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宋史鉤沉(24)文官客串指揮大敗金軍 坑死海陵王 被譽為千古一人

說到抗金,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岳飛、韓世忠等名垂青史的武將。在南宋抗金史上,有一人也曾創下了以少勝多,大敗金軍的戰績,導致金主海陵王被弑殺。毛主席稱讚其“偉哉虞公 千古一人”,

這位虞公是誰呢?

此虞公就是南宋抗金名將虞允文。說他是名將,其實他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官,而且是南宋少有的主戰派文官。因採石磯一役,以一萬八千餘殘兵擊敗海陵王六十萬金兵的輝煌戰績,載入名將之列。

那麼堂堂大宋朝難道選不出武將了嗎,

為何要派一個文官去指揮作戰呢? 自紹興和議之後,宋金近20年無戰事,雙方休養生息。南宋對金國防範逐漸懈怠。直到海陵王完顏亮弑君篡位之後,金國又開始謀劃南下侵宋。

完顏亮是位胸懷大志且具有雄才偉略的金主,登上皇位之後勵精圖治,大力發展農業,整飭吏治,發展軍事,使得金國很快變得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完顏亮說出了“提兵百萬西湖上,

立馬吳山第一峰”的豪言,意圖一舉滅南宋。

當時的虞允文還是中書舍人,官職並不高。被派遣出使金國,見到金國正在大力操練兵馬、運輸糧食,感覺到金國有攻打南宋的跡象。於是虞允文趕緊返回南宋上書宋高宗,請求加強防備。然而宋高宗不以為然,

或許安逸的日子過久了,不相信戰爭會馬上到來。

果然不出虞允文所料,不久之後,完顏亮親率60萬金兵南下,由於南宋並未做好準備,前方諸將紛紛敗退,金兵攻下揚州之後,淮河徹底失守,老將劉錡不得不退至瓜州,據守長江。駐守淮西的大將王權兵敗,退守採石磯。

這時,南宋朝廷派虞允文前往採石磯慰勞軍士。虞允文到達之後,見長江對岸金軍旗幟遮天蔽日,正準備造船渡江。而江這邊的宋軍卻丟盔卸甲,一堆堆的坐在岸邊觀望,毫無備戰之意。虞允文上前詢問之後,方知主將王權已經乘船逃走,朝廷新派的主將李顯忠尚未到任,故而軍心渙散。

軍中不可一日無將,此危急之際,虞允文只好自己客串一把主將了。

他把王權殘留的一萬八千人重新聚集起來,對眾將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告訴大家,皇上派我來前線督軍,凡是立下軍功者,金錢和升官那都不是事兒。若金兵過江,必將重蹈靖康之難,今長江天險尚在,為何不以死據守,拼得一線生機呢。將士們見有人主持禦敵,立馬群情激奮,士氣高漲。

虞允文仔細分析形勢,金軍人數雖眾,但渡江所用戰船全部倉促建造,小而且不堅固,經不起衝撞,數量也不多。而宋軍水軍擁有艨艟大艦且數量不少,速度快且機動靈活。若戰法得當即可抵消金軍兵力優勢。

完顏亮命令金兵強力渡江,宋軍在虞允文周密部署下,以艨艟大艦、海船封鎖江面,衝撞金兵小船,岸上軍士以神勁弓向金兵船只發射箭矢,金兵紛紛中箭落水,戰船亦被撞散大半,水路配合之下,戰至黃昏斃敵4000余人,宋軍士氣大振。

完顏亮性情殘暴,殺人如麻,盛怒之下,命令將從江中敗退回來的殘兵盡數處死。第二日繼續派兵強渡,依然被宋軍水軍擊潰于江面。完顏亮又殺了一批敗逃士兵。虞允文讓部分士兵執旗穿梭於山谷,呼聲震天,對面金軍誤以為宋軍援兵趕到。

此時有金將進言,說南宋水軍強大且準備充分,當另擇時機渡江。完顏亮聽不進去,認為此言擾亂軍心,把這名部將重打五十軍棍。下了死命令,限大軍三日內渡過長江,士兵逃跑斬主將,主將逃跑斬統帥。金軍將領人心惶惶,當晚,部將完顏元宜發動兵變,將金帝完顏亮殺死。

之後,金兵全線撤退,宋軍趁機收復江淮失地。採石一戰,虞允文在朝中聲威大振,受到朝廷重用,宋孝宗時期被任命為宰相,入川籌備北伐事宜,可惜天命不濟,入川第二年因積勞成疾逝世,諡號“忠肅”。

虞允文仔細分析形勢,金軍人數雖眾,但渡江所用戰船全部倉促建造,小而且不堅固,經不起衝撞,數量也不多。而宋軍水軍擁有艨艟大艦且數量不少,速度快且機動靈活。若戰法得當即可抵消金軍兵力優勢。

完顏亮命令金兵強力渡江,宋軍在虞允文周密部署下,以艨艟大艦、海船封鎖江面,衝撞金兵小船,岸上軍士以神勁弓向金兵船只發射箭矢,金兵紛紛中箭落水,戰船亦被撞散大半,水路配合之下,戰至黃昏斃敵4000余人,宋軍士氣大振。

完顏亮性情殘暴,殺人如麻,盛怒之下,命令將從江中敗退回來的殘兵盡數處死。第二日繼續派兵強渡,依然被宋軍水軍擊潰于江面。完顏亮又殺了一批敗逃士兵。虞允文讓部分士兵執旗穿梭於山谷,呼聲震天,對面金軍誤以為宋軍援兵趕到。

此時有金將進言,說南宋水軍強大且準備充分,當另擇時機渡江。完顏亮聽不進去,認為此言擾亂軍心,把這名部將重打五十軍棍。下了死命令,限大軍三日內渡過長江,士兵逃跑斬主將,主將逃跑斬統帥。金軍將領人心惶惶,當晚,部將完顏元宜發動兵變,將金帝完顏亮殺死。

之後,金兵全線撤退,宋軍趁機收復江淮失地。採石一戰,虞允文在朝中聲威大振,受到朝廷重用,宋孝宗時期被任命為宰相,入川籌備北伐事宜,可惜天命不濟,入川第二年因積勞成疾逝世,諡號“忠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