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砥礪奮進的五年|我國勞動關係:攻堅克難步履鏗鏘

從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企業和職工參與、法治保障的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工作體制,到逐步健全勞動關係利益協調、矛盾調處、權益保障制度機制———5年來, 全國各級人社部門真抓實幹,

築基建制,不斷開創勞動關係工作新局面。

從創新監管模式,切實提高執法效率和規範化水準,到大力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資訊化水準———5年來, 各地勞動關係工作者攻堅克難、奮力拼搏,為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

回首5年,這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面向未來,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開端。

築基

“健全勞動標準體系和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和爭議調解仲裁,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黨的十八大報告為勞動關係工作把脈引航。

目標確定, 一系列銘刻著“實”字烙印的工作隨之開展。

頂層設計領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意見》出臺,明確了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係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改革措施,

為開展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係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各地更加重視———各地黨委、政府紛紛加強對勞動關係工作的領導,將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一些地方將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強化考核監督。

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陸續出臺———從修訂 《勞動合同法》,

到出臺 《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勞務派遣行政許可辦法》 《關於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能力建設的意見》 《關於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 《關於進一步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完善多元處理機制的意見》,5年裡辛勤耕耘,多層次、廣覆蓋的法律體系順利建立。

相關各方的合作越來越密切———縣級以上普遍建立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

有的地方將三方機制向鄉鎮 (街道)和工業園區延伸,一些地方還創新三方機制組織形式和運行方式,不少省份建立由政府領導擔任主任的省級三方委員會。政府、工會和企業代表組織密切合作,在共同研究解決勞動關係重大問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項項工作的開展,在將勞動關係工作不斷推向深入的同時,也為和諧穩定勞動關係的構建夯實了基礎。

在建建築領域項目5000多個, 城區一線作業人員數十萬人, 農民工工資發放平穩有序;防範工資拖欠的手段越來越有力,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現象越來越少,勞動關係呈現整體和諧穩定的局面……盤點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勞動關係工作,一項項成績很亮麗。

合肥市成立了由政府領導擔任主任,人社、工會和企業聯合會、工商聯等企業代表組成的協調勞動關係三方委員會;推動監察執法向主動預防和統籌城鄉轉變; 市政府與各縣 (區、 開發區)政府簽訂建設領域農民工維權維穩工作責任目標書, 實行“一把手” 負總責; 督促企業認真落實清償被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主體責任。

“領導重視是前提, 統一領導、屬地管理、部門負責、條塊結合的工作機制是關鍵。” 合肥市人社局副局長段開梅說。

攻堅

“經濟發展新常態, 給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增加了新的壓力;勞動力市場的新變化,給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濟組織形式和生產經營方式的新變化,給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帶來了新的挑戰。”2015年, 在 《努力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係》一文中,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對新時期我國勞動關係面臨的複雜形勢精准把脈。

怎麼辦?難點痛點就是突破點!

針對勞務派遣被濫用的問題,人社部出臺規章政策, 採取專項行動, 指導企業實現用工方式平穩過渡, 保障了廣大勞務派遣工合法權益;

針對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各地不斷完善政策, 在建築行業普遍建立了工資保證金制度。 一些地區還建立了應急周轉金制度, 以治理工程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為重點, 從用工管理、 工資發放、資金撥付、 保障制度、 專案管理等環節予以規範, 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進一步暢通舉報投訴管道, 強化日常巡查, 預防和及時糾正各種侵害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的違法行為。通過實行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聯動,嚴厲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等犯罪行為。

各地在逐漸解開 “老疙瘩” 的同時,努力應對新挑戰———

積極解決去產能職工安置問題,制定職工安置政策措施, 指導、 督促企業依法依規制定職工安置方案,認真組織實施, 妥善處理職工勞動關係, 保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利實施;

根據新業態、 新就業方式下的勞動用工的特點管理, 明確網路預約計程車駕駛員勞動用工管理意見;

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 積極研究完善勞動用工制度、增強勞動力市場靈活性的政策措施。

點面結合發力,破解新老問題,有效地提高了全社會對勞動關係的重視程度, 推動和諧勞動關係工作出現積極變化。

認識到勞動關係重要性的企業越來越多了———“在我們園區,所有企業都和員工簽訂了勞動合同, 參加了社保, 堅持民主管理、 工資集體協商和工資正常增長的企業也越來越多。”江西優聯創業創新園運營部經理聞奎告訴記者。

員工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了———“過節有過節費,生病有人慰問, 過生日送來蛋糕券, 有事還會同我們商量。”江鈴華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轟鳴的生產車間裡, 談及企業送來的溫暖, 忙碌的員工不停點贊。

創新

白色 “車體” 上印著國家勞動監察的標識, 藍色 “車身” 上寫著“移動執法、 高效維權” 的字樣。 6月22日,全國人社資訊化創新應用展現場, 出現在模型麵包車上的山東省青島市勞動保障 “監察通” 系統讓參觀者停下腳步。

作為以 “兩網化” 資訊系統、移動智慧終端機和4G網路為基礎的資訊系統, 勞動保障 “監察通” 不僅能一次性完成企業調查核實取證,還能使監察員在現場檢查時即時比對, 確認用人單位是否存在違法行為。 此外, “監察通” 搭載的政策法規查詢、 電子地圖導航、 書面審查、 專項檢查等功能, 也為執法檢查提供了全面技術支撐, 使監察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迅速提升。

依託資訊技術,類似 “監察通”的創新性做法在越來越多的地區出現———

在江蘇省, 通過省勞動保障監察聯動舉報投訴平臺, 勞動者在省內任何地點提出的舉報投訴, 均可即時反映到該聯動平臺上, 系統則將所有符合受理範圍的舉報投訴迅速傳遞至有管轄權的勞動保障監察機構, 實現 “一點舉報投訴、 全省聯動受理”;

武漢、 長沙、 合肥、 南昌四城市聯合建立全國首個 “互聯+智慧人社” 勞動監察協查平臺, 實現跨區域欠薪案件在調查取證、 文書下達、 處罰執行等關鍵環節的網上協查互動, 使勞動監察部門辦理跨地區欠薪案件的工作品質和效率明顯提升。

近年來, 我國積極推進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建設, 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體制創新、 制度機制創新和方式方法創新。

2012年11月27日, 伴隨人社部與天津市共建濱海新區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在濱海新區啟動, 全國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5年間,蘇州工業園區、 四川成都新都區、深圳鹽田區……一個個有代表性的試驗區在大江南北陸續出現, 不僅推動轄區內勞動關係工作快速前進,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公平競爭的經濟環境、 規範有序的法制環境、 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還探索出很多可借鑒的新鮮經驗。

2012年至2016年,全國共主動檢查用人單位990.8萬戶次, 辦結各類違法案件194.8萬件, 督促用人單位與2236.5萬名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 為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1586.7億元, 涉及勞動者2409.1萬名, 補繳社保費153.5億元。 全國各地調解仲裁機構共處理爭議案件805.8萬件, 仲裁結案率保持在90%以上。截至2016年底, 全國經人社部門備案的集體合同達到191萬份,覆蓋職工1.78億人。

5年來,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勞動關係協調機制不斷健全, 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效能建設逐步增強, 企業勞動用工更加規範, 職工合法權益得到更好保障, 勞動關係矛盾糾紛基本得到妥善化解, 初步構建起規範有序、 公正合理、 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

感謝您關注源城區人社官方微信!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朋友們吧!

如果您尚未關注,歡迎通過下方的二維碼和微信號來關注我們。

源城人社:hyycrs

>長按圖中二維碼,三秒關注:源城人社

人社、工會和企業聯合會、工商聯等企業代表組成的協調勞動關係三方委員會;推動監察執法向主動預防和統籌城鄉轉變; 市政府與各縣 (區、 開發區)政府簽訂建設領域農民工維權維穩工作責任目標書, 實行“一把手” 負總責; 督促企業認真落實清償被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主體責任。

“領導重視是前提, 統一領導、屬地管理、部門負責、條塊結合的工作機制是關鍵。” 合肥市人社局副局長段開梅說。

攻堅

“經濟發展新常態, 給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增加了新的壓力;勞動力市場的新變化,給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濟組織形式和生產經營方式的新變化,給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帶來了新的挑戰。”2015年, 在 《努力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係》一文中,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對新時期我國勞動關係面臨的複雜形勢精准把脈。

怎麼辦?難點痛點就是突破點!

針對勞務派遣被濫用的問題,人社部出臺規章政策, 採取專項行動, 指導企業實現用工方式平穩過渡, 保障了廣大勞務派遣工合法權益;

針對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各地不斷完善政策, 在建築行業普遍建立了工資保證金制度。 一些地區還建立了應急周轉金制度, 以治理工程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為重點, 從用工管理、 工資發放、資金撥付、 保障制度、 專案管理等環節予以規範, 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進一步暢通舉報投訴管道, 強化日常巡查, 預防和及時糾正各種侵害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的違法行為。通過實行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聯動,嚴厲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等犯罪行為。

各地在逐漸解開 “老疙瘩” 的同時,努力應對新挑戰———

積極解決去產能職工安置問題,制定職工安置政策措施, 指導、 督促企業依法依規制定職工安置方案,認真組織實施, 妥善處理職工勞動關係, 保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利實施;

根據新業態、 新就業方式下的勞動用工的特點管理, 明確網路預約計程車駕駛員勞動用工管理意見;

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 積極研究完善勞動用工制度、增強勞動力市場靈活性的政策措施。

點面結合發力,破解新老問題,有效地提高了全社會對勞動關係的重視程度, 推動和諧勞動關係工作出現積極變化。

認識到勞動關係重要性的企業越來越多了———“在我們園區,所有企業都和員工簽訂了勞動合同, 參加了社保, 堅持民主管理、 工資集體協商和工資正常增長的企業也越來越多。”江西優聯創業創新園運營部經理聞奎告訴記者。

員工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了———“過節有過節費,生病有人慰問, 過生日送來蛋糕券, 有事還會同我們商量。”江鈴華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轟鳴的生產車間裡, 談及企業送來的溫暖, 忙碌的員工不停點贊。

創新

白色 “車體” 上印著國家勞動監察的標識, 藍色 “車身” 上寫著“移動執法、 高效維權” 的字樣。 6月22日,全國人社資訊化創新應用展現場, 出現在模型麵包車上的山東省青島市勞動保障 “監察通” 系統讓參觀者停下腳步。

作為以 “兩網化” 資訊系統、移動智慧終端機和4G網路為基礎的資訊系統, 勞動保障 “監察通” 不僅能一次性完成企業調查核實取證,還能使監察員在現場檢查時即時比對, 確認用人單位是否存在違法行為。 此外, “監察通” 搭載的政策法規查詢、 電子地圖導航、 書面審查、 專項檢查等功能, 也為執法檢查提供了全面技術支撐, 使監察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迅速提升。

依託資訊技術,類似 “監察通”的創新性做法在越來越多的地區出現———

在江蘇省, 通過省勞動保障監察聯動舉報投訴平臺, 勞動者在省內任何地點提出的舉報投訴, 均可即時反映到該聯動平臺上, 系統則將所有符合受理範圍的舉報投訴迅速傳遞至有管轄權的勞動保障監察機構, 實現 “一點舉報投訴、 全省聯動受理”;

武漢、 長沙、 合肥、 南昌四城市聯合建立全國首個 “互聯+智慧人社” 勞動監察協查平臺, 實現跨區域欠薪案件在調查取證、 文書下達、 處罰執行等關鍵環節的網上協查互動, 使勞動監察部門辦理跨地區欠薪案件的工作品質和效率明顯提升。

近年來, 我國積極推進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建設, 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體制創新、 制度機制創新和方式方法創新。

2012年11月27日, 伴隨人社部與天津市共建濱海新區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在濱海新區啟動, 全國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5年間,蘇州工業園區、 四川成都新都區、深圳鹽田區……一個個有代表性的試驗區在大江南北陸續出現, 不僅推動轄區內勞動關係工作快速前進,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公平競爭的經濟環境、 規範有序的法制環境、 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還探索出很多可借鑒的新鮮經驗。

2012年至2016年,全國共主動檢查用人單位990.8萬戶次, 辦結各類違法案件194.8萬件, 督促用人單位與2236.5萬名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 為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1586.7億元, 涉及勞動者2409.1萬名, 補繳社保費153.5億元。 全國各地調解仲裁機構共處理爭議案件805.8萬件, 仲裁結案率保持在90%以上。截至2016年底, 全國經人社部門備案的集體合同達到191萬份,覆蓋職工1.78億人。

5年來,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勞動關係協調機制不斷健全, 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效能建設逐步增強, 企業勞動用工更加規範, 職工合法權益得到更好保障, 勞動關係矛盾糾紛基本得到妥善化解, 初步構建起規範有序、 公正合理、 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

感謝您關注源城區人社官方微信!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朋友們吧!

如果您尚未關注,歡迎通過下方的二維碼和微信號來關注我們。

源城人社:hyycrs

>長按圖中二維碼,三秒關注:源城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