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連載」餘純順孤身徒步走西藏川藏篇12.翻越折多山13.“半農半牧半金”的地方

餘純順(1951.12-1996.6.13),上海人,大學本科。1988年7月1日開始孤身徒步全中國的旅行、探險之舉。行程達4萬多公里,足跡踏遍23個省市自治區。已訪問過33個少數民族,發表遊記40余萬字。沿途拍攝照片8千余張,

為沿途人們作了150餘場題為“壯心獻給父母之邦”的演講。尤其是完成了人類首次孤身徒步穿過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征服“世界第三極”的壯舉,1996年6月13日在即將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羅布泊全境的壯舉時,不幸在羅布泊西遇難。

上篇 挺進川藏路

12.翻越折多山

在康定停留三天,5月4日9時50分繼續前進。不管此去如何艱難,當日的進程是翻越海拔4296米的折多山,抵川藏路第27道班宿營。

天氣晴朗,是個翻山的好時機。

出康定城前往折多山全為上坡。很顯然,會走得十分吃力。

11時,經路邊一小村,見一藏族漢子在役使犛牛耕地,他的後背馱著一個用布包裹著的孩子。泥土在犁鏵後不斷翻著身,那孩子垂向一邊的頭也在不停地晃動著……這個動人情景讓我看得淚濕眼眶!

人類得以不斷繁衍的勞動和生養兩大要素,在這樣一個平常舉動中,便表現得那樣濃縮和充分——縱然是在這萬里之遙的高原上,

一樣的萬變不離其宗!

“那麼,孩子的母親呢?是因為擠奶、煮飯、放牧忙不過來,還是……”我不敢想下去。

不管怎麼樣,那份生存的艱辛是擺在那裡了!

14時10分抵折多山下。速食麵和著冷開水充作午餐後,又繼續前進。必須在天黑前翻過山去。

15時15分,抵折多山半坡時,風雪突降。繼而狂風、雨點、雪珠、冰雹紛至遝來。我迅速披上塑膠雨披繼續前進。

風、雪、雨愈來愈大。我常常被風刮得無法前進,甚至還朝後踉蹌幾步。尤其是雪珠和冰雹(當地人統稱為“雪彈子”),密集型地不斷飄打在我的頭上和臉上。打在頭上,還可以忍受;打在眼睛裡,就十分疼痛,疼得我不敢掙眼看路面。

這條山路上隨時有車沖下來。風雪中,路面打滑,視野不清,我隨時都有面臨車禍或墜落懸崖的危險。怎麼辦?停在半坡上不走,海拔已在4000米左右,危險極大;退回去,

也不是上策,折多山的風雨是天天有的。

我想出了一個辦法:將頭垂到“雪彈子”飄打不到我的眼睛的低度,身子緊貼在公路右側、距路基邊沿約70公分的內檔行走。這樣,既可以掙開眼看清方圓約3平方米的路面得以繼續前進,又可以前避來車、右防滑入外側的懸崖。

16時40分,終於在狂風和“雪彈子”的交加中翻過折多山頂。

山頂上堆掛著一些藏族經幡,一塊鐵牌上寫著:“川藏三千里,

祝君平安歸。”(後來據我實測:由成都至拉薩為4344華里。)

此時,我的內衣已被汗浸透,褲子則被雨雪濕透,全身在山頂的嚴寒中發著抖。

為防感冒,我不敢戀戰,僅在山頂停留三分鐘,又最後瞥了一眼四周的群峰便急速下山。

下山時,我的眼淚奪眶而出。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翻越過海拔4296米的高度,又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

令我不解的是:在整個上山的過程中,除了比往日吃力很多以外,居然未感覺任何不適。“‘機會主義者’運氣真不錯,又闖過了一關!”我嘴裡喃喃。

“既得隴,複望蜀。”下山不久,我很快就對剛被征服的東西不再感興趣,也來不及想世上別的事。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既然已能過這個高度,那麼,再接著闖前方的海拔5008米的東達山,以及青藏路上5231米的唐古喇山、昆侖山的可能性,也就不會不存在了。

17時25分,連趕路帶翻山共前進74裡後,安抵川藏路27道班請求借宿。在風雪交加,前不巴村後不巴店的茫茫荒原上,這是我當夜唯一能找到的安身之處。

許正祥班長熱情地接納了我。進屋後第一句話便是:“小心,千萬不能感冒!”他替我烤幹了衣褲,並煮飯給我吃。

是夜,道班中的一位“半漢半藏”的青年員工邀我到他的屋裡喝酥油茶。小屋外面的高原上,是無垠的漆黑與風雪肆虐著的世界……

13.“半農半牧半金”的地方

在這之前,只知道山海關以北的東三省為“關外”。殊不知,偉大祖國大西南的川藏路中途,也有一個“關外”——當地人將折多山山頂視為“關內外”的臨界點。

自然,山頂以西便是“關外”無疑了。在很多中國人的心目中,“以西”這個詞,似乎總是同諸如大西北、大西南或寒荒、冷寂、遼遠之類掛上了號的。

那麼,當日我便算進入了川藏路中途的“關外”了。

9時20分,離折多山西側的川藏路27道班繼續前進。下到山下20華里處,便見到一處處典型的藏族村莊。這些村莊多坐落在山原上的平緩處,少量的依山傍水。

村莊邊,靜臥著大片青苗勃發的田地;山坡上,漫遊著成群的犛牛、馬群、羊群及少量的豬與雞;畜群的周圍,眾星拱月似地裹著一些搭在河谷、又緊挨著河畔的氈(氈)包。這一切,說明了此地為半農半牧的地區,這裡的人們享有既無糧、菜之虞,又有肉、奶受用的富足。

這是一個名為瓦澤的藏鄉。

近前去細看那些氈(氈)包和房舍時要時刻留神,總有無比高大強悍的藏地牧羊犬就在附近隨時恭候著你的前往,但這些“忠誠的衛士”一般情況下,總是被拴著的。有時,它們的“歡迎儀式”難免過火,那家的主人便會適時地出來“假裝”呵斥幾聲,如果他們屆時在屋裡的話。手上先就預備一根棍子或土塊也是有必要的,我就常常如此。但必須掌握適度,要嚴格遵循“狗不犯人,人不犯狗”的古訓,否則,那家的主人就會不樂意,不要說酥油茶之類的東西肯定由此泡湯,就連你想走近前去也會尷尬得很。

此地的民居純藏族風格,建材用的是遍佈當地曠野和河谷的石塊和鵝卵石,看不到有水泥的痕跡。屋架、門窗和樓面則是木結構,沒有鋼筋預製板之類。房舍多為兩層,樓面有一角空出作曬臺。整個外型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外牆塗以白石灰,屋簷多為紅色,窗戶開得適中,排列有序。房舍前總有一院落,圍攏著屬於這一家的“領地”。

此地的“氈(氈)包”一律是呈凝重感的黑色外表,形狀就像內地的用以量米的倒置的鬥,全用犛牛的毛編織而成。

這同我曾在內蒙時見過的那種蒙古包大相徑庭。蒙古包多為給人以鮮明感覺的白色外套,呈圓柱尖頂形,用厚帆布做成。我想,兩種區別的原因之一是內蒙古沒有黑毛披掛的犛牛。

無論是固定的或不固定的房舍,都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當人類脫離茹毛飲血、穴居群處的生活之後,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們,在營造各自的風格迥異的房舍時,都是本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思路去做的。他們無法不這樣做。每一間房舍就是一件傑作,就是該地區人民的審美觀及自然條件的“綜合說明書”。

天氣風和日麗,公路上便會不斷有身著鮮豔民族服飾的藏民來往。山野的小河邊也總能見著在洗衣、放牧或戲耍的藏民。

我總覺得藏民族是個十分好美的民族,他們尤愛大紅、大綠和深黃色。這種審美觀,或許同當地的色彩比較單調的自然環境有關——除了少量綠原和田裡的青苗以外,四周多為重山;荒原呈灰褐色,同遠天形成蒼茫一色。

在這樣的一個單調的氛圍裡,不管哪裡出現一點大紅、大綠、大黃……那裡便會多少給人增添些許溫暖、豐富和鼓舞的感覺。我自己走在那茫茫高原上時,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這種作用——我常常被荒原上僅有的一株黃花,或青稞地裡的一件紅袍撩得心旌搖盪。

未完,待續......

居然未感覺任何不適。“‘機會主義者’運氣真不錯,又闖過了一關!”我嘴裡喃喃。

“既得隴,複望蜀。”下山不久,我很快就對剛被征服的東西不再感興趣,也來不及想世上別的事。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既然已能過這個高度,那麼,再接著闖前方的海拔5008米的東達山,以及青藏路上5231米的唐古喇山、昆侖山的可能性,也就不會不存在了。

17時25分,連趕路帶翻山共前進74裡後,安抵川藏路27道班請求借宿。在風雪交加,前不巴村後不巴店的茫茫荒原上,這是我當夜唯一能找到的安身之處。

許正祥班長熱情地接納了我。進屋後第一句話便是:“小心,千萬不能感冒!”他替我烤幹了衣褲,並煮飯給我吃。

是夜,道班中的一位“半漢半藏”的青年員工邀我到他的屋裡喝酥油茶。小屋外面的高原上,是無垠的漆黑與風雪肆虐著的世界……

13.“半農半牧半金”的地方

在這之前,只知道山海關以北的東三省為“關外”。殊不知,偉大祖國大西南的川藏路中途,也有一個“關外”——當地人將折多山山頂視為“關內外”的臨界點。

自然,山頂以西便是“關外”無疑了。在很多中國人的心目中,“以西”這個詞,似乎總是同諸如大西北、大西南或寒荒、冷寂、遼遠之類掛上了號的。

那麼,當日我便算進入了川藏路中途的“關外”了。

9時20分,離折多山西側的川藏路27道班繼續前進。下到山下20華里處,便見到一處處典型的藏族村莊。這些村莊多坐落在山原上的平緩處,少量的依山傍水。

村莊邊,靜臥著大片青苗勃發的田地;山坡上,漫遊著成群的犛牛、馬群、羊群及少量的豬與雞;畜群的周圍,眾星拱月似地裹著一些搭在河谷、又緊挨著河畔的氈(氈)包。這一切,說明了此地為半農半牧的地區,這裡的人們享有既無糧、菜之虞,又有肉、奶受用的富足。

這是一個名為瓦澤的藏鄉。

近前去細看那些氈(氈)包和房舍時要時刻留神,總有無比高大強悍的藏地牧羊犬就在附近隨時恭候著你的前往,但這些“忠誠的衛士”一般情況下,總是被拴著的。有時,它們的“歡迎儀式”難免過火,那家的主人便會適時地出來“假裝”呵斥幾聲,如果他們屆時在屋裡的話。手上先就預備一根棍子或土塊也是有必要的,我就常常如此。但必須掌握適度,要嚴格遵循“狗不犯人,人不犯狗”的古訓,否則,那家的主人就會不樂意,不要說酥油茶之類的東西肯定由此泡湯,就連你想走近前去也會尷尬得很。

此地的民居純藏族風格,建材用的是遍佈當地曠野和河谷的石塊和鵝卵石,看不到有水泥的痕跡。屋架、門窗和樓面則是木結構,沒有鋼筋預製板之類。房舍多為兩層,樓面有一角空出作曬臺。整個外型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外牆塗以白石灰,屋簷多為紅色,窗戶開得適中,排列有序。房舍前總有一院落,圍攏著屬於這一家的“領地”。

此地的“氈(氈)包”一律是呈凝重感的黑色外表,形狀就像內地的用以量米的倒置的鬥,全用犛牛的毛編織而成。

這同我曾在內蒙時見過的那種蒙古包大相徑庭。蒙古包多為給人以鮮明感覺的白色外套,呈圓柱尖頂形,用厚帆布做成。我想,兩種區別的原因之一是內蒙古沒有黑毛披掛的犛牛。

無論是固定的或不固定的房舍,都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當人類脫離茹毛飲血、穴居群處的生活之後,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們,在營造各自的風格迥異的房舍時,都是本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思路去做的。他們無法不這樣做。每一間房舍就是一件傑作,就是該地區人民的審美觀及自然條件的“綜合說明書”。

天氣風和日麗,公路上便會不斷有身著鮮豔民族服飾的藏民來往。山野的小河邊也總能見著在洗衣、放牧或戲耍的藏民。

我總覺得藏民族是個十分好美的民族,他們尤愛大紅、大綠和深黃色。這種審美觀,或許同當地的色彩比較單調的自然環境有關——除了少量綠原和田裡的青苗以外,四周多為重山;荒原呈灰褐色,同遠天形成蒼茫一色。

在這樣的一個單調的氛圍裡,不管哪裡出現一點大紅、大綠、大黃……那裡便會多少給人增添些許溫暖、豐富和鼓舞的感覺。我自己走在那茫茫高原上時,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這種作用——我常常被荒原上僅有的一株黃花,或青稞地裡的一件紅袍撩得心旌搖盪。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