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6歲高中生糖尿病險喪命,常喝甜味飲料需警惕!

大連男孩小冰(化名)今年16歲,剛上高一,近日被查出患上了糖尿病,就診時血糖已經“爆表”了。空腹血糖正常值上限是7毫摩每升,而血檢結果顯示,小冰的空腹血糖值,是上限值的5倍還多;另外,

小冰的尿酮體有3個加號,也就是他已經發生了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再晚發現一段時間,小冰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醫生經過詢問得知,小冰家裡三年前開始經營食雜店,從那時起,小冰就一直拿店裡的飲料當水喝,

幾乎不喝白開水,最近這兩個月,小冰總覺得口渴,體重也下降了10公斤。

一天晚上小冰的母親下班回家發現地面粘拖鞋,詢問小冰後發現其尿液有點黏黏的,這才來的醫院。糖尿病是指由於機體不能產生所需的足夠量的胰島素,導致血糖(葡萄糖)水準異常升高的一種疾病。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副教授吳晞指出,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其中1型糖尿病好發于兒童或青少年期,

兒童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一。1型糖尿病多表現為口渴、多飲、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等症狀,它發病年齡小、起病急、病情重,容易被家長忽視,常常被發現時已出現酮症酸中毒,常規治療方法必須用胰島素治療,否則將危及生命。

以往,2型糖尿病在兒童和青少年中罕見,但是近年來變得較為多見。通常2型糖尿病在30歲後發病,並隨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加。大約15%的70歲以上老年人都患有2型糖尿病。

吳晞教授指出,一個人患上糖尿病,特別是2型糖尿病,很可能自己卻不知道。糖尿病絕大多數是生活方式相關疾病,從無病到有病的血糖是個連續的逐漸升高過程,當一個人出現血糖水準異常升高時應考慮診斷糖尿病。血糖水準通常在常規體檢中進行,每年檢測一次血糖水準對於老年人尤為重要。

公眾平臺【糖尿病家庭調養】告訴大家: 當一個人出現逐漸加重的口渴、多尿和饑餓時,

或者出現糖尿病併發症,如反復感染、足部潰瘍和真菌感染時,醫師也會檢測血糖水準。“很多人在體檢的時候就查出空腹血糖或糖耐量出現異常,但由於現象出現之初並沒有頭暈等特異性症狀,因此很多人也並沒有在意,結果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糖尿病。肥胖(尤其是肚腩大的腹型肥胖)、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病史、運動量少、得過妊娠糖尿病的婦女或年齡增加等,
都是糖尿病前期發生的高危因素,應及早就醫檢查。”吳晞教授指出。

糖尿病前期,是指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間的一種狀態,學界認為這是2型糖尿病發生前的一個必經階段,糖尿病前期病人若及早進行干預,可有效降低其發展成糖尿病概率。現有糖尿病前期的干預手段中,飲食、運動和藥物是主要手段。而除了這些,吳晞教授強調,現代人糖攝入過多也應該得到重視。

資料顯示,每天攝入1~2份含糖飲料可使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26%,冠心病風險增加35%,卒中風險增加16%。美國研究表明,每日攝入非天然食物本身的糖,包括蔗糖、含糖飲料、醬汁、蜂蜜等,超過總熱量21%與攝入糖占總熱量10%相比,因心臟病死亡風險增加1倍。

對於老年人,食糖過多會導致大腦海馬萎縮,引起記憶力下降,並增加認知損害風險。而兒童食糖過多影響鈣質代謝,增加兒童骨折發生,高糖飲食會影響骨骼生長發育,導致佝僂病等。

“WHO和美國農業部2015年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建議,游離糖攝入不超過總能量攝入的10%,推薦目標是5%以下。也就是說,對於一位每天攝入2000千卡的女性而言,這大約相當於每天最多允許攝入50克糖,現在市面上500毫升左右的飲料中,大多含有40-60克糖。現在大多數人有喝甜味飲料的習慣,一瓶飲料可能就超標了。”吳晞教授表示。不少人認為,純果汁能夠提供維生素等營養素,是一種健康飲料。然而,果汁中亦含有大量糖分。

研究表明,飲用果汁與體重增加和罹患糖尿病相關。因此,吳晞教授建議每日飲用果汁不超過100~200毫升。但蔬菜和水果中的果糖並不存在上述問題,可能與蔬果中的膳食纖維減慢了果糖吸收的速度有關。吳晞教授建議,人們日常的最佳飲料為水,其次為不加糖的咖啡或茶,不建議飲用果汁和添加人工甜味劑的飲料。

現代人糖攝入過多也應該得到重視。

資料顯示,每天攝入1~2份含糖飲料可使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26%,冠心病風險增加35%,卒中風險增加16%。美國研究表明,每日攝入非天然食物本身的糖,包括蔗糖、含糖飲料、醬汁、蜂蜜等,超過總熱量21%與攝入糖占總熱量10%相比,因心臟病死亡風險增加1倍。

對於老年人,食糖過多會導致大腦海馬萎縮,引起記憶力下降,並增加認知損害風險。而兒童食糖過多影響鈣質代謝,增加兒童骨折發生,高糖飲食會影響骨骼生長發育,導致佝僂病等。

“WHO和美國農業部2015年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建議,游離糖攝入不超過總能量攝入的10%,推薦目標是5%以下。也就是說,對於一位每天攝入2000千卡的女性而言,這大約相當於每天最多允許攝入50克糖,現在市面上500毫升左右的飲料中,大多含有40-60克糖。現在大多數人有喝甜味飲料的習慣,一瓶飲料可能就超標了。”吳晞教授表示。不少人認為,純果汁能夠提供維生素等營養素,是一種健康飲料。然而,果汁中亦含有大量糖分。

研究表明,飲用果汁與體重增加和罹患糖尿病相關。因此,吳晞教授建議每日飲用果汁不超過100~200毫升。但蔬菜和水果中的果糖並不存在上述問題,可能與蔬果中的膳食纖維減慢了果糖吸收的速度有關。吳晞教授建議,人們日常的最佳飲料為水,其次為不加糖的咖啡或茶,不建議飲用果汁和添加人工甜味劑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