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協和醫學院成立一百年 創建者是人類歷史上首富

[文/山哥 山哥看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明天(9月22日),北京協和醫學院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建校一百周年紀念大會。

協和醫學院是中國最著名的醫學殿堂,曾培養出林巧稚、吳階平、諸福堂等一批頂尖名醫,

為中國現代醫學發展打下了基礎。

山哥每次路過協和醫學院時,心中總是生出景仰之情,在北京最繁華的王府井,隱藏著中國最頂尖的醫學院,古色古香,學習氛圍很好。

百年前,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中國當時的醫學很落後,疫病橫行,協和醫學院的誕生,帶來了當時世界最領先的醫學科學,提升了中國醫學的水準。

百年後,協和醫學院已經成了中國最好的醫學院,

協和醫院則成為中國最好的醫院,造福了無數中國人。

大部分中國人並不知道,協和醫學院的建立者是美國首屈一指的財富家族:洛克菲勒家族。

約翰·大衛森·洛克菲勒(1839~1937),美國實業家、慈善家,因革新了石油工業和塑造了慈善事業現代化結構而聞名。

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公司,在全盛期壟斷了全美90%的石油市場。他被普遍視為人類歷史上首富,財富總值超過4000億美元(根據通貨膨脹而調整為相當於2017年的現值)。

約翰·大衛森·洛克菲勒也是一位慈善家,在20世紀20年代,他創立的洛克菲勒基金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他一生直接捐獻了5.3億美元,他的整個家族的慈善機構的贊助超過了10億美元。

協和醫學院成立儀式

1917年,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捐資創辦北京協和醫學院。

根據通貨膨脹調整後的數位,協和醫學院的建設支出費用達到1.1億美元,1921年的年度預算為680萬美元,到1930年底已經增長到1320萬美元。在1913年至1951年間,協和醫學院收到洛克菲勒基金會將近1.695億美元的贊助,占基金會預算的32.4%,而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拿到了2.551億美元(大多數也用於協和醫學院),占了當時洛克菲勒基金會預算的48.8%。

20世紀洛克菲勒家族在中國的科學、醫藥和高等教育方面提供的慈善贊助,總體金額超過了相當於今日的8億美元,超過了來自美國的任何其他基金。

美國首屈一指的財富家族 已經繁盛了六代

時至今日,洛克菲勒家族與美國乃至國際政經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標準石油公司、大通銀行、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在“911”中倒塌的世貿大樓……翻開美國史,

洛克菲勒家族無處不在。

中國有句老話,說“富不過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發展到現在已經是第六代了,依然如日中天、獨“富”天下。在今天的美國,要完全躲避這個家族的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毫不誇張地說,洛克菲勒家族在過去150年的發展史就是整個美國歷史的一個精確的縮影,並且已經成為美國國家精神的傑出代表,影響著世界各地的人們。

假如老洛克菲勒活到今天,他的財富將比全球前十大富豪的總資產還多10%。這些驚人的財富除了用於慈善,大部分被他傳給了兒子小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又分別在1934年、1952年設立一系列信託,把財富傳給妻子、子女和孫輩。在信託委員會和別名“5600房間”的家族辦公室的打理下,老洛克菲勒當年積累的財富已傳遞給家族第六代成員。

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續寫著輝煌的歷史,老洛克菲勒的後代們沒有整天躲在房間裡計畫如何守住自己的財富,不讓金錢落入別人口袋,而是積極地參與文化、衛生與慈善事業,懷著富有的負罪感將大量的資金用來建立各種基金,投資大學、醫院,讓整個社會分享他們的財富。

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洛克菲勒家族雖然是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但經歷六代人卻從未引發任何爭產風波。

家族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

家族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深知財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毀滅人,他時刻給子女灌輸勤儉節約的價值觀,孩子沒長大前,他沒帶他們去過辦公室和煉油廠,以防孩子知道自己身在豪門。退休後,約翰熱衷施捨財富,和鋼鐵大王卡內基開創了美國富豪捐出財產做慈善的先例。

約翰去世後,兒子小約翰繼承了大量的財富,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壓力。1913年,一場激烈的勞資衝突使洛克菲勒家族在紐約的宅院受到襲擊,這徹底改變了洛克菲勒家族傳承財產的態度:

一方面,小約翰選擇了以信託的形式,將財富傳承給後代;

另一方面,他將家族財富拿出來徹底從事慈善事業,他一生捐出了5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他一半的身家。

據悉,洛克菲勒家族的信託本金自動傳給受益人的子女,委託人把資產注入信託之後,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該資產的所有權以及控制權。受益人在30歲之前只能獲得分紅收益,不能動用本金,30歲之後可以動用本金,但要信託委員會同意。

這種機制使遺產始終是一個整體,家族企業既不會因為分家而變小或終止,也不會因為代代傳遞而被逐漸分割成若干個部分,可以發揮規模優勢,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此外,約翰還打破家族企業的“子承父業”弊病,退休時並未讓兒子接班,而是讓基層員工出身的阿奇博爾德接任。

此後的洛克菲勒家族後代,只有能者才可以參與企業管理,憑自己實力擔任一定的職務。這也就是為什麼到了第三代,洛克菲勒家族仍能人才輩出,他們成為了美國副總統、大慈善家、風險投資業開創者、摩根大通銀行董事長。

洛克菲勒家族與中國的淵源

洛克菲勒家族與中國也很有淵源,他們與中國的投資合作最早是在1863年,那一年,家族第一代、年僅24歲的約翰·洛克菲勒將他的第一桶煤油賣到了中國。

1914年,專注慈善的洛克菲勒基金會剛成立不久,便派出了中國考察團。對社會狀況、教育、衛生、醫學校、醫院進行了細緻的考察。三次考察的結果讓洛克菲勒基金會下定決心,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創辦一所集教學、臨床、科研於一體的高標準醫學院——這就是後來的協和醫學院。1921年學校建成開學,老約翰的兒子小約翰從美國乘坐輪船,歷經一個多月的海上航行,趕到中國出席開學典禮。

協和醫學院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很高的教學標準,“目標是建立一個與歐洲、美洲同樣好的醫學院,具有優秀的教師隊伍,裝備優良的實驗室,高水準的教學醫院和護士學校”。

此外,洛克菲勒基金會還斥資捐助包括燕京大學在內的13所綜合性大學。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挖掘和研究專案,也是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下完成的。

中國人是懂得感恩的民族,希望中國人都能銘記洛克菲勒家族對中國醫學事業做出的貢獻。謝謝他們。

假如老洛克菲勒活到今天,他的財富將比全球前十大富豪的總資產還多10%。這些驚人的財富除了用於慈善,大部分被他傳給了兒子小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又分別在1934年、1952年設立一系列信託,把財富傳給妻子、子女和孫輩。在信託委員會和別名“5600房間”的家族辦公室的打理下,老洛克菲勒當年積累的財富已傳遞給家族第六代成員。

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續寫著輝煌的歷史,老洛克菲勒的後代們沒有整天躲在房間裡計畫如何守住自己的財富,不讓金錢落入別人口袋,而是積極地參與文化、衛生與慈善事業,懷著富有的負罪感將大量的資金用來建立各種基金,投資大學、醫院,讓整個社會分享他們的財富。

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洛克菲勒家族雖然是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但經歷六代人卻從未引發任何爭產風波。

家族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

家族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深知財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毀滅人,他時刻給子女灌輸勤儉節約的價值觀,孩子沒長大前,他沒帶他們去過辦公室和煉油廠,以防孩子知道自己身在豪門。退休後,約翰熱衷施捨財富,和鋼鐵大王卡內基開創了美國富豪捐出財產做慈善的先例。

約翰去世後,兒子小約翰繼承了大量的財富,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壓力。1913年,一場激烈的勞資衝突使洛克菲勒家族在紐約的宅院受到襲擊,這徹底改變了洛克菲勒家族傳承財產的態度:

一方面,小約翰選擇了以信託的形式,將財富傳承給後代;

另一方面,他將家族財富拿出來徹底從事慈善事業,他一生捐出了5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他一半的身家。

據悉,洛克菲勒家族的信託本金自動傳給受益人的子女,委託人把資產注入信託之後,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該資產的所有權以及控制權。受益人在30歲之前只能獲得分紅收益,不能動用本金,30歲之後可以動用本金,但要信託委員會同意。

這種機制使遺產始終是一個整體,家族企業既不會因為分家而變小或終止,也不會因為代代傳遞而被逐漸分割成若干個部分,可以發揮規模優勢,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此外,約翰還打破家族企業的“子承父業”弊病,退休時並未讓兒子接班,而是讓基層員工出身的阿奇博爾德接任。

此後的洛克菲勒家族後代,只有能者才可以參與企業管理,憑自己實力擔任一定的職務。這也就是為什麼到了第三代,洛克菲勒家族仍能人才輩出,他們成為了美國副總統、大慈善家、風險投資業開創者、摩根大通銀行董事長。

洛克菲勒家族與中國的淵源

洛克菲勒家族與中國也很有淵源,他們與中國的投資合作最早是在1863年,那一年,家族第一代、年僅24歲的約翰·洛克菲勒將他的第一桶煤油賣到了中國。

1914年,專注慈善的洛克菲勒基金會剛成立不久,便派出了中國考察團。對社會狀況、教育、衛生、醫學校、醫院進行了細緻的考察。三次考察的結果讓洛克菲勒基金會下定決心,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創辦一所集教學、臨床、科研於一體的高標準醫學院——這就是後來的協和醫學院。1921年學校建成開學,老約翰的兒子小約翰從美國乘坐輪船,歷經一個多月的海上航行,趕到中國出席開學典禮。

協和醫學院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很高的教學標準,“目標是建立一個與歐洲、美洲同樣好的醫學院,具有優秀的教師隊伍,裝備優良的實驗室,高水準的教學醫院和護士學校”。

此外,洛克菲勒基金會還斥資捐助包括燕京大學在內的13所綜合性大學。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挖掘和研究專案,也是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下完成的。

中國人是懂得感恩的民族,希望中國人都能銘記洛克菲勒家族對中國醫學事業做出的貢獻。謝謝他們。