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為什麼會投放第二顆原子彈,天皇太囂張要處決所有盟軍戰俘

1941年12月7日,日本悍然襲擊美國珍珠港,此前一直中立的美國決定加入戰爭。有了美國的加入盟軍的實力大增,極大的牽制了日本在遠東和中國的兵力。

隨著戰爭的發展,到了1945年2月,盟軍發動硫磺島戰役,在付出6871人陣亡、21865人受傷的沉重代價後,美軍佔領了硫磺島。1945年4月,盟軍發動沖繩戰役,盟軍傷亡7萬餘人。此時,美軍已經制訂了在日本九州登陸的“冠冕”行動和在關東登陸的“奧林匹克”行動計畫。硫磺島和沖繩戰役的結果使得美軍對日軍的抵抗能力和己方可能的傷亡重新做出評估。

預計盟軍方面傷亡在100萬人以上,這是盟軍難以承受的。

為減少盟軍傷亡,加速戰爭進程,迫使日本投降,並抑制蘇聯在遠東的擴張,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在日本東京在內的京都、新潟、小倉、廣島、長崎六個城市投擲原子彈。

經過考慮,美軍把核攻擊目標選定為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廣島是日本的陸軍之城,是日本防衛本土的第二總軍司令部所在地,所有前往中國、朝鮮、東南亞、南洋諸島的日本陸軍均從廣島起航。長崎則是日本工業特別是造船業的重要基地。

1945年7月,美國聯合其他盟國共同發佈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但日本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出於軍事和政治的原因,美國政府便按照原定計劃,對日本廣島投放了第一顆原子彈。

但是廣島的原子彈並沒有讓日本退縮,他們僥倖的認為美國只有一顆原子彈,更加強硬的拒絕投降並且發出聲明:

只要第一個美國人踏上日本本土,就處決所有的盟軍戰俘。

日本的囂張態度使美國決定再一次進行核打擊,這次目的地就定在了長崎。2天后代號“胖子”的原子彈在長崎上空爆炸。

此時的日本在也不敢存在僥倖心理,決定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