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人說甲午戰爭是李鴻章一人與日本的戰爭,你怎麼看

有一種說法,甲午戰爭是日本和李鴻章一個人的戰爭。因為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後,按照西方國家的體制建立了新的國家模型,主要一點就是軍隊國家化,陸海軍分別由陸軍省、海軍省管理,

職業軍官帶領軍隊,陸軍省、海軍省受議會的投票進行調動,由內閣代表國家行使軍隊權力。這種體制基本和現在大部分西方國家一樣。

甲午戰爭

而中國當時是清朝末年,朝廷的正規軍八旗軍、綠營兵都已經腐朽墮落,嚴重缺乏戰鬥力。

清朝的主力國防軍就是陸軍是淮軍,海軍是北洋水師。淮軍是李鴻章一手建立的私人部隊,在鎮壓太平軍時,李鴻章組建的以安徽同鄉為基礎的團練地主武裝,後來經過朝廷改編為正式的軍隊,但是這樣的軍隊只聽李鴻章一人的,沒有日軍的國家意識,只有自己的升官發財、貪生怕死的意識,不過也有不畏生死的硬漢。甲午陸戰中的左寶貴、葉志超、宋慶等人都是過去淮軍的將領。

而北洋水師更是李鴻章一手組建的,幾乎就是全部聽李鴻章的,水師最高長官水師提督丁汝昌也李鴻章的鐵杆手下。

李鴻章

李鴻章在那個時候,幾乎是權傾朝野,管理了大量的經濟、軍事事務,讓朝裡很多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滿洲宗親們更是狠透了李鴻章。

所以在甲午戰爭時期,大批官員看到中國戰敗反而高興,因為可以搬到李鴻章,可以鎮壓李鴻章的勢力。

北洋海軍

其實這句話主要是指出當時清政府對全國的動員能力的薄弱,和沒有現代戰爭中的總體戰意識。在戰爭中,

參戰的主要是北洋,其他各地都是打醬油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