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治個“急性腸胃炎”,賠了110000元

事件經過

門診處方箋

調解協議書

該醫生的誤診經歷並非個例,

急性心肌梗死無典型臨床症狀者,易出現誤診或漏診,我們基層醫生一定要引起重視!

容易誤診的病症

1.表現為消化道症狀,突發上腹痛,伴噁心、嘔吐等,極易誤診為胃腸炎、胰腺炎、膽囊炎等。曾有報導稱以消化道症狀為首發症狀者占無痛性心肌梗死的90%。

案例1:誤診為膽囊炎

競嵐:那是我剛開診所不久,夜晚出診,一老嫗,80余歲,訴上腹部疼痛10分鐘,伴出冷汗,口唇紫紺,

端坐呼吸,我測血壓正常,墨菲氏征陽性,遂草草按膽囊炎治療,給予口服藥,後回家睡覺,清晨,人已死亡。原因-----心梗。

案例2:誤診為胃炎

liguangshun1974:患者70多歲,訴晚飯吃多到半夜感覺胃部燒灼感,噁心嘔吐,偶爾出現腹痛,成陣發性,但無明顯的胸悶,查心率80次/分,血壓不高,當時考慮胃炎,也懷疑心絞痛,讓病人含化了速效救心丸無效,又讓病人服了治胃的藥,輸了丹參,半小時後病人症狀稍加重,

讓病人打了120,到了醫院診斷大面積心梗,病人症狀具續加劇,治療無效死亡。

2.表現為無胸痛,首發為放射性部位疼痛,如咽痛、牙痛、頸部疼痛等,易被誤診為咽炎、牙病、頸椎病等。

案例:誤診為牙痛

ZHS1383.:前幾天我遇見一個66歲的老者,自述牙疼,全身大汗,表情焦慮,口服止疼藥不見緩解,囑病人到醫院檢查,診斷為心肌梗塞。好險!幸虧讓病人早去檢查,不然真的麻煩了,現在心梗的症狀越來越不典型了,

請大家要多多注意呀。

3.老年人合併其他疾病,疾病間相互影響和掩蓋,使得心梗臨床無症狀或症狀不典型,以致容易誤診。

案例:誤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發作

請牢記:急性心梗常見臨床表現

1.突然發作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瀕死感。

2.少數患者無疼痛

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於上腹部

可能誤診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數患者表現頸部、下頜、咽部及牙齒疼痛,易誤診。

4.神志障礙

可見于高齡患者。

5.全身症狀

難以形容的不適、發熱。

6.胃腸道症狀

表現噁心、嘔吐、腹脹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見。

7.心律失常

見於75%~95%患者,發生在起病的1~2周內,以24小時內多見,前壁心肌梗死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發生心率減慢、房室傳導阻滯。

8.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幾小時內易發生,也可在發病數日後發生,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發紺、煩躁等症狀。

9.低血壓、休克

作者:謝瑞傑

8.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幾小時內易發生,也可在發病數日後發生,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發紺、煩躁等症狀。

9.低血壓、休克

作者:謝瑞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