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燃油車將“消失”?工信部:中國將制定禁售燃油汽車時間表

燃油車即將消失,大家怎麼看,一面是看好:空氣污染大部分因汽車尾氣而起,如果都換成新能源汽車,空氣能清新不少;一面是不看好:開電動車沒有駕駛樂趣,技術不成熟,有安全隱患,

續航里程也成問題。

近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加速向智慧化、電動化的方向轉變,我國也已啟動傳統能源車停產停售時間表研究。

自2015年起,以荷蘭為首的一些歐洲國家就加入了“國際零排放車輛聯盟”,承諾將在2050年以前讓所售新車全部為新能源車型。

隨後,挪威、法國、德國、英國等國也先後公佈了禁售燃油車的計畫,禁售時間表普遍定在2025-2040年這一區間。

多年以後我國會面臨能源的枯竭,汽車尾氣的排放也給大氣環保帶來嚴重的污染。據不完全統計,霧霾的成因30%-40%是汽車尾氣造成的。所以,禁售燃油汽車是全球化趨勢。

然而也有不少人提出質疑,我國十年內實現禁售燃油車可能性較小。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的動力總成等系統截然不同,傳統4S店短時間內在售後服務方面未能跟上新能源汽車的步伐,而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大,廠商往往也無法專門設新能源車經銷店,這給新能源車的維修保養帶來一定不便。

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量為50.7萬輛,

而全國充電樁大約有10萬個,離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1∶1的配置比例相去甚遠,況且不少是“僵屍樁”,發揮不了作用。

此外,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續航里程以及成本等也依然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絆腳石。

前不久,一位上海新能源計程車司機抱怨,

新車開起來還不足一年,電池便出現問題,廠家和4S店對此無計可施,只能乾等電池供應商派出專家來維修,前後折騰了一個月時間。

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的動力總成等系統截然不同,傳統4S店短時間內在售後服務方面未能跟上新能源汽車的步伐,而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大,廠商往往也無法專門設新能源車經銷店,這給新能源車的維修保養帶來一定的不便。

在新能源車發展初期,

從生產到使用,諸多環節難以快速理順。令人歷歷在目的是新能源汽車種種充電的場景,高樓飛線、從士多店借電甚至在大樹上綁充電插頭等,充電難題無法一下解決。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量為50.7萬輛,而全國充電樁大約有10萬個,離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1∶1的配置比例相去甚遠,況且不少是“僵屍樁”,發揮不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