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班裡最出息的孩子,不一定是第一名

我的父親,教了一輩子書。在初中,他親手帶了好多孩子,從一年級到初三畢業。

記得有一年父親帶畢業班,班裡有個住宿的男孩十分刻苦,家庭條件也不好。每到飯點,別人去食堂打飯的時候,

這個男孩就吃自己帶的煎餅,就這麼吃一個星期。

父親看著心疼,就經常給男孩送吃的。男孩每次收到的時候,都感動的說不出話來。

帶了一批有一批畢業班,父親帶出的學生走了一批又一批。

有些人開玩笑說:“你們家逢年過節應該挺熱鬧吧?你父親這麼多得意門生,不得排著隊送禮哇?”

我一開始也這麼認為。

不過,跟父親關係最好的幾個,大部分都是當初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孩子,還有幾個調皮搗蛋的。成績好的幾個孩子,畢業之後就很少聯繫了,就算偶爾聚會,也很難看到他們的影子。

我有些驚訝地問父親:“成績好的孩子畢業後,不應該跟老師更親密嗎?”

父親淡淡地說:“大家都忙各自的工作,沒空聯繫很正常。

後來我才瞭解到:當初成績很優秀的孩子,現在混的不是很好,或是跟大家期待的相距甚遠。應該就會不想面對當初的同學和老師吧。

很多孩子就像父母教的那樣聽話、懂事、不貪玩,一路當著“三好學生”,考大學,讀研究生。等到他們畢業的時候,

才發現手中那張碩士文憑,也就值每月4000塊錢。在如今競爭力這麼大的社會,不僅找工作會碰壁,就連交個物件都不容易。

很多人等到畢業的時候才發現,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的“第一名”,自己已經失去太多了。當回想起學生時代,他們能想起的只能是考試、壓力、熬夜...

成績是很重要,畢竟學習是學生的本分。但是,成績好的孩子,並不一定真的優秀;考上好大學的孩子,也並不一定就能在社會上混得好。

我們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只能讓孩子儘快獨立起來,能夠獨立遮擋風雨。孩子能夠過得快樂、富足,就是父母最欣慰的事。

人生路漫長,當中的變數這麼多,雖然成績很重要,但別讓孩子成為除了成績好,一無是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