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北京到廣州只需要1分鐘,未來傳送技術還要多久?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宇宙有多大,現在還沒辦法考察,從一個星球到另外一個星球是需要多少光年來計算的。往大的說,中國的古代神話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後不知去向,是否老子也是踏著傳送陣走了,

往小的講平面空間的傳送技術是否能實現。

目前科學界流行的兩種:

1、把人打成某種可以傳輸的粒子然後傳輸再組合。比如李連傑的《宇宙通緝令》。實際上,人在被打成粒子的那一刹那就已經死了。整個過程就相當於把人打成肉醬再搓成個人形,或者說把人碎屍後又縫起來,或者說弗蘭肯斯坦,或者說魔獸中不死族的憎惡。

2、記錄下某個人某個瞬間的所有粒子的狀態,

再把資訊發送到某個地點,用當地的粒子組裝出一個來。實際上就相當於克隆,而且不能保證只克隆一個。沒有人願意自己會被隨意克隆吧?還記得施瓦辛格的《第六日》嗎? 因此,目前科學界流行的兩種理論上的空間傳輸裝置,在我看來都應該是被禁止的東西。

想像一下,我們不需要開車或者坐公交地鐵,直接從自己家裡被瞬間傳送到辦公室或者學校,

或者我們不需要太空船,直接從地球被傳送到月球上的基地,這種便利性是不是很誘人?其實這些瞬間傳輸的景象我們並不陌生,它們經常在影視作品裡面出現,其原理也是五花八門。包括《星際迷航》系列中的通過傳送機(Teleport Machine)進行瞬間傳輸,如下圖所示:

傳送機器

《星際迷航》裡的瞬間傳輸

Spock 等人總是通過這樣的裝置實現瞬間傳輸。

另一種方式就是通過蟲洞進行瞬間傳輸了。例如《星際穿越》電影中主人公從地球乘坐太空船到達黑洞附近尋找宜居星球。

黑洞傳送

以上兩種借助時光機目前物理理論上可能允許的瞬間傳輸,

但是涉及的空間技術層面還無法理解。

從北京到廣州只需要1分鐘,假如在未來100年裡真實現了這個技術,那麼時間、空間技術必定大方異彩,也有可能那時候人類都已經移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