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睡覺打呼嚕,不是睡得香,這是生病了!

做媽媽的一天中最開心最幸福的莫過於看著寶寶甜甜的入睡,聽著寶寶均勻而有節奏的呼吸,這時,辛苦一天的疲憊感也會消失頓無。

然而,寶媽們可知道,寶寶在睡眠中不能睡得沉,經常翻來覆去,睡覺容易驚醒,有時還打呼嚕,往往是在向家長報告他將要或已經患了某些疾病,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用心觀察孩子的健康情況。

如果寶寶睡覺經常打呼嚕(打鼾),這時候當父母的可要注意了!不要以為這是孩子睡得香,不把這打鼾當回事,毫無戒備心理,特別是鼾聲響亮、不規則、鼾聲變調。

這是小兒鼾症!!!鼾症多表現為晚上睡覺打呼嚕、盜汗、易驚醒、尿床、長期鼻塞、張口呼吸、經常鼻流鼻塞。

航航2歲的時候,我發現他經常張著嘴巴呼吸,開始我以為這只是他的一個壞習慣,每天都教他用嘴巴呼吸不好,應該用鼻子呼吸,一段時間過後,我發現他用嘴巴呼吸的習慣不但沒改,而且晚上睡覺開始不踏實起來,經常撅著小屁股趴著睡,有時說夢話,驚醒,並且打呼嚕,粗心大意的我以為航航白天玩得太野,睡覺才會這樣,也沒把這事放心上。

一次航航感冒,鼻涕流個不停,晚上睡覺呼嚕聲明顯了,一開始我以為這是感冒後遺症,也只是給他多喝水,睡覺給航航墊高枕頭,讓他睡得舒服些。

一段時間後,感冒好了,睡覺還是打呼嚕,翻來覆去睡不好,沒多久又感冒,情況竟然比之前還要嚴重,持續了將近一個月。

這時的我開始擔心航航是不是得了鼻炎,於是帶他到耳鼻喉科檢查,將情況反映給醫生,一系列的檢查後,

醫生的結論是腺體肥大引起的鼾症。

由於航航還小,醫生不建議動手術,只是開藥吃,吃兩個月到醫院複查,腺體不減反而增大,無奈下只能選擇動手術。

由於我的粗心大意,導致航航小小年紀就要受苦,於是航航媽網上搜了關於鼾症的資料,希望能説明各位寶媽

鼾症症狀

兒童期是呼吸模式形成的重要階段。睡眠中採取經鼻呼吸時,氣流通過鼻腔產生的神經反射可使咽部開大肌興奮擴大咽腔。當鼻腔和鼻咽部阻塞出現張口呼吸時,咽部開大肌的作用明顯減弱,咽氣道狹窄。我國八個城市兒童睡眠狀況調查顯示,兒童睡眠頻繁打鼾的發生率為5.7%,睡眠呼吸暫停為0.4%。

部分兒童鼾症表現為多動、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發育遲緩是生長期兒童的主要特徵之一,表現為身材矮小、體重偏輕、食欲不振。病態肥胖兒發病率相對增多。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鼾症呢?

1.扁桃體腫大

嬰幼兒時期,寶寶的咽部集結了豐富的淋巴組織,又稱增殖體,增生過大則為增殖體肥大。扁桃體或增殖腺肥大,引起咽喉部狹窄,入睡時發出鼾聲,導致打呼嚕、張口呼吸甚至呼吸暫停等現象。

2.鼻道狹窄

寶寶的咽腔較短,鼻道狹窄,稍有分泌物或黏膜腫脹就易阻塞。半歲之內的小寶寶時常有鼻音、鼻塞或喉嚨有痰音,就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3.呼吸道炎症

上呼吸道發炎、慢性鼻竇炎會使鼻黏膜充血水腫,以及扁桃體增殖體異常肥大,鼻咽部通氣受阻,睡眠時不能經鼻呼吸,出現隨呼吸發出的鼾聲。

4.睡眠姿勢不佳

譬如寶寶仰睡,舌頭根部因重力關係向後倒,呼吸通道受到部分阻塞,氣流進出鼻腔、口咽和喉嚨時,附近黏膜或肌肉產生振動發出鼾聲。

5.肥胖

體胖的寶寶咽部的軟肉構造較肥厚,睡覺時口咽部呼吸道易阻塞,出現鼾聲,嚴重時甚至會有呼吸暫停的現象。

6.因感冒而引起的呼吸不暢

鼾症的危害有哪些?

1.導致孩子生長緩慢

睡眠品質一旦下降,勢必使釋放的生長激素減少,影響兒童的骨骼發育。

2.智力發育落後

德國漢諾威醫學院的科研人員發現,兒童打鼾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在學校的表現。他們挑選了1144名年齡8~10歲的在校兒童,發現經常打鼾的兒童在算術、拼寫和自然等科目上得低分的人數要比從不打鼾的兒童多3~4倍

3.兒童打鼾可能影響面容

兒童在打鼾時由於鼻咽部阻塞、張口呼吸,上下牙齒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可導致面部畸形發育,造成小頜畸形、牙列不齊、上頜骨變長等“腺樣體面容。

4.引起滲出性中耳炎

怎樣預防鼾症?

1.控制孩子的體重。減重是最有效的治療,醫學研究顯示,只要體重減少3-5公斤,就能有效控制打鼾。

2.睡覺時儘量讓孩子側睡。仰躺會增加打鼾的次數,最好採取側睡。因為仰睡時,舌頭容易滑到後方,阻塞住喉嚨。另外,還要注意孩子的枕頭不要太低,這樣易使下顎向上抬,造成以口呼吸,導致打鼾。

3.訓練孩子經常深呼吸。這樣可以使鼻道保持暢通,能很好地減輕打鼾。

4.讓孩子經常微笑。經常微笑有助於伸展舌頭肌肉,可減少打鼾。

5.常讓孩子在閒時唱唱歌。有研究表明,多唱歌能改善打鼾,因為唱歌能鍛煉聲帶附近的肌肉,讓鬆弛的肌肉變得更有彈性。

航航媽提醒各位寶媽,如果發現你家寶寶有晚上睡覺打呼嚕、盜汗、易驚醒、尿床、長期鼻塞、張口呼吸、這種情況,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看醫生,畢竟寶寶健康比一切都重要!

發育遲緩是生長期兒童的主要特徵之一,表現為身材矮小、體重偏輕、食欲不振。病態肥胖兒發病率相對增多。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鼾症呢?

1.扁桃體腫大

嬰幼兒時期,寶寶的咽部集結了豐富的淋巴組織,又稱增殖體,增生過大則為增殖體肥大。扁桃體或增殖腺肥大,引起咽喉部狹窄,入睡時發出鼾聲,導致打呼嚕、張口呼吸甚至呼吸暫停等現象。

2.鼻道狹窄

寶寶的咽腔較短,鼻道狹窄,稍有分泌物或黏膜腫脹就易阻塞。半歲之內的小寶寶時常有鼻音、鼻塞或喉嚨有痰音,就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3.呼吸道炎症

上呼吸道發炎、慢性鼻竇炎會使鼻黏膜充血水腫,以及扁桃體增殖體異常肥大,鼻咽部通氣受阻,睡眠時不能經鼻呼吸,出現隨呼吸發出的鼾聲。

4.睡眠姿勢不佳

譬如寶寶仰睡,舌頭根部因重力關係向後倒,呼吸通道受到部分阻塞,氣流進出鼻腔、口咽和喉嚨時,附近黏膜或肌肉產生振動發出鼾聲。

5.肥胖

體胖的寶寶咽部的軟肉構造較肥厚,睡覺時口咽部呼吸道易阻塞,出現鼾聲,嚴重時甚至會有呼吸暫停的現象。

6.因感冒而引起的呼吸不暢

鼾症的危害有哪些?

1.導致孩子生長緩慢

睡眠品質一旦下降,勢必使釋放的生長激素減少,影響兒童的骨骼發育。

2.智力發育落後

德國漢諾威醫學院的科研人員發現,兒童打鼾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在學校的表現。他們挑選了1144名年齡8~10歲的在校兒童,發現經常打鼾的兒童在算術、拼寫和自然等科目上得低分的人數要比從不打鼾的兒童多3~4倍

3.兒童打鼾可能影響面容

兒童在打鼾時由於鼻咽部阻塞、張口呼吸,上下牙齒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可導致面部畸形發育,造成小頜畸形、牙列不齊、上頜骨變長等“腺樣體面容。

4.引起滲出性中耳炎

怎樣預防鼾症?

1.控制孩子的體重。減重是最有效的治療,醫學研究顯示,只要體重減少3-5公斤,就能有效控制打鼾。

2.睡覺時儘量讓孩子側睡。仰躺會增加打鼾的次數,最好採取側睡。因為仰睡時,舌頭容易滑到後方,阻塞住喉嚨。另外,還要注意孩子的枕頭不要太低,這樣易使下顎向上抬,造成以口呼吸,導致打鼾。

3.訓練孩子經常深呼吸。這樣可以使鼻道保持暢通,能很好地減輕打鼾。

4.讓孩子經常微笑。經常微笑有助於伸展舌頭肌肉,可減少打鼾。

5.常讓孩子在閒時唱唱歌。有研究表明,多唱歌能改善打鼾,因為唱歌能鍛煉聲帶附近的肌肉,讓鬆弛的肌肉變得更有彈性。

航航媽提醒各位寶媽,如果發現你家寶寶有晚上睡覺打呼嚕、盜汗、易驚醒、尿床、長期鼻塞、張口呼吸、這種情況,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看醫生,畢竟寶寶健康比一切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