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周政策|乙醇汽油確認全國推廣 2020年汽車全喝“酒精”等7條

1.發改委: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

9月15日,中國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下半年,中國還將在金融、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

2.智慧交通產業有望迎來黃金十年 支持政策正在醞釀

智慧交通正處於產業發展“井噴”臨界點,更多政策支持也在醞釀之中。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副司長鄭劍近日赴杭州開展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和智慧交通發展專題調研,預示著政策層面對智慧交通的關注度日益提高。上證報報導,國家發改委綜合交通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運輸研究中心主任程世東表示,

中國智慧交通產業無疑將迎來一個大發展的黃金十年,為此包括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多個部委都在進行政策研究,以期給予智慧交通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支持。

3.深圳對異地載貨汽車實施限行措施,新能源貨車不受限

9月13日,深圳交警發佈公告,10月1日起,深圳在全市範圍內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間對非本市核發機動車號牌載貨汽車實施限制通行措施,外地號牌的新能源車等不受此限制。

4.乙醇汽油確認全國推廣,2020年汽車全喝“酒精”

9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該方案要求,到2020年,將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使用乙醇汽油。

《方案》指出,以生物燃料乙醇為代表的生物能源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車用乙醇汽油推廣使用是國家戰略性舉措,也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在當前形勢下,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不但有利於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調控糧食市場,而且有利於促進農業農村和區域經濟發展。

5.8月安徽/蘇州/合肥/西安/杭州/重慶六省市出臺新能源車宏觀政策

8月,安徽、蘇州、合肥、西安、杭州、重慶六省市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綜合政策。2017年1-8月共有30省市出臺新能源汽車宏觀綜合政策。除了宏觀政策,2017年1-8月全國共有北京、深圳、廣州、重慶、成都、貴陽、貴州、柳州、廣元、廣安、江西、宿遷、廈門、山西、甘肅、上海、杭州、溫州、天津、西安、福州、江蘇、南京、南通、鎮江25省市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2017年1-8月共有34個省市出臺新能源汽車充電政策。

6.武漢新能源車補貼政策正式發佈,軸距大於2.2米車型按國標50%補貼

7.門檻提高,北京發佈新能源商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備案管理細則

9月11日,第一電動從北京市經信委官網獲悉,北京經信委、發改委、科委、城市管理委、質監局聯合發佈了《北京市推廣應用新能源商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備案管理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細則》對新能源商用車生產企業提出了九大條件,其中包括:首款新能源商用車產品取得新車公告滿3年(含)以上,客車企業首款新能源商用車產品取得公告5年(含)以上。整車企業及核心配套零部件企業三年內未出現產品缺陷導致的重大安全事故,且無因違法違規或產品品質、安全問題導致的處罰記錄。企業研發人員不低於200人,具有三電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或驗證能力。在北京市設有3家(含)以上授權合作的維修服務中心,每個中心配備不少於5個社會公用充電樁。對車輛提供部低於3年或6萬公里,關鍵零部件不低於5年或20萬公里的質保期限。建立完善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處理體系等。

9月11日,第一電動從北京市經信委官網獲悉,北京經信委、發改委、科委、城市管理委、質監局聯合發佈了《北京市推廣應用新能源商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備案管理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細則》對新能源商用車生產企業提出了九大條件,其中包括:首款新能源商用車產品取得新車公告滿3年(含)以上,客車企業首款新能源商用車產品取得公告5年(含)以上。整車企業及核心配套零部件企業三年內未出現產品缺陷導致的重大安全事故,且無因違法違規或產品品質、安全問題導致的處罰記錄。企業研發人員不低於200人,具有三電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或驗證能力。在北京市設有3家(含)以上授權合作的維修服務中心,每個中心配備不少於5個社會公用充電樁。對車輛提供部低於3年或6萬公里,關鍵零部件不低於5年或20萬公里的質保期限。建立完善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處理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