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新發現:銀河系中心超級黑洞停止“進食”開始向外噴射

什麼是“黑洞”?先說“黑”,說它“黑”,是因為它的密度無窮大,它不會向外界發射或反射任何光線,也不會發射或反射其他形式的電磁波——無論是波長最長的無線電波還是波長最短的γ射線。

人們無法看見它,它是絕對的“黑”。

再說“洞”,任何東西只要一進入它的邊界,就休想再溜出去,它是一個真正的“無底洞”。黑洞象貪食者一樣吞噬一切可見物,它產生的引力使得它周圍的光都無法逃逸。

然而天文學家通過美國宇航局錢德拉 x 射線天文臺發現位於銀河系中心的一個超級黑洞的獵食習慣發生了改變。

超級黑洞停止“進食”開始向外噴射。

科學家通過觀察距地球約26,000光年的人馬座 A 星最新圖像顯示,在黑洞其覆蓋範圍內,黑洞僅吞噬周圍不到1% 的氣體,其餘大部分被拋回太空。

研究報告中指出:"與人們想像的相反,

實際上黑洞並非吞噬所有靠近它們的一切。顯然,人馬座 A 星發現很多食物難以下嚥"。

此項研究結果是錢德拉天文臺最長的觀測活動之一。通過收集了一年中人馬座 A 星超級黑洞資料,研究人員攝取到當極熱的氣體環繞著黑洞時的詳細 x 射線圖像。

霍金等科學家以量子力學為基礎,對黑洞作了更縝密的考察,發現黑洞會像“蒸發”那樣穩定地往外發射粒子。考慮到這種“蒸發”,黑洞就不再是絕對“黑”的了。最新研究顯示,當黑洞死亡時可能會變成一個“白洞”,它不像黑洞吞噬鄰近所有物質,而是噴射之前黑洞捕獲的所有物質。

黑洞使用x 射線排放,可以通過黑洞產生的熱量測出黑洞的引力。天文學家們曾因一些黑洞非常暗淡的原因而困擾,至此解開了這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