,也難怪東日本的騎馬率更高了。

至於赤備是不是純騎兵,神論裡這麼說:

最令武田家名聲在外的武田赤備,也並不是純粹的騎兵軍團。他們是由少數騎兵作為核心,大量步兵作為主力的混合軍團。

但現在這個問題陷入缺乏證據的僵局,既沒有證據證明赤備全騎兵,也沒有證據證明赤備是步騎混合,只是說日本的常規軍隊是步騎混合,所以赤備可能跟常規軍隊一樣。但有一點,《信長公記》記載的長篠之戰,裡面的赤備絕必是騎兵:

在這個問題裡,我跟鍋哥討論過小幡赤備有沒有可能是全騎兵:日本戰國時代有成建制的騎兵部隊嗎?這是2016年12月份我給鍋哥的回復:

信長公記作為織田方的記錄,對小幡黨這一段的記載應該指的是他“騎著馬沖過來”的部隊,因為作者應該是沒有條件瞭解“小幡一黨”軍隊具體編制情況的,而只是把“小幡率領的騎兵沖了過來”這一現象記錄了下來,即便小幡全軍並非全騎兵,書中記載的小幡騎兵突擊的現象也應屬實。

(有人把這句話被不標出處的盜用改寫當成自己的話我就不說什麼了)

再就是甲陽軍鑒的問題,甲陽軍鑒裡的人數都是以“騎”來記載的,那麼這些騎就都是騎兵嗎?

我不這麼認為,因為有針對甲陽軍鑒進行的兵力推算,說法是這樣的:

『甲陽軍鑑』にある騎數9,121から想定し最小で36,000最大で52,000の動員が可能であったと考えられてい。

根據武田領地的石高來算,總共三四萬的兵力應該是有的,但請注意,如果“騎”都是騎兵的話,騎馬率就是二成到二成五了,全軍這麼高的騎兵率是絕對絕對不可能存在的。並且甲陽軍鑒前面的“騎”數都是這樣記載的:

而能夠證明確實是騎兵的“足輕大將眾”,則是以這種方式記載的:

也就是說,前者XX騎並不能證明絕對是騎兵,後面足輕大將眾寫著“騎馬XX騎”才能明確說明這是騎兵,兩者的寫法是完全不同的。按比例來算的話,甲陽軍鑒整體的騎數更有可能是常備武士的數目,這個數量加上一定比例的足輕,剛好與武田全軍的大致數量吻合,所以我認為,甲陽軍鑒中單單一個“騎”並非指的是“騎馬武士”,“馬上XX騎”才是。

四、日本騎兵的武器都有哪些。

日本騎兵的武器基本就是1弓2刀3長槍,說到刀這裡我就不得不吐個槽了,這個文章裡神論頻頻,不信你看:

先說毛拔系刀那可不是什麼因為日本人騎戰而產生的,毛拔系那是蝦夷人從蕨手刀系改進而來的,西元878年的出羽國俘囚之亂時毛拔刀還是俘囚的武器,因此也被稱為“俘囚野劍”,這一時期由於唐朝走向衰落,日本與唐朝的交流逐漸變少,所以日本人開始吸收蝦夷刀的特點,也學著使用毛抜形太刀,這是蕨手刀到毛拔刀的演變過程:

“蕨手”指的是柄頭處防滑的那個小球,“毛拔”指的是刀柄處的鏤空,這都是小事,你仔細看看上面我用紅框圈起來的那張圖,他找了個兵庫鎖太刀,指鹿為馬說那是毛抜形太刀,我真醉了。這才叫毛拔刀!刀柄有個骨頭形狀的鏤空!仔細看清楚:

蝦夷刀的特點是刀身比較平直,但刀柄與刀身呈一定夾角,最終被日本改進成為彎刀,弧度最大的地方也靠近刀柄。這種刀很適合騎馬作戰,所以直到室町時代以前一直都流行使用太刀。

在進入室町南北朝以後,步兵戰術興盛,長槍開始出現,太刀也演變成更短的打刀和更長的大太刀,這裡就不得不吐槽那篇文章的神論了,他說:

源平合戰之後,當時的源氏一族武士,曾經一度流行在戰馬上使用巨大沉重的大太刀作戰。不過這種威懾意味大於實戰的武器,在源平合戰結束之後也很快便走向了衰落,之後開始流行起來的雉刀和長槍便成為了大太刀的替代品。

看了這種神論我都不知說什麼好,源平合戰以後才剛是鐮倉時代,鐮倉時代完了以後才是室町南北朝,是室町南北朝時期大太刀才開始流行,到他那源平合戰之後就衰落了,我真無語。

還有,那是薙刀,不是雉刀。。。“薙刀和長槍”也不可能成為“大太刀”的替代品,它就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時代的東西,源平合戰之後長槍還沒有出現呢!長槍跟大太刀是一個時期的產物,長槍出現之後薙刀就走向衰退了,什麼“薙刀取代大太刀”這都哪跟哪啊!

這是騎馬使用大太刀的姊川合戰圖屏風,你看姊川合戰是源平合戰以前的嗎?

騎兵用的長槍是一間半到兩間(2.7~3.6米),但步兵的長槍可不都是三間半,只有織田信長是那麼長,其他家族一般在兩間半到三間左右,總之騎兵的槍為了方便揮舞,確實比步兵的短。

至於其他武器就不是那麼常見了,比如這張圖畫的是長篠之戰,被不少人誤以為是伊達軍。騎兵使用火器不是什麼新鮮事,戚繼光的北軍騎兵就被要求在一百步進行射擊,但是火器能否在馬背上完成裝填還是個問題,將鐵炮杆改短只能更便於收納,在戰場上可以即時切換出其他武器,但並不能更方便的裝填,所以騎馬鐵炮的作用如何還有很多未知數。

五、日本的騎兵是怎樣作戰的。

騎兵作戰的例子屢見不鮮,在鐮倉時代主要是對射、單挑,並且確實存在騎兵抱團的戰術,這在對抗蒙古來襲是也有使用,另外也有許多古畫可以證明,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當時的日本騎兵是以“重裝弓騎兵”的形式存在的,但進入室町時代後,步戰的演變和長槍的出現迫使騎兵必須改變作戰方式。在陣前安置的搔盾能夠有效防止正面的來矢,而步弓手卻可以利用搔盾作為掩護反擊來襲的騎兵,持槍步兵更是可以讓騎兵望而生卻,所以室町以後的騎兵也開始使用長柄武器,不過受於馬上使用的限制,騎兵的長槍總要比步兵的短一些,這意味著騎兵更可能利用自己的高機動性突擊槍兵的側翼使其崩潰,但是受制於當時的條件,加上鐵炮的傳入,騎兵由於目標過大而很容易成為瞄準對象,且日本馬大多不裝備盔甲,馬匹很容易中彈而死,因而也出現了騎馬代步、下馬作戰的方式。

而在遊戲裡,武田氏和上杉氏總是清一色的騎兵陣容,讓玩家誤以為這兩家在歷史上真的是全部騎馬作戰,但由跟實際情況有巨大差異,於是網路中便流傳著一種矯枉過正的傳言,認為日本全部都下馬步戰,所以日本沒有騎兵,這顯然也是不可能的,在大名鼎鼎的長篠之戰中,便有《信長公記》、《故水野左近物語》等記載著武田騎兵正面沖陣的事蹟,武田勝賴可能本打算先用步兵與織田軍糾纏,在混戰之際派出騎兵撕裂敵陣,最後再補充步兵擴大戰果,只可惜他輕視了織田軍鐵炮的威力,前鋒根本沒有接近便被鐵炮打得落花流水,他的騎兵在此戰中也毫無懸念的被鐵炮輕易擊潰,由於鐵炮陣城太過強勢,而騎兵本就不該採取正面衝擊,加上織田軍完全的人數優勢,各方面敗因造成了可以預見的慘敗。曾經步兵不強勢的時候日本騎兵只作為重裝弓騎兵存在,而到了反騎兵技術發達的戰國時代,騎兵已經難以再發展起來了。

但神論裡對騎兵用法的理解也是完全說反了,他認為“有時這些騎兵也會作為機動力量,在局部時常發動突擊以便為後續的步兵打開缺口。”

實際上日本騎兵明明是先讓步兵與敵人纏鬥,等步兵撕開缺口之後再以騎兵突擊擴大戰果!

前面《信長公記》已經發過了,按信長公記的記載,武田勝賴把軍隊分成了五波,五次攻向織田、德川聯軍,小幡赤備騎兵是第三波,武田勝賴的想法應該也是先用步兵與敵人交戰糾纏,再派入騎兵擴大戰果,武田騎兵是分成三十五十人為一隊,分頭對防馬柵進行衝擊,這種做法可能是為了緩解鐵炮的殺傷力,但最終還是被鐵炮擊退,十分尷尬。

這裡順便再反駁一個誤區,信長公記裡酒井忠次進攻鳶巢山是辰時,而武田勝賴逃跑是未時,被許多人當成是辰、巳、午、未一共四個時辰,所以打了八個小時,從而認定這麼長時間肯定是發生了肉搏,鐵炮一定是廢物。

但首先,從辰時到未時並不是四個時辰,而是三個時辰。其次,辰時那是酒井忠次進攻鳶巢山的時候,跟長篠決戰那是兩個不同的戰場,先發生了鳶巢山之戰,戰後長篠決戰才打響。另外還有一條更關鍵的,是我在翻山縣昌景的維琪裡看到的:

『信長公記』『松平記』『大須賀記』によれば武田勢の攻勢は九ツ始め(午前11時)に始まり、左翼の山県勢が徳川軍を襲撃したという。

注釋是:平山優 『敗者の日本史9 長篠合戦と武田勝頼』 吉川弘文館、2014年。

照這麼說,整個戰役也不過僅僅持續了一個時辰而已,兩軍間隔2.2公里,武田先後五波軍隊,一萬餘人喪生,兩個小時也差不多了吧?之前說八個小時肯定沒鐵炮什麼事,但現在只有兩個小時了,你要還這麼說就不太對了吧。

然後,再反駁一個神論:

這些傳令兵身後背負的母衣,是一種用竹子編成的筐形然後再附上不同顏色的布。當戰馬疾馳的時候,風從前方灌入,後面的布就會變的如同一個巨大的氣球一般。據說,這種防具對於流矢有著較好的防禦作用。

強調一下,母衣這個東西最初是沒有竹筐支撐的,而是固定在鎧甲上,騎馬的時候才會乘風兜成一個球,用以防禦背後射來的箭矢。而到了室町以後,戰鬥形式向步兵集團方向轉移,因此騎兵存在感明顯下降,在戰場之間來回賓士的情況變少,再加上鐵炮傳入,母衣完全沒有對抗子彈的能力,所以為了在不騎馬時保持形狀才加入竹筐支撐,我看他的文章用了維琪裡的插圖,卻沒有讀一讀維琪裡的內容,講歷史搞不清楚前因後果可是很要命的啊,你看他都出了多少完全顛倒的錯誤了。

總結一下,日本馬屬於中型馬,非常適合山地作戰,並且日本也存在騎兵集團衝鋒的戰例,所以日本騎兵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但是隨著日本步兵武器的發展,已經嚴重威脅到騎兵的生存,因此在戰國時期,騎兵也確實存在衰弱跡象。曾經步兵不強勢的時候,日本騎兵只是作為重裝弓騎兵存在,而到了反騎兵技術發達的戰國時代,騎兵已經難以再發展起來了。

(再吐個槽哦,平山優為了證明日本有騎馬作戰,把赤塚之戰兩軍下馬、馬匹受驚闖入敵陣這件事理解成了騎馬沖入敵陣了,好丟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