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諸葛三兄弟: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三國時期,有許多世家大族,基本上主宰了那個時代的政治和軍事。其中,諸葛家族並不算特別顯赫,但在當時也算得上名門。

諸葛兄弟最出名的當然是諸葛亮,但是他的哥哥諸葛瑾和族弟諸葛誕卻分別效力于吳國和魏國,

時人還有“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的說法。

關於諸葛亮的事蹟,我就不多介紹了,基本上家喻戶曉,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丞相之一,完全當得起龍的評價,那麼虎和狗呢?

虎指的是諸葛瑾,

他是諸葛亮的哥哥,很早就出山為孫權效力,深受他的信任,歷任長史、中司馬,因跟隨呂蒙討伐關羽有功,被封為宣城侯。

孫權稱帝后,諸葛瑾被封為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從整體成就來看,諸葛瑾雖不如諸葛亮,但也算是吳國重臣,以虎評價他比較合適。

狗指的是諸葛誕,他是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東大將軍,曾與司馬師一同平定毌丘儉、文欽的叛亂,深受司馬兄弟的信任,長期鎮守淮南。

後來,司馬氏覬覦曹魏江山,諸葛誕的好友夏侯玄、鄧颺等人相繼被殺,他也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於是暗中蓄養數千死士而自保。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準備,諸葛誕在壽春舉兵反叛,最終卻被司馬昭派人剿滅,被夷滅三族。當然,這個罪行無法波及到蜀國和吳國的諸葛家族。

值得稱道的是,諸葛誕失敗後,他手下的數百部下堅決不降,更說:“為諸葛公死,不恨。”行刑時排成一列,每斬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始終無人投降。

從這個細節來看,諸葛誕平時對待部下還是有情有義的,

卻不知為何得了個“狗”的評價?難道僅僅是因為不夠忠心嗎?竊以為略有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