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400點城下:情緒、倉位與現實!

自從8月25日一根中陽線站穩3300點時,尤其8月28日再來一根小陽線向上彈跳,3400點也就很近了。

但12個交易日過去了,3400點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邊。兵臨城下,卻望城興歎。盤面如此,情緒卻絲毫不受影響。

截至9月12日,融資餘額已是連續12天增長,突破9700億元,創下2016年1月以來的19個月新高。這樣的連續增長,即便在2015年大牛市期間也是比較罕見的。

牛熊交易室統計顯示,9月12日融資餘額為9736.37億元,已突破9700億元,為第12天連續增長,淨買入45.29億元。上次滬深兩市融資餘額突破9700億元,是在2016年11月底的9721億元。

融資歷來是一把衡量市場情緒極佳的尺子。但情緒與現實,好比狗與主人,有時跑在主人前,

有時落在主人後。

從融資餘額增長上,看到的依然是情緒高漲,但市場的現實是持續盤整。那麼,到底融資熱情能帶動起市場,還是融資熱情的滯後的呢?是上漲催化劑還是滯後的危險反應呢?

從以往的融資行情來看,後者居多,即當前融資的增長更多是樂觀情緒高漲的滯後。而且現在看起來融資增長的快,但是一旦殺跌也會降低的很快。

譬如2015年股災後,當年8月26日,兩市融資餘額從13892億元跌落至11078億元,

淨流出2814億元,近8個交易日連續下降;譬如2016年的11月30日融資達到9721億之後,也是一天就降去100多億元;再譬如2016年1月,融資餘額曾經16連降。

所以,融資代表一種市場情緒,很容易過頭,放大了市場的波動。尤其是當前處在融資1萬億的關口。而且2016年12月市場陷入調整也是在融資餘額突破9700億開始的。總體而言,當前市場階段性的危險成分更多一些。

樂觀的情緒其實沒有那麼堅強,

譬如說前幾天起不少私募開始鼓吹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於是9月11日充電樁、鋰電池板塊呈現多隻個股漲停,板塊內個股整體以普漲的格局,但9月12日這些板塊又遭遇襲殺。

而對比9月12日和13日的行情看,有券商研究員調侃,昨天哀怨股災要來的同志們又歡欣鼓舞的迎接牛市。一跌一漲,人心浮動,好比牆頭隨風搖曳的草兒。

融資代表著大戶們的行為與情緒,

那麼機構投資者呢?

私募基金倉位均達到28個月的新高,公募基金此前倉位也一路上揚,甚至有說突破了88%的魔咒,但實際上公募基金上周在敲敲減小倉位。

2017年以來的結構性牛市,讓公募大放異彩,相反私募表現卻一般。Wind統計的陽光私募淨值中位數今年以來收益率略超3%,公募淨值中位數今年以來收益率接近12%,滬深300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15.6%。這其實與今年的投資風格有關,

公募佔據了風格上的優勢。

華潤信託最新月度報告顯示,8月末私募的平均倉位上升2.1%,達到84.4%,創28個月以來新高!同時資料也表明,目前A股市場信心指數近三年來的最高水準,7成私募基金堅持中高倉位運作。

私募的倉位明顯提高。資料顯示,入選華潤信託中國對沖基金指數的開放式證券投資私募產品8月末平均股票倉位為84.4%,比7月末上升了2.10個百分點,是2015年5月份以來近28個月以來私募倉位最高的時候。

具體來看,8 月末全體投顧持倉比例最高的行業是醫藥生物(21.4%),業績前25% 的投顧持倉比例最高的行業是金融服務(23.2%)。全體投顧平均倉位增加較大的行業是醫藥生物(上升 2.4%),業績前25%的投顧平均倉位增加較大的行業也是醫藥生物(上升 3.5%).

一些私募直言,A股市場在經過兩年的調整,底部已經夯實,上半年的一九格局被打破。在進入3300點之後,市場的風險偏好不斷提升,進入多題材並進的格局,創業板藍籌更是帶領創業板不斷回暖,已經進入牛市階段。

確實,從近期的機構調研資料看,私募調研中小創變得很積極。從具體機構來看,知名私募星石投資調研了清新環境,朱雀投資調研了中航光電、四維圖新。

都說牛市來了,私募確實也卯足了勁,但實際上也有逢高出貨者,公募基金的88魔咒一直在。資料顯示9月4日~8日這周公募基金倉位相比前一周有所下降,顯示基金經理有所減倉。

從監測的所有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倉位分佈來看,上周(9月4日~8日)基金倉位在九成以上的占比17.4%,倉位在七成到九成的占比26.5%,五成到七成的占比13.4%,倉位在五成以下的占比42.7%。上周加倉超過2個百分點的基金占比8.5%,30.3%的基金加倉幅度在2個百分點以內,46.7%的基金倉位元減倉幅度在2個百分點以內,減倉超過2個百分點的基金占比14.5%。

在大盤3400點關口,究竟是私募重倉賭向上更有勝算,還是逢高減持的公募押對了呢?

文章精選

具體來看,8 月末全體投顧持倉比例最高的行業是醫藥生物(21.4%),業績前25% 的投顧持倉比例最高的行業是金融服務(23.2%)。全體投顧平均倉位增加較大的行業是醫藥生物(上升 2.4%),業績前25%的投顧平均倉位增加較大的行業也是醫藥生物(上升 3.5%).

一些私募直言,A股市場在經過兩年的調整,底部已經夯實,上半年的一九格局被打破。在進入3300點之後,市場的風險偏好不斷提升,進入多題材並進的格局,創業板藍籌更是帶領創業板不斷回暖,已經進入牛市階段。

確實,從近期的機構調研資料看,私募調研中小創變得很積極。從具體機構來看,知名私募星石投資調研了清新環境,朱雀投資調研了中航光電、四維圖新。

都說牛市來了,私募確實也卯足了勁,但實際上也有逢高出貨者,公募基金的88魔咒一直在。資料顯示9月4日~8日這周公募基金倉位相比前一周有所下降,顯示基金經理有所減倉。

從監測的所有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倉位分佈來看,上周(9月4日~8日)基金倉位在九成以上的占比17.4%,倉位在七成到九成的占比26.5%,五成到七成的占比13.4%,倉位在五成以下的占比42.7%。上周加倉超過2個百分點的基金占比8.5%,30.3%的基金加倉幅度在2個百分點以內,46.7%的基金倉位元減倉幅度在2個百分點以內,減倉超過2個百分點的基金占比14.5%。

在大盤3400點關口,究竟是私募重倉賭向上更有勝算,還是逢高減持的公募押對了呢?

文章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