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時期美國為什麼連續扔了兩顆原子彈給日本?目的一石三鳥

1945年7月16日,美國研製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不久後就把第一顆原子彈的實戰用在了日本身上,很多人會問當時反法西斯聯盟已經大勢所趨,各地展開了反攻,日本即將失敗了,

為什麼美國還會選擇如此大威力的武器投向日本,造成百萬無辜的人民傷亡呢?

這個其中的原因讓很多歷史學家都紛紛討論,不過總結的原因大概有三點,第一是儘快結束戰爭;第二是報復日本軍閥;第三是避免蘇聯在遠東獲得更多的利益和震懾蘇聯。

下面我們好好地解說這幾個原因。

第一點原因是儘快結束戰爭,1945年5月9日,法西斯德國投降。已意識到回天無力的日本人,想挖空心思尋找“體面一點”的停戰方式,只要能確保天皇的地位,於是在戰爭中他們不甘於如此的窩囊的失敗,

然而美國士兵每天都在戰場中死亡,國會的壓力很大,所以使用了威力巨大的原子彈,想儘快結束戰爭。

第二是報復日本軍閥:因為美國被俘虜的士兵,在日本的集中營裡面幾乎遭到了非人的待遇,被折磨的死去活來,包括把活生生的人丟在焚燒爐裡面,

甚至很多美國人被餓的只剩下一張皮,讓美國人很生氣,所以要報復。

第三是避免蘇聯在遠東獲得更多的利益和震懾蘇聯,蘇聯在遠東佈置了很多的兵力,當時關東軍在遠東已經沒有什麼戰力,有很多的戰略物資,所以想讓日本人在蘇聯對日宣戰之前投降,

從而避免蘇聯通過參戰在遠東謀取更多的利益,同時美國想到了史達林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可能會在戰後與美國抗衡作對,所以要震懾蘇聯

所以美國使用原子彈的原因有很多,都是為了美國自身的利益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