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科技成果:百年交大研發出世界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

關 鍵 詞:最輕金屬結構材料,西安交通大學,柴東朗教授

事件概要:陝西省鎂鋰合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學柴東朗教授團隊開發出世界最輕金屬結構材料。2015年9月,該材料首次在我國“浦江一號”衛星上使用並發射成功。

2016年12月,我國成功發射的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簡稱“碳衛星”)中的高解析度微納衛星上,幾乎整顆應用了我國自主研製生產的這種超輕材料。

產品名稱:鎂鋁合金材料

所屬領域:新材料

產品特徵:當今世界上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剛比度,高比強度的優異力學性能和減震,消噪和高阻尼性能,

以及抗輻射,抗電磁干擾性能。

產品密度:根據用途可達每立方釐米0.96~1.64克。

產品用途:航空航太,兵器軍工,電子產品,石油化工,機械儀錶,醫療器械,戶外器材等軍工及民用領域。

產品優勢:與鋁合金相比,同樣大小,重量僅是鋁合金的一半;但強度高於鋁合金;阻尼性能優異,是鋁合金的十幾倍,減震降噪效果好,在遮罩電磁干擾方面表現表現突出。

西安交通大學柴東朗教授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西安交通大學的前身是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905年劃歸商部,改名為高等實業學堂;1906年改 隸郵傳部,更名為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學校改名為南洋大學堂;1912年民國成立後,劃歸交通部管理,遂更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1921年上海工業專門學 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平鐵道管理學校、北平郵電學校合併成立交通大學。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戰略的需要,國務院決定1956年交通大學 的主體內遷西安。1959年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

並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西安醫科大學、陝西財經學院與西安交通大學實現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