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雲計算+工業製造初顯成效 阿裡雲推ET工業大腦作催化劑

“我們希望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發揮‘中國智造1%’的威力,幫助中國製造業整體提升1%的良品率,每年增加上萬億利潤。”在3月29日的深圳,阿裡雲宣佈推出ET工業大腦,阿裡雲總裁胡曉明給ET工業大腦設定了如上目標。

作為國內領先的雲計算公司,阿裡雲的這一動作似乎掀起了一場發源互聯網公司的當代“工業革命”。

這一場“工業革命”的發端可以追溯到2015年3月,在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的計畫。

“‘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價值在於把資訊技術和製造裝備相融合,而現在資訊技術的含義更加豐富,更多的互聯網技術比如雲計算、大資料已經成為了資訊技術的新內容。”阿裡雲人工智慧科學家閔萬里把雲計算和工業製造的聯姻形容為“順其自然”。

雲計算增值中國智造 阿裡雲深度參與企業智慧轉型

“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提到:智慧製造是指圍繞重點製造領域的關鍵環節,開展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依託優勢企業,緊扣關鍵工序智慧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慧優化控制、供應鏈優化,建設重點領域智慧工廠/數位化車間。

阿裡雲已經開始深入工業製造領域,通過自身的資料分析利用優勢,

和製造企業一起探索智慧製造之路。

在一些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的重點地區、行業和企業中,阿裡雲的人工智慧已經馬不停蹄地深度參與了流程製造、離散製造、智慧裝備和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智慧化管理等試點示範及應用推廣。

比如與保利協鑫旗下協鑫光伏的合作,已經展現出了“1%的威力”。

2016年8月,蘇州協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和阿裡雲簽約,雙方約定通過阿裡雲人工智慧ET的大資料分析技術,

打造協鑫光伏切片智慧工廠。經過半年多的彼此磨合後,阿裡雲ET已經成為這家傳統製造企業打開智慧製造之門的鑰匙。

協鑫光伏資訊部負責人周小棟介紹:“和阿裡雲合作之前,我們企業的資料是碎片化的,在分析資料的異常處理上,哪些資料是真正物理故障造成的,哪些是設備偏差造成的,哪些是無效資料,我們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

我們需要在資料分析方面的經驗,而這正是阿裡雲的長處,促成了我們雙方的合作。”

在合作中,阿裡雲人工智慧ET對於生產良品率的提升,成為了協鑫光伏向智慧製造轉型的催化劑。

在光伏切片的生產過程中,有數千個生產參數會影響到切片良品率,例如上下部砂漿溫度、上下部導輪溫度等,任何一個變數的細微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到生產結果。

過去協鑫光伏提高成品良品率的方法是靠經驗。由於影響切片良品率的因素很多,其中不但包括環境、溫度、濕度,還包括操作人員的技能、情緒、工作態度。僅憑員工的經驗對這些複雜多變的因素進行判斷和控制無異於僅靠潮汐方向在大海中定位。

通過阿裡雲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就可以對協鑫光伏生產過程中採集到的全部變數進行分析,找出與良品率最為相關的60個關鍵變數。通過這一手段來提高光伏切片的良品率,良品率每提高千分之一,就可以節省上千萬的生產成本。

截止目前,阿裡雲ET已經幫助協鑫光伏提高1%良品率,相當於每年節省上億成本。

在“中國製造2025”的計畫中,2020年,製造業重點領域智慧化水準將顯著提升,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生產週期縮短30%,良品率提高30%。

阿裡雲和蘇州協鑫光伏的合作效果,已經描繪出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對傳統製造企業的積極影響。

全球製造業面臨增長拐點 新互聯網技術可成催化劑

“中國製造2025”為提升我國工業製造水準指出了方向,其中要以促進製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對重大技術裝備需求為目標。

以推進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就意味著傳統製造企業必然面臨一系列的智慧化轉型,而在轉型過程中,僅僅依靠傳統製造企業自身的力量很難實現。

周小棟非常認同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在和阿裡雲合作的整個過程中,雙方利用彼此的優勢,相互緊密配合。

閔萬里認為,目前中國雲計算、大資料的發展程度在全球都處於領先的地位,這實際上為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條件,因為智慧製造必須要解決的就是資料的存通用問題。傳統製造業的資料量大、分散、標準不一、互相獨立,製造業也缺乏處理這些大資料的技術,打通這些資料之間的關係,才能為製造的運維效率、良率提升、能耗優化提供可能。

全球金融危機過後,各國都在反思工業對於本國的重要性:德國提出“工業4.0”,美國推進振興高端製造,日本發展協同機器人和無人工廠,英國著力生物、納米等高附加值製造,法國開啟“新工業法國”總動員。這些國家都將智慧製造視為振興實體經濟和新興產業的支柱與核心,以及提升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基礎與關鍵。

作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中國要如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環境中保住一席之地成為從政府到企業都在關注的問題。

隨著全球製造業智慧化技術的不斷變化,全球很多國家都在佈局製造業,全球製造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而中國整體的內外部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在製造業方面的低成本優勢、制度變革後發優勢、技術獲取的後發優勢等都在逐漸消失。

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對產業變革影響深遠,協鑫光伏與阿裡雲的合作已經形成了新的生產方式和經濟增長點。

由於影響切片良品率的因素很多,其中不但包括環境、溫度、濕度,還包括操作人員的技能、情緒、工作態度。僅憑員工的經驗對這些複雜多變的因素進行判斷和控制無異於僅靠潮汐方向在大海中定位。

通過阿裡雲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就可以對協鑫光伏生產過程中採集到的全部變數進行分析,找出與良品率最為相關的60個關鍵變數。通過這一手段來提高光伏切片的良品率,良品率每提高千分之一,就可以節省上千萬的生產成本。

截止目前,阿裡雲ET已經幫助協鑫光伏提高1%良品率,相當於每年節省上億成本。

在“中國製造2025”的計畫中,2020年,製造業重點領域智慧化水準將顯著提升,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生產週期縮短30%,良品率提高30%。

阿裡雲和蘇州協鑫光伏的合作效果,已經描繪出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對傳統製造企業的積極影響。

全球製造業面臨增長拐點 新互聯網技術可成催化劑

“中國製造2025”為提升我國工業製造水準指出了方向,其中要以促進製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對重大技術裝備需求為目標。

以推進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就意味著傳統製造企業必然面臨一系列的智慧化轉型,而在轉型過程中,僅僅依靠傳統製造企業自身的力量很難實現。

周小棟非常認同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在和阿裡雲合作的整個過程中,雙方利用彼此的優勢,相互緊密配合。

閔萬里認為,目前中國雲計算、大資料的發展程度在全球都處於領先的地位,這實際上為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條件,因為智慧製造必須要解決的就是資料的存通用問題。傳統製造業的資料量大、分散、標準不一、互相獨立,製造業也缺乏處理這些大資料的技術,打通這些資料之間的關係,才能為製造的運維效率、良率提升、能耗優化提供可能。

全球金融危機過後,各國都在反思工業對於本國的重要性:德國提出“工業4.0”,美國推進振興高端製造,日本發展協同機器人和無人工廠,英國著力生物、納米等高附加值製造,法國開啟“新工業法國”總動員。這些國家都將智慧製造視為振興實體經濟和新興產業的支柱與核心,以及提升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基礎與關鍵。

作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中國要如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環境中保住一席之地成為從政府到企業都在關注的問題。

隨著全球製造業智慧化技術的不斷變化,全球很多國家都在佈局製造業,全球製造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而中國整體的內外部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在製造業方面的低成本優勢、制度變革後發優勢、技術獲取的後發優勢等都在逐漸消失。

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對產業變革影響深遠,協鑫光伏與阿裡雲的合作已經形成了新的生產方式和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