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各地實施“135”工程 承接產業轉移讓湖南成創新創業熱土

9月5日,郴州經開區鎧楠珠寶首飾有限公司車間,技術工人正在給首飾打磨。

圖/記者王歡

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是湖南提升經濟外向度的“捷徑”。

2014年10月31日,時任省委副書記、省長杜家毫在全省園區工作會議上提出創新創業“135”工程,以標準廠房建設為抓手,以民營經濟為重點,以創新創業為特色,全力承接產業轉移,加快開放崛起步伐,帶動湖南經濟穩定高質增長。

推進“135”工程以來,湖南多個園區積極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沿海產業轉移機遇,

加強優勢企業的對外合作發展和新型產業的引進培育,新引進外向型經濟企業814家,兩年實現出口創匯過百億元。

記者王歡郴州、永州報導

嫺熟忙碌的操作工人,機器轟鳴的生產車間,往來穿梭的運輸車輛……這是湖南各大承接產業轉移的園區裡最常見的景象。

結合本地優勢,加大開放力度,創新生產技術……郴州、永州等地積極探索開放型經濟的發展路徑。

做細服務降低租金,主動帶企業招工

9月8日,郴州經濟開發區的鎧楠珠寶車間內,幾十名工人正在給黃金飾品進行打磨、油壓等操作。公司2016年8月從深圳遷來郴州,租賃廠房2000平方米,入駐2個月後即開工投產,2016年全年完成進出口約2.2億美元。

“去年,郴州市委市政府在深圳開了一個招商引資會議,我們感受到了政府的誠意。”技術廠長陳承強說,“拿租金這塊來說,以前在深圳,一間1000平方米的廠房一個月需要6萬元的租金,

而郴州卻不到1萬元。”招工一度成為公司最大的難題。陳承強說,郴州經開區帶領企業去往周邊技術學校招工,使問題得到解決。

與陳承強有類似感受的,還有天瓏芯手機製造公司郴州分公司的負責人蘭東。“政府幫忙跑腿,服務高效、體貼。”公司2016年10月入駐郴州,從簽約到投產不到4個月時間。目前,公司預計年產值可達20億元。

2015年以來,郴州經開區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園“135”工程項目建設。

兩年來,經開區共簽約引進產業專案58個,總投資額約67億元。

做強產業調整結構,產業集群發展

位於永州經開區的大德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一片片正在加工製作的手機玻璃蓋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我們一天可以生產1萬至1.5萬件手機玻璃蓋板。”公司董事長助理李豔嬌介紹,公司2014年從深圳、東莞轉移到永州經開區,主要生產銷售手機、平板電腦等玻璃蓋板,

目前主要客戶有伯恩、華為、小米、富士康、海爾等,產品主銷越南、韓國,預計今年產值2億元。

近年來,永州市加速推進裝備製造、電子資訊、輕紡制鞋等7大產業集群發展。永州經開區2016年共實現技工貿總收入461.1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366.3億元。

“承接產業轉移為永州調整產業結構,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業,促進永州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非常積極的影響。”永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易佳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同屬於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衡陽,緊扣產業承接、產業延伸、創新創業,建成標準廠房318萬平方米,建成了5家產業轉移示範基地,打造了9條新產業鏈,形成了一批中小企業集群。一個全國最大的精密模具加工基地正在衡陽崛起。

多條措施推動湘南承接產業轉移

華聲線上長沙訊 2011年10月,國家發改委批復設立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產業承接效果明顯。資料顯示,2015年,郴州、衡陽、永州進出口總額分別排全省的第2、3和7位,較2011年分別上升3至4位。

2015年9月9日,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公佈《關於進一步支援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到2020年,湘南產業轉移示範區將形成“三極四帶”產業佈局:打造衡陽、郴州和永州三極;形成以京港澳高速和京廣鐵路、武廣客運專線,二廣高速和洛湛鐵路,泉南高速和湘桂鐵路,廈蓉高速和台南高鐵四組交通幹線為主軸的四條“井”字形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帶。

2017年的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及各類園區為載體,推動有色金屬、輕工紡織等產業集聚發展。記者王歡

同屬於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衡陽,緊扣產業承接、產業延伸、創新創業,建成標準廠房318萬平方米,建成了5家產業轉移示範基地,打造了9條新產業鏈,形成了一批中小企業集群。一個全國最大的精密模具加工基地正在衡陽崛起。

多條措施推動湘南承接產業轉移

華聲線上長沙訊 2011年10月,國家發改委批復設立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產業承接效果明顯。資料顯示,2015年,郴州、衡陽、永州進出口總額分別排全省的第2、3和7位,較2011年分別上升3至4位。

2015年9月9日,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公佈《關於進一步支援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到2020年,湘南產業轉移示範區將形成“三極四帶”產業佈局:打造衡陽、郴州和永州三極;形成以京港澳高速和京廣鐵路、武廣客運專線,二廣高速和洛湛鐵路,泉南高速和湘桂鐵路,廈蓉高速和台南高鐵四組交通幹線為主軸的四條“井”字形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帶。

2017年的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及各類園區為載體,推動有色金屬、輕工紡織等產業集聚發展。記者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